楊紅蘋
摘要:通過分析農村水污染問題及其形成的原因,結合當前農村水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全新防治路徑。希望能夠通過全新的路徑,促進農村環境整體改善,實現綠色生態發展。
關鍵詞:農村;水污染;防治
1農村水污染及其形成原因
隨著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倡導,農村水污染問題的防治刻不容緩。目前,農村水污染問題繁雜、嚴重與普遍。而導致農村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具體來說,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如圖一所示)其一,生活廢水與廢棄物排放。受傳統生活習慣,以及農村基礎生活條件與設施的影響,農村的生活廢水和廢棄物排放沒有定性,多數無法得有效地處理理,就被隨意、隨地的排放,長期積累不,不避免地造成成了嚴重的水污染。其二,農業養殖廢水與養殖垃圾排放。對于農村地區的農業養殖來說,養殖產生的廢水與垃圾,很多時候都是直接被排放在就近的河內,從而造成水污染,在污染環境和水資源的同時,對農村居民的生活生成很多負面影響。其三,農藥和化肥殘留。從現實情況來說,農藥和化肥用于農作物,需要特別警惕其殘留。因為其不僅能夠有效地防治治了病蟲害,而且土壤中殘留的部分,隨著雨水的沖刷,往往會注入河水中造成污染。其四,工業生產污水排放。隨著城鎮一體化的發展,農村的工業生產相對多起來,但是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將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水與工業生產廢棄排放在附近的河流中,從而造成農村水污染。
2農村水污染防治現存問題
目前,農村水污染防治體系不規范,防治力度不夠,防治意識不強等問題,影響了農村水污染防治的成效。(如圖二所示)
2.1污染復雜,防治體系不規范
農村水污染存在著很強的復雜性,但是現有的防治體系相對來說不夠規范,無法高效對起到對農村水污染問題預防和防治的效果。在農村由于污染源比較復雜,其中日常生活、生產等因素導致農村水污染問題亦具有很大的復雜性。相對來說,現有的水污染防治體系,缺乏行之有效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無法在防治污水源的過程中做到高效有序[1]。同時,有的農村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措施,缺乏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從而未能切實的將農村水污染問題有效解決。
2.2污染嚴重,防治力度不夠
農村每年污水量高達90多億噸,但是現在的防治力度遠遠低于城鎮污水處理率,仍舊有超過80%的農村污水沒有得到有效治理。相比城市和縣城,在農村污水治理的過程中,對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不夠,投入的資金和人力相對不足,對新地污染處理技術的應用亦不足。從而造成農村地區缺少環境基礎設施,不具有污水管網的條件,從而導致污水治理率相對較低。
2.3污染普遍,防治意識不強
由于農村水污染過于普遍,對于該問題的防治,不能只單純地依靠相關部門對其進行階段性的治理,而是需要農村居民能夠形成水污染防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水污染的防范,減少導致水污染的行為,都得更好的解決水污染問題。但是,現下由于以防治水污染的宣傳力度不高,農村居民受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普遍對水污染的防治意識不強。因此,即便提出有效地防治手段,解決了現存的水污染問題,亦會產生新的污染,周而復始下,農村水污染問題依舊無法根除。
3農村水污染防治路徑分析
農村水污染防治,需要基于當下在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探尋全新的與之對應的解決路徑,通過促進農村水污染防治規范化,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宣傳力度等,促進農村水污染問題的解決,從而助推美麗新農村建設。(如圖三所示)
3.1 雙管齊下,促進農村水污染防治規范化
一方面,制定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農村水污染防治,需要制定長期系統的工作計劃,明確系列治理政策,將其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從而促進農村逐漸提升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并在落實農村污水治理的同時,推廣應用生態處理工藝。另一方面,堅持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2]。在我國農村地區所占比重較大,各地區的情況不盡相同,在農村水污染防治上,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防治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村污水防治效率。例如,對于人口密集經濟相對發達的農村,采取集中化處理。從而盡可能地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使所有農村的水污染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3.2多措并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其一,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對于農村水污染問題來說,需要從源頭加大治理,通過對所有污染源做好排查,對不同的污染源采取與之對應的防治措施,例如,對于農業污染源,建設污水收集管網等。通過對污染源有效治理,盡可能地杜絕生活污水污染的產生。其二,加大投入力度。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增加經濟投入,幫助完善當地的基礎排污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促進農村污水達標排放。其三,推廣應用新技術。在農村水污染防治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現代化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在新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的加持下,實現高效治理。從而高效實現治理目標,改善農村環境。
3.3深入群眾,加大宣傳力度
想要徹底解決農村水污染問題,不僅在加強防治力度,而且需要深入群眾,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當地居民的污水防治意識,規范農村居民自身的行為,使之形成自覺防治水污染的自覺,減少對未經處理的污水的排放,并積極配合當下污水的治理。從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助力農村地區持續化發展。
結束語:總之,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勢在必行。結合當下農村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不足之處,因地制宜推行行之有效的改進策略,促進農村水污染問題得徹底解決,更符合國家大力推行生態環境建設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邱文霞.農村水污染問題及防治策略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7):52-53.
[2]李南寧.關于我國農村水污染現狀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討[J].科技展望,2017,27(2):98.
江蘇正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