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旗 柴貞伊
摘要:在我國關于凈化空氣、保障居民生活空間潔凈的相關計劃下,針對能夠影響環境質量的多種要素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意見,各地在國家各項舉措的支持下,紛紛響應,對造成環境污染和大氣質量下降的構造進行了改造和更新,其作為提升城市整潔水平的重要辦法,已經逐步彰顯出獨特的優勢。因此,本文將在以上背景下,深度研究基于閑置鍋爐房改造和更新的老年活動中心的設計工作,通過說明設計的原則和具體方案為其他人員開展此類項目提供材料。
關鍵詞:閑置鍋爐房;改造;老年活動中心;設計
引言:鍋爐房和煙囪顯示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特點,其主要存在于北方,作為供暖功能的輔助結構,對于空氣的污染程度不容小覷,因此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對此種結構進行改造與革新,使其所排放的煙霧中粉塵的含量降低,進而實現功能上的轉換,提升其可作用的效能水平。因此,在設計老年活動中心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閑置鍋爐房的功能,通過找準其運營的可能性,完善設計工作。
1 研究的意義和采取的方法
1.1 意義
鍋爐房一代人的時間印記,其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取暖特點片,是北方地區獨有的風景線,根據其興建的時間和覆蓋的供熱范圍可展現出此區域的發展狀態,因此如何在保留時代記憶的基礎上,將鍋爐房中的可運營點找到是困擾設計人員的問題,說明閑置鍋爐房的整改其并不能簡單的劃分為某一街區的任務,其體現的是整個城市環境面貌,由此可見在處理這一問題的過程中要時刻秉持著環保的理念,與城市其他建筑群體水乳交融。
1.2 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主體是閑置鍋爐房,在北方城市中其數量較大,一般在一座城市中可存在著近百座,因此在對既有閑置鍋爐房進行改造的環節中應當結合其他鍋爐房的成功改造案例,分析與之存在的不相同之處,從而保證在設計結構時更具有可信度。在研究更新改造鍋爐房期間要首先去確定目前城市基建工程的開展情況,考量其對于鍋爐房改造是否起到了限制的作用,結合案例分析的結果,完成模型創設的評價工作,從而提升再利用的水平,滿足節能減排的需要。由于此次改造工作是面向老年人,其能夠活動的場所要具備人文色彩,因此要與健身器材等基礎性設施間形成有機整體[1]。
為達成以上工作目標,實際工作中采用的方式為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的方式。實地調查是要求工作人員進入到小區周邊,通過走訪的方式確定是否存在著鍋爐房占據老年人正常活動場地的情況,如若缺乏此種健康的活動場所老年人的活動量將減少,不利于其身體健康。實際走訪的過程中,得到老年人的積極響應,對于鍋爐房的改造與更新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關心,這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支持。問卷調查法是向周邊的居民發放調查問卷,從而總結出其對于鍋爐房使用功能的希望。網絡調查是在網上發布問卷調查的活動,參與的人群可擴展到整個城市居民,其均可通過問卷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的建議[2]。
2 基于閑置鍋爐房改造與更新為老年活動中心的設計
2.1 改造背景
在北方的冬天,不難看到街上、半空中漂浮著大量的煙塵,其來自于煙囪,是由鍋爐房所產生,雖然縷縷炊煙是煙火氣的象征,但所帶來的污染卻難以被快速的消除。并且,在城市不斷規劃的背景下,新建的建筑集群其從外觀到使用上的變化使得老舊的鍋爐房顯得格格不入,這使得一些鍋爐房被閑置。以上現實情況說明了要想形成整體化的城市新面貌應當對現存的鍋爐房進行改造,使得其從外觀到內里的功能都會為城市建設提供支持,由此確立了鍋爐房改造和更新的計劃[3]。
2.2 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
本次改造中遵循了拼貼城市和城市修補的理念,通過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本的結構外觀,維持原本的建筑風貌,并基于此加入新功能和新空間,使得結構的各個部分都合理應用,從而使用新型環保材料,降低工程預算的前提下,契合節能減排的要求。與此同時,要增添現代化的要素,將上一時代的精神風貌與現代化的城市面貌緊密貼合,將多重巧思應用其中,從而設計出符合新舊城市精神的集成建筑。實際設計中將忠實原建筑、增設新建筑元素、最大化利用已有和新舊交融的原則予以落實,說明在改造升級的過程中應當展現出當前城市發展的內涵,彰顯時代感[4]。
2.3 設計思路和方案
為踐行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首先要考量在原本的結構中哪些可保留,一般基本鋼結構和橫向支撐結構可基本保留,同時將對存在問題的結構進行修繕和優化,例如:有些結構會制約正常活動的開展,此部分結構則要運用斜向拉結的方式,將清水紅磚墻予以保留。清洗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其殘留的煤灰痕跡,可將其保留,形成獨具特色的外觀特征。此結構形式印證了過去的發展軌跡,將其有選擇性的保留能夠喚起老一輩的記憶。而后要將新舊建筑元素加以合并處理,在連廊處將起到支撐作用的鋼板網與磚結構形成緊密的整體,紅與灰之間的色彩碰撞將同體量的結構形態凸顯的更為美觀。經過改造的鍋爐房其通過運用建筑視覺和時空的趣味性,展現了一番全新的視覺體驗,從而更具趣味性。鍋爐房的改造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則,在選擇上盡可能保留原本的結構體系,避免出現大面積和大范圍重建的情況,降低成本,發揮出原本的建筑結構的作用。同時所保留的建筑,其自身的功能要能與后續的更新工程相融合,展示出舊建筑的作用和潛能,提升與新建筑間連接的水平。在建筑入口門和大門處更換成鋼板,并使用鋼結構連廊和V型鋼架銜接新舊建筑,補充室內閱覽功能,設計出新型的建筑體。為真正實現在實用性和美觀性的雙重效果,需要時刻秉持著合理保留和少量更新的理念,真正將閑置鍋爐房的功能與作用進行轉換。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目前的社會現狀,將老年人活動中心進行完善其本質上是一項利民工程,體現出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懷。因此,在設計老年人活動中心的環節中,要保證所提供的場所能夠滿足其正常交流娛樂的需求,在大體框架不更改的基礎上,按功能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使得每位老人在此都能感受到這一新建筑的可利用價值,保持身心的愉悅。
2.4 評價
結合上文的闡釋可以看出,在對閑置鍋爐房進行改造升級的過程中基本上契合了城市配套設施建設的基本原則,其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對原本的建筑結構從外部環境、安全和功能上給出了一定的處理意見,能夠基本上體現出城市規劃的必要性。
3 基于閑置鍋爐房改造與更新為老年活動中心的設計的展望
部分單位所改造的鍋爐房,其基本結構雖然能夠滿足使用上的安全要求,但對于老年人而言,其并未有著濃厚的娛樂氛圍,這就說明要將功能拓展,使其具備共享大廳、戲臺、室內花圃、室外花園、茶室、棋牌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休息室、醫療室等多種功能區域。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閑置鍋爐房的改建工作要與城市規劃項目相互融合,對其大體承力結構采取盡可能保留的辦法,加上與之匹配的鋼結構,從而展現出多功能的老年活動中心面貌,為老年人活動提供場所。
參考文獻
[1]張明哲.面向社區養老的既有工業建筑改造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20.
[2]曾浩然.沈陽老舊社區鍋爐房再利用設計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20.
[3]閆晶晶.北京城區既有社區地域化養老設施建設研究[D].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2019.
[4]王琳.社區老年活動空間建筑單元的適應性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
項目名稱:基金項目 :遼寧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項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