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鉅文
摘要:本文分析生態環保污水處理技術現狀,探討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在使用中應遵循的原則,分析污水生態處理技術的主要方法,最后提出生態環保污水處理有效措施。
關鍵詞:生態環保;污水處理;過濾處理;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球的工業化生產力度不斷加大,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水污染處理壓力,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F階段,生態環保工程項目中的污水處理技術越來越重要,隨著技術的進步,在污水處理方面可選擇的技術越來越多,但不同污水處理技術的生態環保效益大相徑庭。未來的發展中,污水處理技術應朝著生態環保的方向邁進。上解決水污染的問題。
1、生態環保污水處理技術現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已成為時代的主題。人類生存環境的生態性決定了人類的生活質量。目前,污水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大。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未經檢測的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破壞了自然水資源,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傳統的污水處理技術是通過化學物質的反應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質,使有害物質降解為無害或低危物質,然后排放?;ぴ蠌U水處理技術成本高,資源消耗大專業性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傳統污水處理方法的粗放式管理,使得經過處理的水資源的成為稀缺資源。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如果少放化學物質,有害物質的處理效果不好,如果過多的投放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將留在水中,對水造成新的污染。傳統的化學處理方法要求在化學品進入水中之前檢測水中的有害物質,如果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不進行精細化管理,將導致污水處理不合格或水體再污染。環境處理技術是將生物引入污水中,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水的一種新的污水處理方法。水中水生生物的活動使有害物質被生物體吸收,成為無害物質。水中有害物質的降解主要是通過食物鏈的作用來實現的。這種方法更科學、更便宜,沒有二次污染,在環境保護處理過程中,不需要放置任何化學品,也不需要擔心處理效果和二次污染。
2.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在使用中應遵循的原則
2.1循環再生原則
生態環保理念下的污水處理中,循環再生是首要需堅持的原則,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這一原則應貫穿于處理的全過程中。參與污水處理的人員應該充分了解處理中的生物學基本理論,并充分將這些基本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從生態環保中污水處理的全過程來看,循環再生原則重點針對的是物質轉化與分解環節,在這些處理環節,利用的是基本的生物學理論,一系列的生物反應作用下,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大大降低。生態環保中污水處理技術下,通過特殊生物資源的使用,原有污水中的污染成分得以有效轉化與分解,也就降低了污水的危害程度。
2.2和諧共生原則
生態環保工程中的污水處理中,和諧共生同樣是需要堅持的一大原則,這一原則的實施是為了在區域生態系統內營造一個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任何一個生態系統中,都包含了很多類型的生物與非生物要素,只有保持了在該生態系統中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才可以促進整體目標的實現。一旦在生態系統中融入了一些不和諧因素,系統中的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進而導致生態系統中面臨很多的不穩定因素,比如,各種生物與非生物要素可能在動態競爭中保持在一個相對的穩定和平衡狀態下,但也可能會在動態競爭條件下引起系統的問題。因此,生物環保下的污水處理中,為達到最為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發揮污水處理技術的經濟、技術和生態優勢,相關人員在污水技術選擇和應用中,要密切關注生態系統內生物與非生物要素之間所存在的緊密聯系,保障生物引入的合理性,保持生態系統內的和諧共生。
2.3整體優化原則
雖然生態環保污水處理技術的優勢非常明顯,但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整體的流程復雜,需要注意的要點非常多。為提升污水處理水平,相關人員在參與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應始終遵循整體優化的原則,從各個方面來對生態環保污水處理加以優化和改進,提高處理效果,比如,生態系統的選擇、搭建都需要符合實際的處理要求。生態污水處理技術下,需首先對污水加以全面檢測,根據檢測來獲得污水中的成分信息,進而在此基礎上制定最為可行、合理的治理方案。污水處理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尤其要保障生物系統創建的科學性,考慮污水引入方式、污水回收利用方面的因素,通過這些細節性問題的考慮,做好處理流程、工藝的全面優化。
2.4區域分異
外界因素對于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有著直接的關系。生態環保工程中的污水處理技術中,最需要關注的就是生物系統的營造。但生物系統在不同的區域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其區域差異性非常明顯,生態環保中的污水處理中,應遵循區域分異原則,綜合考慮不同區域之間所存在的區別,避免盲目照搬成功經驗,區域分異原則下,需加強對各個區域內氣候、土壤與空氣質量等的考察,保障生物選擇的合理性,選擇恰當的布水方式,使得在生態系統的基礎和前提下,可以有效實現對各類污水的處理。
