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未進行嚴格清晰分水的電鍍廢水在采用傳統工藝時出水不穩定且危廢產生量大等問題,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掌握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處理工程設計要點與核心,能有具體的信息數據科學說明,以《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依據,可完善設計流程與方案,在實施階段對工藝質量控制,可保證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良好的處理效果,保證經處理后的廢水可正常處理,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從而對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基于此條件下,也降低對現代工藝領域的管理難度,通過實際管理,大大降低了藥劑費及污泥處置費,每噸廢水的處理成本約 19.1 元,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關鍵詞: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生化工藝
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工業領域快速發展,在工業重金屬廢水處理環節中應用電鍍技術,從電鍍廢水的成分方面分析,主要包括鉻、鎘、鎳、銅、鋅、金、銀等重金屬離子、氰化物等,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廢水滲入地下后,會對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嚴重威脅著大眾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對此情況,還需引起各部門重視,能對此項技術廣泛應用,通過實際應用提升電鍍廢水處理效果穩定性。
1 ?工程概況
為便于對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內容分析,本文選擇某項目為分析案例。在該項目中設計水量為3000m3/d,設計水中所包括的污染物質有酸銅、氰、鎳、銀等,采用電鍍廢水處理技術,能在處理過程中對各項信息數據詳細記錄,依據信息數據分析處理效果。其中,整個處理環節中是以《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1597–2015)為主,保證此項工作開展科學性、合理性。
2 ?進出水水質
統計階段對進出水水質處理,核心目的就是可詳細掌握各環節中的水質情況,關于污水處理有依據、有目的。對此,對各項信息數據詳細記錄,如表1所示。
3 ?工藝流程設計
考慮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處理工程設計難度、相關正常實施標準要求、廢水處理效果等,還需注重對其工藝流程科學化設計,可在設計階段就明確各項標準與規范,保證整個工程設計與實施的合理性、科學性,通過實際結果說明此項工藝效果的影響性。如圖1所示為該工藝流程設計圖。
此項工藝在實施階段,能重點探究廢水類別,掌握不同廢水根源與影響程度,能對各項技術、機械設備等引進與應用,才可真正處理各類廢水,降低生態污染程度。
例如:對酸銅廢水處理,把NaOH加入反應池、預反應池加,改變原pH值,對其數值設計控制在9.5~10.0之間,能影響廢水中的雜質沉淀情況。在此基礎上,可初步對廢水中部分重金屬處理,而又進入預分離池,此階段主要處理內容是固液分離,再進入反應池,可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加NaOH再次對pH值調節,能對初期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細化處理,由膜分離池完成固液分離工作,此階段的pH調整池處于中性,最后到達FMBR池,設定兼氧條件,由特性菌對污水中可生化有機物、污染物等降解處理,在膜分離作用影響下完成固液分離處理工藝[1]。而在中間水池中會設定廢水排放量為600t,并且的經過前期處理的廢水,保證各項指標符合相關要求。剩余的廢水會由保安過濾器處理后到達RO系統,產水量設定1200m3/d,使此階段的廢水能直接到回用水池中,以此供應廠區使用,既提供水資源利用率,又能保證廢水排放量、排放指標等標準性,有效降低生態環境污染程度。
再如:含銀廢水處理,還需重點探究此項工藝效果,還需在處理前能“均質均量”管控,使廢水直接在反應池5中被處理。向反應池5適當添加NaClO破氰,pH先調節至10.0~10.5,加NaClO至ORP=300mv左右,反應1小時后,加酸回調PH至6.5~7.0,加NaClO至ORP=600mv左右,反應1小時后,加堿調整PH至9.0~9.5、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后沉淀,對此環節中所產生的沉淀物,要在膜分離池5中固液分離,與離子交換系統深度處理后,與其他廢水一并在pH調整池中整體化處理。基于此條件下,工作人員只需結合處理實況,對各項工作環節中所產生與記錄的信息數據詳細計算、分析,就可掌握含銀廢水處理效果,由監管人員應用新技術與配套設施,保證廢水排放各項指標規范性[2]。
4 ?設備類別與性能
