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
摘要:以天華線石嶺隧道出口端崩塌整治為工程依托,分析了不良地質災害崩塌的成因及影響,針對臨近既有鐵路崩塌體病害整治設計了樁板墻、重力式擋墻、格梁式預應力錨索與拱型骨架護坡等工程措施。
關鍵詞:樁板墻;崩塌;工程措施
1工程背景
工點對應天華線里程K8+420~K8+501,對應工點基線里程JK0+000~JK0+083,全長83.0m。工程位于天水市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北側,位于天華鐵路石嶺隧道出口端既有路基左側山體坡面處,本段既有路基以填方通過,工點處交通較為便利。
工程所在地位于黃土梁峁區,東北側臨牛頭河河谷,崩塌所在山體頂部高程多為1230~1300m,與相鄰河谷高差一般可達150~220m,地形起伏較大。山體原始坡面較為順直,原始坡度一般約為40°,崩塌發生后后壁陡峭,坡度可達60~70°,下方堆積體呈半錐體型,坡度較緩,一般25~30°,呈松散狀,崩塌發生后地貌變得復雜。
2崩塌體現狀及成因分析
工程不良地質為石嶺隧道出口端崩塌體,軸向長度最大為137m,最寬處可達94m,崩塌規模較大。根據崩塌體巖性劃分,本處崩塌屬于巖體崩塌;根據形成機理,本次崩塌屬于滑移式崩塌。根據現場走訪調查,本次崩塌發生的原因如下:
地形因素:崩塌發生處的山體位于牛頭河古河道的凹岸,受河流沖刷影響,山體陡峭,天然坡度一般可達40°,坡體高度達150m,為崩塌體失穩提供了有利地形。
地層巖性:發生崩塌的山體地層巖性為下古生界片麻巖,巖體風化程度較強,強風化的巖石塊體強度較低,質地較軟,弱風化巖石強度較高,質地較硬,總體巖石軟硬不一。同時巖體發育3組以上的結構面,節理裂隙面多為微張—張開型,結構面的復雜組合將巖體切割呈碎塊狀,穩定性差。
人類活動:根據調查,在本次崩塌發生之前,原山體下部曾經有過開挖采石活動,使坡腳處形成了一定的臨空面。
降雨:崩塌發生之前有過連日降雨,降雨使水沿著節理裂隙滲入山體內部,增加了巖體容重,加大了靜水壓力,降低了巖石本身的強度。在上述四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生了本次崩塌災害。
塌體滑移主方向為48°,與鐵路交角為45°,崩塌發生時扯斷了石嶺隧道洞口左側山體設置的兩道被動攔石網,堆積體右側壓覆路堤坡腳,局部堆積體已掩蓋至路肩部位,并且掩埋了排水溝,對鐵路安全有一定影響。同時崩塌后壁形成了新的零星危巖、落石,滾落后可能上道,危害人員及行車安全。
3工程措施
1、樁板式擋土墻工程
(1)對應工點基線里程JK0+000~JK0+083段崩塌體前緣既有水溝旁設置樁板式擋土墻,共17根樁,錨固樁樁長為14m,懸臂端長6m,錨固端長8m,錨固樁樁截面尺寸為2.0×3.0m,錨固樁樁中心間距為5m。樁體采用C35鋼筋混凝土澆筑。
(2)出露樁之間設C35鋼筋混凝土擋土板。擋土板板長為2.6m,高0.5m,板厚0.4m。擋土板后設0.3m厚袋裝砂夾卵石反濾層。擋土板及反濾層下、擋土板前兩樁之間部分設0.3m厚C25混凝土基礎,寬1.4m。
(3)樁孔開挖設置護壁,護壁厚0.2m,每1.0m一節,樁孔頂部地面下0.5m高設護壁鎖口,厚度為0.4m。護壁內側涂瀝青油渣,厚10mm。護壁及護壁鎖口均采用C25鋼筋混凝土灌注。
(4)錨固樁施工時,對稱設置6根Φ57mm鋼管用于無損檢測。
(5)應先行施工樁板式擋土墻,待樁身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后填筑墻后土方及清理樁前土石方。
2、重力式擋土墻工程
(1)對應基線ZK0+000~ZK0+025段崩塌體側面設置重力式擋土墻,擋土墻墻高7.0m,墻身采用C35混凝土澆筑。其設計參數為:γ=21kN/m3/,,Φ=35°,σ0=120kPa,f=0.40。(2)擋土墻墻身高出地面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錯設置直徑為0.1m的PVC管泄水孔,管長與墻體同寬。在墻后最低排泄水孔至墻頂0.5m之間填筑0.3m厚砂夾卵石反濾層,并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及墻頂0.5m處填0.3m厚的C35混凝土隔水層。
(3)擋土墻沿線路縱向每隔15m設伸縮縫一道,縫寬0.02m。擋土墻沿墻頂、內、外三邊填塞瀝青麻筋,填塞深度0.2m。
(4)擋土墻基礎埋入原地面以下不小于1.0m,基坑采用原土回填。
(5)擋土墻靠近既有廠房基坑開挖時加強臨時支護。
3、格梁式預應力錨索工程
(1)于JK0+000.00~JK0+024.00段樁板墻墻頂填土上部邊坡刷坡,邊坡坡率為1:1.0,使坡面大致平順,并于刷方邊坡10.6m高度范圍設置格梁式預應力錨索,格梁肋柱間距4.0m,橫梁間距4.0m,采用C35混凝土澆筑。橫梁橫向間距12m為一單元。
(2)錨索鉆孔孔徑150mm,每孔錨索采用6根Φ15.2鋼絞線,錨具采用OVM15-6型;鋼絞線與水平面向下夾角為25度,采用Φ15.2mm高強鋼絞線,其標準強度1860MPa。
(3)于格梁式框架梁內坡面采用噴混植生。
(4)錨索孔注漿材料采用M35水泥砂漿。
4、拱型骨架護坡
(1)于樁板墻及重力式擋土墻墻頂上部填土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拱型骨護坡防護,骨架內鋪C25六角形空心磚,空心磚內種植紫穗槐。
(2)骨架護坡、每隔15m設伸縮縫一道,縫寬0.02m,縫內用瀝青麻筋全斷面填塞。
5、被動防護網工程
于JK0+000.00~JK0+024.00段刷方邊坡上部平臺及K0+024.00~K0+ 083.0段樁板墻上部填方頂面設置被動防護網,被動防護網采用RXI-Y-100型,防護高度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