3、污水生態處理技術的主要方法
3.1土地污水處理系統
土地污水處理系統利用土地植物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和生物效應來處理污水,從而提高污水的質量。除了污水處理,植物和土壤還可以從污水中吸收養分和水分,使土壤更加肥沃,植物生產更快更好。這樣污水處理也能帶來更好的發展,從而達到兩個目標,最大限度地利用廢水變廢物為寶。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慢滲透系統、快滲透系統、地表擴散系統和地下滲透系統。這些陸基污水處理系統用于凈化污水,它們的原理是沉降、過濾、揮發、生物氧化、土壤吸附、光解等。這些是污水處理最原始的原理,包括物理和化學原理,這些處理方法允許污水被處理到一個標準水平,直接用于灌溉或作為景觀水。
3.2蚯蚓過濾處理系統
蚯蚓過濾系統是將蚯蚓引入常規過濾系統的人工生態系統。蚯蚓過濾系統采用蚯蚓消化、分解和過濾,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因此,蚯蚓過濾器分為三層。第一層是蚯蚓分解。該層利用蚯蚓分解污染物在鉆井污水中的消化和波動特性。其原理是蚯蚓飼料中污染物、污染物和細菌的反應。含有機物的細菌從蚯蚓糞便進入環境,殺死微生物,控制污染。第二層為輔助層,第三層為支撐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的主要功能是過濾,這樣處理后的污水可以被蚯蚓進一步過濾。污水通過蚯蚓過濾器上部進入,處理后的水通過下部排出。蚯蚓濾池具有污水處理工藝簡單、成本低、污水處理效果好、使用方便等優點。
3.3生態塘處理系統
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在生態塘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主要原理是將污水引入人工生態系統,包括水生生物和水禽。生態池利用太陽能的光合作用和各種食物鏈原理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或轉化,然后利用食物鏈從一層轉移到另一層。這種方法是用于污水凈化,因為它可以凈化污水,水生植物和生物也可以得到食物,可以循環利用,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所以它被廣泛使用。這種污水處理方法不僅維護簡單,成本低,而且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
3.4建設合理科學的處理系統
根據污水量大、時間不確定的特點,結合當地污水情況,建立泵房,保證泵房的污水排放能力。泵站建設前,對污水排放情況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匯總為系統表。根據時間循環和污水流量來掌握泵房的數量和流量,實現泵房的最佳利用。污水處理總體規劃 , 根據現有規劃編制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全過程總體規劃、污水管道及進水管總體規劃。污水處理系統一旦建成,就不能隨意設計或更改。因此,應統籌城市污水處理的總體規劃,并進行現場檢查,以確保排水點的準確位置。合理設計曝氣池可分為機械曝氣和鼓風曝氣。微孔曝氣器是應用最廣泛的曝氣器之一。在曝氣塔的設計和使用中,應特別注意凝結水的有序流動,避免因積水而增加管道阻力負荷。其次,應該控制風量的使用,避免浪費資源。
4、生態環保污水處理有效措施
4.1城市污水處理總體規劃
優化城市污水處理總體規劃,作為污水處理的入口和未經處理的污水處理后的排水管道,在污水泵房的設計中,必須事先掌握污水流量的規律,通過泵房與流量的合理組合,優化泵房的水位和市政污水處理曝氣池的設計。
首先,要選擇合理的曝氣池。一般來說,曝氣池主要包括鼓風曝氣和機械曝氣。但曝氣池應根據污水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規模和處理條件選擇。選擇后注意定期排放冷凝水,避免因管道阻力增大而積水。同時,根據污水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質量和進水量分析,達到最佳的污水處理效果。
其次,風量控制技術的應用。污水曝氣池設計中最重要的影響技術是風量技術,如果最大空氣量達到污水處理的最低效率,則會浪費資源,因此需要調整空氣容積值。
4.2優化城市污水處理網架結構。
根據城市污水處理網架在規劃設計中對截留污水雜質的作用,跟蹤提高污水處理質量。格柵可以防止雜質的堆積,因此在液壓電梯的設計中,必須增大水平差。常見的主電網是機械旋轉電網,在工藝發展過程中,篩網和輥式篩網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細粒度優化設計中,需要設計一種有效的除雜方法,以減少水資源的損失,提高水資源的節能效果。
4.3優化城市污水處理曝氣池的設計
曝氣池的選擇對于污水處理效果同樣有著一定的影響,當前的污水處理中,鼓風曝氣與機械曝氣的使用相對較多,為達到最為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同樣要注意對曝氣池的優化設計,充分根據污水處理工藝、處理規模和總量等,保障曝氣池選擇的合理性。在很多城市的污水處理中,更多的使用的是微孔曝氣盤,但在使用時要定期做好冷凝水的排放管理,否則管線的過度積水可能會導致污水處理時存在較大的阻力。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提高污水的二次利用率。 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需要大力推廣生態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并不斷加大生態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為實現綠色環保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季楠楠.論生態環保中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J].農家科技,2020,000(002):253.
[2] 安柳茜,馬澤林.淺議生態環保中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J].科技風,2019(23):143-144.
[3] 艾文靜,李建平.生態環保污水處理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138(08):88-90.
[4] 朱桐.闡 述 生 態 環保的污 水 處 理 技 術[J].科技與 企 業,2015(0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