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強國理念的提出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越來越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進了體育健身娛樂業的迅速發展,健身娛樂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健身娛樂行業營造的良好運動氛圍,激發群眾對運動鍛煉的興趣,提高運動鍛煉效果。目前我國健身娛樂業起步晚、發展慢,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上出現很多問題,需對其進行完善和改革。本文對健身娛樂業現有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尋求解決方案,從而能促進體育健身娛樂業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健身娛樂業,管理,現狀探討。
1、前言
目前我國體育健身娛樂業起步晚、發展慢,發展不均勻、起點低,相對于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的健身娛樂業的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健身娛樂業的業務形式過于單一的健身娛樂產業的企業經營方式,大眾健身服務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受到了很大的約束,無疑也限制了健身娛樂產業的發展[1]。健身娛樂經營者和健身消費者對健身認識不足,經營者不能為消費者帶來好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不能正確的認識到健身的意義。商業模式下的健身場所要不斷的吸引新會員,經營者的管理服務不到位,客戶的忠實黏性不高,會員沒有得到持續、優質的健身服務,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的健身需求,改善和管理好健身娛樂行業,促進健身娛樂業的發展[2]。
2、體育健身娛樂行業發展的現狀
2.1體育健身娛樂場地從業人員素質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體育健身娛樂場地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管理能力也較差,在體育健身娛樂場地建設方面缺乏管理經驗,無法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也無法促進體育健身娛樂業的健康發展[3]。教練員缺乏專業性,部分教練員沒有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很多教練員經過短期培訓直接上崗,,教練員專業知識落后,技術實操不過關,不能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使會員運動鍛煉枯燥,其次因經驗能力不足給鍛煉的人身體造成傷害,讓會員對健身房失去信心。
2.2整體的管理經營觀念落后
經營觀念落后,體育健身娛樂場所經營者的文化素質不高與營銷手段的落后,不能與時俱進,充分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經營場所經營狀況不滿人意。管理者忽視服務質量。例如沒有時刻了解顧客對服務的需求和滿意程度,沒有良好的服務質量管理意識,還停留在基礎的硬件設施層面上[4]。在健身娛樂行業的管理人員大部分是以前從事健身教練員的,沒有經過專業的管理學的學習,單憑自身經驗在進行管理健身房的運營,管理能力弱,不能較好的從管理學的角度對健身房進行管理和服務,導致健身房經營不當,沒有競爭力,面臨倒閉。
2.3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靈活性低下
由于國家提供公共基礎運動場地、器械、管理服務不能滿足人民的基礎運動鍛煉,健身房的運動氣氛,教練員的指導,有多種器械和課程,所以人民更愿意去健身房運動鍛煉。但器械的破舊維修時間過長,產生很多的抱怨投訴,俱樂部也沒能及時解決問題,影響健身俱樂部的口碑,從而使服務變得低選擇的健身器材質量不合格,短期的維修檢查,會員在進行健身訓練時,容易引發危險[5]。因此急需改善健身俱樂部的服務質量低下的現狀,服務質量的改善與創新迫在眉睫。目的主要是提高健身俱樂部的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度,從而提高健身俱樂部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的能力[6]。
2.4小型健身俱樂部競爭力弱,結構不合理,失去客流量
小型健身俱樂部自身經濟實力不如連鎖大型健身俱樂部的經濟實力雄厚,在基礎器械、場地、功能性房間這些硬件上的選擇不如大型健身俱樂部的選擇多,管理服務內容過于陳舊沒有創新,沒有與時俱進和充分了解顧客的需求,管理上過于商業化,與健身理念背道而馳。沒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體系,在某種程度上缺乏競爭力和差異化[7]。
2.6業務單一,缺乏多樣性
健身用品和健身服務內容是健身娛樂市場業務單一,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健身用品和設置健身課程[8]。目前大部分健身房有私教和團操兩類,如果健身房自身沒有培訓系統,沒有與國際接軌,更新速度會很慢。缺乏多樣性,會再次導致會員量的流失,促使健身房經營困難。
3、促進體育健身娛樂業發展的策略
3.1、國家政策支持助力體育產業振興
國家大力支持體育產業發展,各地各級政府陸續出臺相關產業支持政策,全民健身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承擔著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使命,被重點培育扶持,政策破除行業壁壘、為產業發展掃清政策障礙,體育產業已成為政策紅利的釋放窗口,前景廣闊。體育健身娛樂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育產業的政策勢必會促進體育健身娛樂業發展[9]。
3.2引進人才,提升體育健身娛樂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升體育健身娛樂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是促進體育健身娛樂業發展的關鍵,通過引進人才,加強培訓等措施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教練的整體教學水平,注重教學品質以及會員的服務,健身房的商業化模式氣息不要那么濃烈,循序漸進的去引導會員,創新教學模式,用新穎的教學內容去吸引會員,提升服務水平,增加會員和教練之間的粘連度。加強體育健身娛樂業的管理,規范管理制度,引進人才,提升體育健身娛樂業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3.3“互聯網+”推進體育健身娛樂產業的發展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改變了健身娛樂消費者的交易模式,促進業務的多元化加強健身產業網絡管理,了解行業的發展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為決策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參照,促進健身娛樂產業健康發展。雖然我國健身娛樂產業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通過互聯網的全面鋪開及助力下,利用互聯網開辟健身娛樂產業的發展途徑,推動健身娛樂產業穩步可持續發展[11]。
4、結語
雖然我國體育健身娛樂業起步晚、發展慢,地區發展不均,管理制度不完善,宣傳力度不夠。但通過培養體育意識,加強體育健身娛樂業的管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注重人才引進等策略,可以有效解決體育健身娛樂業中存在的問題,彌補不足,促進體育健身娛樂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岳洲.我國體育健身娛樂市場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08)
[2]王怡平.體育健身娛樂產業經營管理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05)
[3]李永智,師燦斌,羅普磷.我國體育健身娛樂業經營管理研究現狀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01)
[4]劉兵.體育健身娛樂業服務質量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
[5]鐘天朗,于潔.我國體育健身娛樂業“十一五”規劃研究[J].體育科研,2006(4):33-36.
[6]王德民,鄭玉霞.我國健身娛樂業市場發展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 (2):53-56.
[7]范美玉,王葵.我國體育健身娛樂業發展的背景分析[J].生產力研究, 2011(10):176-177.
[8]楊智玉.淺談體育經濟背景下的健身業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
[9]梁濤,社會轉型下體育健身娛樂市場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學.2016(28)
[10]孟凡偉,杜宏博,劉蕾.試析體育健身業與經濟的發展.中國商論.2017(05)
[11]梁濤,黃盛良.“互聯網+”驅動下體育健身娛樂產業的發展策略研究.當代體育科技.2019(07)
作者簡介
胡曉娟,1997年1月23日出生,女,漢族,籍貫四川省自貢市榮縣,現就讀于成都體育學學院2019級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藝術體操教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