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文中將介紹許又新教授的對神經癥簡易的臨床評定辦法用于判別大學生一般心理問題。另外,通過對本人在工作當中接觸到的心理案例的分析,介紹合理情緒療法在學生考試焦慮問題中的運用。
關鍵詞:一般心理問題;考試焦慮;合理情緒療法
人的心理狀態不是簡單的心理健康或者不健康的劃分。在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間,存在著“亞健康”的狀態。學校心理健康輔導解決的是一般的學生心理問題,這些問題通常都有現實的根源。神經癥性質或者更嚴重的精神疾病不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需要交給專門的心理醫生或者心理咨詢師。
一、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別
學校心理健康輔導解決的是一般的學生心理問題,這些問題通常都有現實的根源。作為高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老師,對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處理重在預防。所以在學生心理問題產生早期,及時的發現和干預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使用許又新教授的對神經癥簡易的臨床評定辦法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簡單的評估。
心理問題的產生源自于內心的沖突。沖突有常形和變形之分。常形心理沖突的特點之一是與現實處境相聯系,涉及到一些生活事件。例如,某個學生因為考試沒有考好,一段時間內比較苦惱,對自己喪失信心,學習動機下降。特點二是有明顯的道德性質,無論什么觀點,可以將沖突的一方認定為正確的。例如,某個學生因為班級人際關系情緒低落,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總有原因,哪件事情是哪一方的問題很好判斷,是非相對比較鮮明。而變形的心理沖突是相反的,它的特征之一是與現實情境沒有關系,或者是現實情境當中一般人認為的無關緊要的事情。例如某個學生懼怕與同學發生肢體接觸,班級活動中的拉手,同學之間偶爾的拍拍肩都很難接受,那就可能有更深層面的心理問題。變形心理沖突不涉及明顯的道德色彩。
判斷問題的第二步是分清學生問題的來源,以及主要問題是什么。輔導教師可以借助心理測驗或者問卷來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在這個過程當中要保持真誠、關注及共情的態度。
二、學生心理問題的處理
在學校環境當中,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包括個體心理輔導和團體心理輔導。兩種方法適用于不同個體的不同問題,要結合實際判斷。個體心理輔導指的是心理教師以“一對一”面談的形式,指導學生處理自己面臨的來自學業、自我發展,人際關系、情緒情感及問題行為等方面的困惑及苦惱的過程。
個體心理輔導對于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具有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個體心理輔導不是僅僅針對學生的“問題行為”,而是問題行為背后的心理發展問題。個體心理輔導的目標不是找學生談話,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發現學生在成長過程當中的困擾和疑惑,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成長,提升學生在人際交往、學業成就、情緒困擾、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合理情緒療法
(一)什么是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立的一種認知行為療法。ABC理論是合理情緒治療的基本理論。合理情緒療法認為人的情緒不是誘發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誘發事件的認知引起的。ABC理論中的A指的是誘發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個體對誘發事件產生的認知或者信念(Beliefs),即人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境下,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onsequences)。
埃利斯認為人們產生情緒或者心理問題的原因大多數是由于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所以發現并糾正不合理的信念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任務。當人們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很多情緒及心結就會迎刃而解。輔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可以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學生解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心理及情緒問題。
(二)合理情緒療法的運用案例
學生情況:學生小A,大學一年級,女生,兒時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奶奶一人,還有一個弟弟,但弟弟跟著父母在外地上學。臨近期末考試,因考試焦慮嚴重失眠。以下是輔導老師跟小A的談話。
教師:這周的睡眠怎么樣?
小A:好一點了,可是還是忍不住要擔憂考試的事情。
教師:你擔憂的具體情況是什么呢?
小A:就是覺得緊張,擔心考砸了,……要是考砸了的話就糟糕了。要是考不好爸爸媽媽可能就不讓我上學了,他們要供弟弟上學,……而且我一直在考試上很失敗。
教師:你從小到大參加了多少考試?
小A:(沉默)不計其數了。
教師:你剛才說你一直在考試上很失敗,你參加的所有考試都失敗了嗎?
小A:……我的意思是說我沒有一次是自信滿滿的通過考試。
教師:你覺得考試前的焦慮害怕代表什么呢?
