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實際工作中要保證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是可靠且準確的需要對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并且需要采取專業的檢驗方法對檢測結果進行檢查,只有對檢測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才能保證機構出具的結果真實有效。
關鍵詞:檢驗檢測機構;內部質量控制
引言: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向前推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傳入中國,檢驗檢測機構的工作在這一階段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檢驗檢測機構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需要對檢測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工作質量。檢驗檢測機構需要在開展檢測工作中確定內部質量控制方法,同時還要對考核結果進行評價。
一、樣品的控制
檢驗檢測工作的客體是樣品,檢驗檢測機構在收到樣品時應該保證這些樣品的真實性、完整性并且這些樣品還能夠代表需要檢測的內容。
(一)樣品的接收
開展檢測檢驗工作的第一個步驟便是樣品接收,進入檢測機構的樣品需要專門的人來進行看管。管理樣品的工作人員應該熟練掌握檢驗檢測機構檢測通過的各種產品的參數及性能以及這項樣品需要進行哪些檢測項目,這樣及時反饋給客戶相關信息,如果客戶需要在檢驗檢測機構中檢測一批產品,樣品負責人可以根據客戶提供的樣品來判斷本機構的檢測結果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要求;除此之外,樣品接收工作人員還需要根據客戶的檢測樣品幫助客戶編寫委托單,從而使得客戶與機構能夠形成委托關系,在填寫信息的過程中也可以知道客戶提供的樣品是否符合機構的規定。
委托單是檢驗檢測機構的開展后續工作的重要憑證,同時也是判斷檢測結果來自哪一個客戶的依據。委托單上的信息是否準確可靠直接影響到檢驗檢測機構后續工作的開展,因此,管理樣品的工作人員需要認真填寫委托單,以此來保證委托單上信息的準確性。
(二)樣品的保管
管理樣品的工作人員在接收樣品進行信息登記之后,需要將樣品以及樣品信息送到樣品室[1]。樣品室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樣品進行分類,根據樣品的儲存條件進行儲存,與此同時需要對樣品進行編號。樣品室的工作人員對檢驗檢測機構已經受理的樣品編制唯一的標識,這些標識需要伴隨樣品登記、檢測、銷毀的整個過程。樣品在檢測過程中要根據狀態進行標記,可以用預留樣品、已檢樣品、待檢樣品等字樣來區分不同狀態的樣品,這樣可以提高審核過程中樣品的準確性。
(三)樣品的檢測檢驗
在檢測樣品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工作,檢測人員在接收到樣品時需要對樣品的基本信息進行核查,確認沒有錯誤時按照標準的檢驗流程開展檢驗工作,并且需要將檢測結果進行記錄。在檢驗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記錄,杜絕事后補記的現象出現。
二、儀器設備的控制
(一)儀器設備的校準
檢驗檢測機構需要設置專門的設備管理崗位,招聘專業的設備管理人員,對國家嚴格要求進行檢測的設備開展檢修工作,在年初開展相關工作之前需要制定詳細的設備檢測方案,并且需要根據檢測方案嚴格執行檢測工作,檢測合格的設備才能進行后續工作。對于新購進的設備需要供應商派遣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安裝調試,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轉才能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二)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
設備應該按照放置要求進行擺放,如果沒有按照規定放置設備會大大縮短儀器的使用壽命,檢驗檢測機構需要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工作。管理人員要定期檢查儀器的使用情況,發現或預見問題時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
(三)儀器設備的操作
對于一些重要的儀器或是操作步驟比較復雜的儀器需要派遣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并且在開展檢驗工作時應該有專業人員開展相關工作,確保這些工作人員是持證上崗,能夠正常使用這些設備。
三、標準的控制
檢驗檢測標準是指檢驗檢測機構在開展相關工作時應該遵循的原則與規范,這是評價檢測結果的主要標準之一[2]。檢驗檢測機構應該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對標準進行重新制定,在工作中不能使用已經廢除的標準,為了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需要對已經廢除的標準需要加蓋印記。
四、人員素質的控制
檢驗檢測機構為了滿足工作需要,需要招聘足夠的工作人員,并且招聘的工作人員在能力與技術方面應該符合要求。
(一)崗前培訓
對于新入職的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機構的規章以及開展檢測工作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則。進行培訓工作的目的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要確保入職人員能夠充分掌握機構日常工作的內容,在培訓結束時需要對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只有考核成功并且獲取上崗證的工作人員才能真正進行后續工作。
(二)崗位培訓
為了確保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機構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確保工作人員能夠了解檢驗領域的前沿知識[3]。機構需要根據不同崗位設計專門的培訓方案,在培訓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培訓方案實施后續工作。參加崗位培訓的工作人員在結束培訓時也要進行考核,只有加入考核機制才能激勵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工作。只有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員才能繼續進行原來崗位的工作,對于考核不及格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繼續學習,直到考核及格才能繼續原來的工作。
五、檢驗檢測過程的控制
(一)檢驗檢測前的準備
開展檢驗工作的工作人員在檢驗之前需要檢查委托單上的信息與實際要檢驗的產品是否相符,只有相符才能開展后續檢驗工作[4]。同時還要對設備進行檢驗,確保設備能夠正常使用,并且設備的精度設置能夠滿足客戶要求。最后需要對檢驗機構的環境進行檢測,確定環境是否符合開展檢驗工作的條件。
(二)試驗過程及原始記錄
檢驗檢測工作人員根據制定的檢驗標準、檢驗方法、檢驗程序進行檢驗工作,對設備要正常操作減少設備操作不當的情況出現[5]。在檢驗過程中要將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最終分析數據得出檢驗結論。在進行檢驗工作時需要監督人員監督檢驗工作的開展是否符合標準,監督人員的主要工作是對委托單、樣品制備、檢驗環境、檢驗方法以及檢驗結果進行監督。如果檢驗結果不符合常理或者客戶要求重新檢驗,機構需要及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重新檢驗。對于需要復檢的樣品、開展復檢的工作人員進行討論,在商定好檢驗方法之后及時開展檢驗過程,并且復檢的結果需要機構負責人簽字一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性。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檢驗檢測機構的內部質量控制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且重要的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借助專業工作人員的幫助。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工作需要從樣品、儀器、人員素質、檢測過程等角度開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學習各種先進的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檢驗過程,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霞. 試析檢驗檢測機構中質量管理的合理運用[J]. 數字化用戶, 2018, 024(042):245.
[2]段蕊. 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開展能力驗證的質量控制要點[J]. 中國食品, 2020, No.808(24):103-103.
[3]潘曉韶. 淺談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方法[J]. 建筑知識, 2016, v.36;No.246(02):142.
[4]范存峰, 邱坤艷. 由檢驗檢測機構評審要點談大氣監測手工采樣的質量控制[J]. 環境研究與監測, 2017(02):36-39.
作者簡介:彭斯瑤,女,湖南雙峰人,漢族,1987.11,工程師,研究方向: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