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的重要性,“以學生為本”,在教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全力打造“五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舉措,其中的“互學”環節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做到思維的靈活轉變,共同進步。
關鍵詞:語文;“五學”課堂教學模式;重要舉措:“互學”環節
引言
“五學”課堂教學模式指的是導學、自學、互學、展學、評學。其中“互學”這個環節在課堂上的作用尤為顯著,互學就是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解決難題,互相進步。學生往往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任務而不斷探索,針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來共同解答,因此在上課時教師要注重將互學這一環節融入其中,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課堂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語文是學生從小就接觸的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提高綜合成績,步入理想學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將“五學”模式科學的運用到課堂當中,不能尋找生動有趣的案例進行學習內容的導入,沒有良好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沒有科學規劃展學的教育機制,不能有效進行課堂以及作業評估,沒有認識到“互學”在課堂上的意義,沒有采取合理的方法開展“互學”,教師往往都是采用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可能在進度上教師完成了目標,但是這種形式是否真正有效使學生對語文進行理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教師沒有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時間和精力和學生進行學習的深入溝通,這種教學模式讓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沒有機會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忽視學生在學習還有生活等方面的個人能力,不能做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
二、語文課堂中開展“互學”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合理分配小組
“互學”就是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解決難題,互相進步。每個班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因而小組成員的搭配就要合理,需要綜合考慮各種不同的因素,首先要考慮成績,每個小組的成績要均衡才有可比性,所以必須做到每個小組都有好、中、差的學生。其次要考慮每個組員的性格特點看可不可以互補,成員之間才能夠很好地溝通與交流。最后考慮的因素是每一個小組男女分配盡量做到均衡。這樣做可以為他們提供具有基礎性,啟蒙性的環境。教育應樹立“以生為本”的觀念,充分保障學生的利益,以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性格特點等為基礎,讓學生分組更加合理,規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互學”環節
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每位學生都會積極主動的學習,面對不主動學習的學生需要教師用正確恰當的方式進行引導與督促,傳統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抗拒。“五學”課堂要求老師放下姿態、走下講臺使學生沒有強烈的壓迫感,跟老師以朋友的關系一起學習,“五學”課堂里的“互學”環節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只要老師正確引導學生主動交流與分享。因此,老師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激發學習興趣。當學生對問題有深入理解時,學生可能就會自己提出問題,進行相互思考與討論,最后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更有成就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到《十六年前的回憶》時,我要求小組合作探究李大釗在“法庭上”“被害后”兩部分的內容。我走下講臺深入每一個小組,大致地了解每一個小組的討論情況,用心傾聽學生的討論結果,發現有一個小組無從入手,不知道從哪方面進行探討?于是我便和藹地指點他們先找到這兩部分關于李大釗語言、神態和言行的句子好好體會,學生一旦找到切入點就有話可說,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很容易就可以通過李大釗的語言、神態和言行總結出了他的性格特點,這時候我又適時鼓勵這個小組成員,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在這個過程中,有了教師的適當引導,學生往往會有更高的學習興趣,從而便會有動力進行探索,教師也要采用合理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互學”環節當中。
(三)使“互學”變得更有趣味性
在小學六年級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更快的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在課堂上設置科學可行的游戲,將游戲與課程內容進行融合,讓枯燥的知識活躍起來,讓小組活起來更好地發揮團隊精神,發揮“互學”的力量,組員可以更快、更靈活地進行知識的串聯。
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閏土》時,為了讓學生走進經典人物《閏土》的世界,理清人物關系,發現人物性格,感悟故事情節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教師可以組織班級情景劇活動,以這種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根據每個學生的意愿進行任務的演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進行分角色依次扮演,最后每個小組要進行課堂展示,教師要對其做出合理公正的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人物角色的性格。通過這種“互學”方式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會展開激烈的討論,共同探討《閏土》的細節,怎樣演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好地展示出來。通過有趣的演繹,學生對“閏土”與“我”的理解都更全面、深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結合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現狀,將“五學”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升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在“五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只充當引路人,走下講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敢于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大膽探究,充分發揮“互學”的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共同進步,更能培養學生活到老,學到老的品質,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單芝彩.互教互學的教學策略淺探[J].小學教學參考,2021(16):34-35.
[2]蘭調云.運用“互學型”學習方式推動語文深度學習[J].教師,2021(09): 24-25.
[3]張棟梁.“互學型”學習方式推動化學深度學習[J].學苑教育,2021(08): 77-78.
[4]賈國琴.小學語文課堂中導學—互學—自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09):43.
作者簡介
姓名:梁健莉(出生年份—1984.1),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廣東云浮新興,職務/職稱:初中語文二級教師,學歷:本科畢業,單位:新興縣新城鎮楓洞小學,研究方向:論“互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