小A:證明我的能力不夠,沒有足夠的自信。我看別人就不會緊張。
教師:你怎么知道別人不會緊張呢?其實面對考試或者是面對證明自己的情景,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而且,適度的焦慮會提高效率,提高注意力,使你表現的更好。
小A:是這樣嗎?
教師:你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的考試,順利通過的一定是多數,而這多次的成功卻沒有增加你的自信心,是因為你一直認為自己在考前緊張或是焦慮是不正常的,是自己無能的證明,對嗎?
小A:對。
教師:那你順利通過的考試和你的各種成功的表現都是怎么得來的?
小A:我想很多考試都是自己在考前做了很好的準備,還有一次期末的時候,我也是很緊張,好幾天睡不著覺。
教師:所以很多考試和你優良的表現都可以靠你自己的能力而過關,是吧?
小A:嗯。
教師:你覺得自己考前會焦慮就證明你沒有能力,這就是你的不合理信念了。這種不自信又讓你更加焦慮。而根據你以往的表現,大多數考試或是當眾表現自己,其成敗與否更多是取決于你的努力程度。
小A:(思考)我同意你的說法,可是這次考試對我很重要,也不是我努力了就能成功的。
教師:假如失敗了會怎么樣呢?
小A:爸爸媽媽會不高興,可能就不讓我上學了。
教師:你是聽誰這樣說的?
小A:沒有人說,我自己這樣感覺的。
教師:首先你要相信自己,只要你平時消化了課堂知識,及時復習,考試一定會出成績的。就算是考砸了,自己好好反省,是因為粗心還是沒有消化好平時的內容。只要你努力了,你的父母一定會理解,你說是嗎?
小A:對,結果也不是那么可怕。
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合理情緒想象技術,通過想象自己在害怕情景中的表現,在幫助學生度過難關。
教師:好,現在請你閉上你的眼睛,換一個讓自己舒服的坐姿……現在你開始想象,你正在教室的門外,馬上要進教室考試,盡可能想象的逼真些。能做到嗎?
小A:恩,我想到了。
教師:你現在有什么感覺?
小A:腿軟,心“咚咚咚”的跳。
教師:好,接著想,你要緩解自己的緊張,深呼吸。
小A:(深呼吸)。
教師:好的,這時候要進教室了,坐到你的座位上。你現在體驗到什么?
小A:心跳快,腿有些抖。
教師:是的,考試體驗到焦慮很正常,試著平復心情。監考老師進來了,拿著卷子。發了卷子,老師宣布了考場紀律。你開始做題了。前兩道題都很順利,第三道題你有點想不起來了,你體驗到了什么?
小A:更加緊張了,心里想肯定要考砸了。
教師:這種體驗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把這個理解為自己沒用,對自己很失望,你只是覺得有點遺憾,只是一道題不會做而已,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A:我盡量……
教師:只是一次失敗的考試而已,不是每次考試都一定能成功的。這次考試對你很重要,但是失敗了也不是那么糟,你還有機會,還好好的坐在這里,并不是受不了,對不對?你只是有點遺憾,現在感覺怎么樣?
小A:嗯,心理平靜些了,失敗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教師:好的,現在停止想象,告訴我你是如何改變想法的?
小A:雖然考試失敗了,但是一次失敗也不能證明我無能,也不是證明學習差,我還有機會,結果沒那么糟糕。
教師:很好!你從剛才的想象中有什么心得嗎?
小A:凡事換個角度想就好了。我想我做了努力,但是正好考到了不會的問題,也不是什么大事。這樣想的話覺得自己也不是那么差的,還有別的機會,是我把結果想得太嚴重了,一次失敗不代表什么。
教師:對!你發現了自己以前想法中的不合理信念,努力的構建合理的信念。如果你能在平常也鍛煉自己,進行這種想象,你會改變更多的不合理的信念,培養更多的積極情緒,真正的開心和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錢銘怡著,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戴曉陽著,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3.鄭日昌,陳永勝主編,學校心理咨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武曉雪(1985-),女,漢族,籍貫山西臨汾,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管理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