依據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能在設計階段就注重新技術、配套設施、專業化技術人員等引進,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此外,因廢水會經過多個處理階段,而在各階段處理環節中所應用的技術與相關設備存在不同之處,為保證廢水處理效果,還需保證各階段對新技術、設施設備應用合理性,才能保證整體良好的處理效果。
第一,調節池中應用3臺提升泵,其中2臺為日常使用、1臺是備用。與其配套的設施包括飲水罐(2臺)、流量計(2個)、液位控制器與曝氣系統各1套。
第二,預反應池中應用pH計(3臺)、ORP(氧化還原電位)計(2臺)、加藥泵(2臺)、攪拌機(3臺)、曝氣系統(1套)。
第三,預分離池中應用中心傳動刮泥機(1臺)、污泥泵(2臺)。
第四,反應池中應用ORP計(1個)、攪拌機(2臺)、pH計(1個)、曝氣系統(1套)、加藥泵(1臺)。
第五,膜分離池中應用產水泵(3臺)、流量計(3個)、液位控制器(3套)、3寸污泥壓濾泵(1臺)、膜分離器(3套)、風機(1臺)。
第六,pH調整池中應用加藥泵(2臺)。
第七,FMBR池中應用流量計(4個)、產水泵(4臺)液位控制器(4套)、風機(4臺)、FMBR處理器(4套)。(2臺)、
第八,中間水池中應用中轉泵(3臺)、飲水罐液位控制器(1套)、曝氣系統(1套)。
第九,回用水池中應用液位控制器(1套)。
第十,綜合污泥池中應用3寸污泥壓濾泵(2臺)、高壓系統(1套)、120m2壓濾機(1臺)。
結合工藝流程掌握廢水處理流程,雖然在處理階段廢水類別不同,還需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對實際情況全面性分析,但是為保證整體處理效果,就必須在各方面引起重視,需從根本上加大管控力度,各項工作均有序進行,在工程設計與開展階段具有相應的實施依據,從實際效果中說明工藝設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在新技術、機械設備配合應用過程中還能對具體信息數據詳細記錄,結合信息數據計算正確值,也是分析工業廢水處理及排放標準性的重要依據,無論是工程設計方案制定,還是對計劃實施,甚至的對各項政策落實等等,具能對整體效果帶來一定影響。
此外,各項技術與配套設施運用,把工作重心放在設計與廢水處理環節中,不單單是考慮到工業領域實施要求與標準,而且還能對工業領域嚴格監管,可在監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保證工業領域發展穩定性,在各項工作開展階段不受常見因素影響,實施效果才能有良好的基礎保障;另一方面,綜合效益顯著提升,符合現代化工業創新發展要求。在此條件下,工業自身也逐漸引起重視,可在日常生產環節中注重“自主管理”,人力、物力、財力等均衡處理。在此期間也加大對機械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力度,提升機械綜合性,避免在設備管理方面消耗大量的費用,有效降低企業投資成本[3]。
例如:在機械設備管理階段,就可用新技術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控制,可實施掌控合理設備的運行狀態,每臺設備運行階段的故障問題能準確定位具體位置,為工作人員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證,降低機械設備運行環節中故障發生率。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各項工作均能在平臺內有序開展,借助平臺強大化的功能,細化工業廢水處理流程,各臺機械設備控制有較強的獨立性,不能與其他環節中的各個設備相關聯,從而增強機械設備運行穩定性與可靠性。
5 ?結語
結合上述內容分析,能了解到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必要性,并在設計環節中對新技術應用,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設計環節中也考慮到工業廢水的影響性與污染性,為保證現代化社會穩定發展,還需從根源上合理化解決,既不會對現代化工業創新發展造成影響,又能充分貢獻出自身作用。此外,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處理流程被完善,詳細探究水電鍍廢水可行性,降低實際施工難度。再加上該工藝管路較簡單,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可適當加入或不加入混凝劑,均可保證工業重金屬電鍍廢水處理效果,針對處理后的廢水回收、再循環利用等,提高各類資源利用率,確保此項工程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蘇啟元,涂火燕.電鍍廢水處理工程設計[J].江西化工,2020,6(09):30-33.
[2]馬少華;張斐.電子工業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設計實例[J].世界有色金屬,2019,48(11):140-141.
[3]張惠華.工業重金屬廢水治理工程設計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32(17):101-101.
作者簡介:李卓華(1988-5)男、漢族、廣東臺山,本科,學士學位,助理工程師,開平市中青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廣東江門 ?52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