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強
摘 ?要:新的時代背景和外部形勢下,消防救援隊伍的組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考慮到目前消防救援要求的提高和救援難度的加劇,如何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的訓練水平和標準正逐步發展為亟需解決的難題。本文首先論述了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的現狀,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進行了分析,并再次基礎上對其未來發展進行了設想。
關鍵詞:消防救援;整建制;基地化訓練;設想
目前,世界軍事訓練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進行基地化訓練,而消防救援隊伍也需要跟隨這一大趨勢來順應時代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新興產業不斷出現,高層建筑物密集,高風險易燃易爆化學品公司數量劇增,導致消防救援的壓力攀升。如何提高消防救援隊伍的訓練水平和標準以應對新時代下的消防任務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
一.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的現狀
1.1 消防救援基地組織結構
現階段,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訓練基地的組織結構正在逐漸完善。省級的消防救援基地包括訓練處、學員團隊、專門辦公室等組織,救援基地人員配備相對充足;省下屬的支隊則不具備完整的機構組織和成員,其組成主要是教導主任和基地培訓人員。多數消防救援基地仍然面臨著專業培訓人員的匱乏,其訓教工作需要依靠其他部門和組織的臨時教員來擔任。這些教員還需要從事本職工作,無法抽出時間來專門研究和改進培訓課程,因此其教育和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專業性。
1.2 消防救援基地設備設施
目前的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可以從大體上滿足日常消防救援訓練的需求,通常都有配備專門的綜合訓練單位、火災爆炸事故處理訓練場等。通過對資源和場所的綜合利用,消防救援基地以現有訓練設備設施為依托,有針對性地建設了高水準的訓練體系,并最終為消防救援基地的規范化奠定基礎。
1.3 消防救援基地實踐情況
當前,訓練基地舉辦了包括新兵培訓、崗位特訓、臨時集訓、大型表演等在內的一系列實踐活動,以使培訓人員和基地成員快速適應消防救援基地環境。通過消防救援基地的建設,可以幫助培訓人員提高培訓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其培訓實踐過程嚴格按照標準規范來進行,進而起到提升訓練效果的作用。
二.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存在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基地的培訓計劃是按照由上到下的方式來實施和傳遞,導致計劃常常脫離基層救援隊伍的實際情況。訓練基地的部分成員不重視日常的培訓和練習,并帶著一種蒙混過關的心態參與,進而影響到培訓的實際成效。同時,訓練培訓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且所屬專業不僅包括消防專業,還包括其他院校和專業。這就導致培訓人員進行日常訓練時只能教授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而不能建設協調程度較高的救援團隊,影響最終的培訓效果。此外,有限的場地面積導致許多基礎設施和組織無法得到建設,也限制著消防訓練項目的開展。比如,包括體能訓練和滅火演習等訓練活動需要空曠的場地、基礎的訓練設施,以及成員之間的協同和配合,而不同訓練基地的不同情況導致其實際訓練效果大相徑庭。
三.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的設想
3.1 建設標準化的培訓內容
培訓的主要內容要保證具備完整的流程、細致的準則、準確的目的和方式等,其標準化需要依賴上一級所傳達的培訓目標來建立。通過使消防救援隊伍的培訓內容標準化,不僅可以幫助減少或消除訓練隊伍中存在的散漫問題,還能對不同區域和不同等級的訓練隊伍發放傳達統一化的培訓內容,有利于事故發生時不同隊伍之間的配合和協調。每一個基地可以建立推行統一化標準的部門,以保障標準化培訓能夠得以實施,并獲得預期的成效。
3.2 建設制度化的培訓流程
在進行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時,要推動培訓計劃的設立和及時實施,帶動按批次輪流培訓制度的建立。考慮到災情的復雜化和任務的困難化,因此在進行日常訓練時要做到對整建制基地內的訓練資源進行有效適用,減少浪費現象。培訓流程的制度化建設大體上需要依據三個主要原則:第一,在整個年度內都要安排培訓;第二,訓練設備和資源要確保高負荷運行;第三,開展全天候的培訓。比如,輪流培訓的實踐可以安排為一年10個月左右,成員人數配備可以設定為30人,在制度化培訓流程下建立起機動性強的救援隊伍。為了確保輪流培訓的推廣,每個月都會確保一個救援隊伍進入整建制培訓基地開展短期培訓,而演練的項目要遵循全天候、高強度的總體原則。通過制度化的建設和推廣,可以幫助培訓基地的實際動員能力不斷提升,并使得培訓的效果和質量繼續提高。
3.3 建設實戰化的培訓要求
實戰化培訓需要在培訓要求的設立上使其盡可能符合實際的作戰需求。培訓的內容和項目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保障訓練和實際作戰的情況同步,避免出現培訓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脫節現象。實戰化培訓的具體要求是確定應該研究和分析的培訓目標,對其活動的內在邏輯進行精確描述和掌握,對有概率發生的火災情況進行評價,之后再借助培訓設備對火災發生現場開展模擬,幫助培訓人員在接近實戰的環境中進行訓練的開展,過程中也能推動培訓人員的實際應變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3.4 建設集約化的培訓儲備
通常來說,培訓項目和流程的開展需要進行消耗巨大的資源投入,對包括人力、資金、設備等資源的需求量很大。如果選擇簡單向各個下屬培訓隊伍分發培訓資源,很可能會帶來培訓設備反復建設等浪費現象。因此可以對培訓資源進行統一的集中購買,并按照固定的周期供給不同的訓練基地來輪流參與和利用,這樣既可以使培訓資源的利用頻率得到提升,還可以使培訓成果在對比中不斷提高,促成集約化培訓的實施。比如,如果某種培訓設備或設施的使用頻率很高時,可以在安裝該設備的早期投入大量資源,以較高的前期投入換來設備的循環利用,此外建設多功能的培訓場地也能滿足集約化的需求。
3.5 建設信息化的培訓標準
培訓的考核過程可以進行全流程上的信息收集,以實戰要求為基礎進行信息的有效收集和評價。考核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組織協同、作戰指揮、后勤保障以及實戰準備等,而考核的主要方式則可以利用拍攝和錄音的方式對整個培訓流程進行全方位的記錄,并對演練過程中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回放和觀看來降低實戰中出現失誤的可能性。此外,還可以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平臺來幫助培訓信息數據的互相交流和對比分析。
3.6 建設完整的培訓反饋機制
消防救援基地的考察和評價需要從理論體系出發,建設起一套完整和嚴密的考核架構和反饋流程。為了提高消防救援基地訓練的水平,進行有效的考察和反饋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消防救援團隊在開展正式培訓時,要借助現有的優秀培訓資源,利用完善的考核和評價機制為訓練成果提出一份兼具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評估報告,這樣可以進一步推進評價反饋體系的完善,并對評價的論點和結論進行合理運用和理解,以保證實際的消防培訓按照正規化的標準進行,并最終提升消防救援培訓的效果和水平。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的訓練是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潮流,而其實際開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準則和流程。在操作層面,需要保證培訓目標和計劃的設立要與實戰相匹配,使培訓科目細致和明確,并建設標準化、流程化的培訓和考核制度,以滿足新時代下災情任務的需求;而在基礎建設層面,隨著軍事培訓方式的升級和信息化設備的廣泛推廣,可以在培訓過程中建設高科技的監控平臺和信息傳播平臺,借助先進的科技來幫助信息化在培訓過程中得到推廣,并有效提升基地化訓練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徐建國.消防救援隊伍整建制基地化訓練的設想[J].今日消防,2021,6(04):78-79.
[2] 閆志強.消防訓練基地建設的思考與建議[J].山西建筑,2019,45(1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