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剛
為落實教育部和省州關于學生資助規范管理要求,麻栗坡縣突出重點,圍繞“兩室一窗口”3項建設、“四位一體”5個關鍵、“培訓宣傳”2個重點,深入開展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抓好“兩室一窗口”3項建設,做到投入和人員配備兩到位。加強資助管理中心辦公室、學生資助檔案室、助學貸款受理窗口“兩室一窗口”建設,優化硬件配置,資金投入到位,人員配置到位。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辦公室設備齊全,能滿足正常的辦公需求。按照“標準化”、“一流化”要求建設檔案室,投資近10萬元配置安裝檔案密集架、防盜門、防盜窗等設施設備。邀請縣檔案局專家對學生資助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工作進行培訓,對近10年來學生資助檔案進行規范收集整理歸檔,實現學生資助檔案室建設標準化、學生資助檔案管理規范化“兩化”目標。加強生源地助學貸款窗口建設,投資10余萬元配備電腦、打印機、復印機、休閑椅等設施設備,既能滿足學生辦理助學貸款需要,也能為學生家長和學生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務需求。注重學生資助隊伍建設,學生資助中心配備了7名業務精、責任心強、素質過硬的工作人員。
突出“四位一體”5個關鍵,堅持精準資助和規范管理兩手抓。為抓好精準認定、精準資助、精準錄入、精準管理,實現助學貸款規范管理目標,麻栗坡縣“精準”發力,效果明顯。一是貧困學生認定精準。認定精準是資助精準的基礎和前提。為做好精準認定工作,與扶貧、民政、公安、殘聯等9部門聯合制訂印發《麻栗坡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實施細則》,扎實開展建檔立卡、農村低保、特困、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孤兒、烈士子女、優撫對象子女、因公犧牲警察子女、建檔立卡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因公犧牲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城鎮低保、家庭成員殘疾學生、其它困難13類貧困學生認定工作,在培訓、指導、督促落實等方面下功夫。縣級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提供數據庫,每個學期開學一個月內完成貧困學生認定工作,貧困學生認定工作做到縣鄉校聯動,班主任全參與。建立逐級把關制和民政、扶貧、殘聯等部門復核制的貧困學生認定管理體制,縣鄉校層層把關審核,扶貧、民政、殘聯等職能部門進行復核,確保家庭經濟貧困學生識別認定精準。堅持“大數據庫+貧困學生認定”相結合的原則,將認定情況與學生資助子系統數據進行比對,并在資助系統中進行修改。主動與扶貧、民政、殘聯等職能部門溝通,加強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的聯系,為貧困學生認定工作正常開展提供組織保障。二是資助金發放精準。“一個貧困學生漏資助對于工作人員來說是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的失誤,而對于一個貧困學生家庭來說是100%希望的破滅”,麻栗坡縣始終踐行這一格言,將學生資助“民心工程”抓細抓實。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貧困而失學,建立了學校—鄉鎮—縣級3級學生資助數據核查比對機制,層層把關、層層審核,將資助數據與在校生數據、學生資助子系統數據、貧困認定數據進行反復比對核實,切實做到資助“不錯1人,不漏1人”。2019年來,精準落實各項資助政策資金9905.85萬元、受益學生21.25萬人次,解決了貧困學生上學難問題,實現了不讓每一名貧困學生因貧困而失學以及“資金發放精準、資助對象精準”的目標。三是資助系統錄入精準。為實現學生資助信息化管理目標,認真抓好學生資助系統的管理維護工作,扎實做好學生貧困類別、資助名單等信息錄入工作,100%的學校使用資助子系統,100%的貧困學生在系統中標注,100%的受資助學生錄入系統,學生資助管理實現信息化管理目標。四是學生資助管理精準。健全以各級財政主導、社會資助為輔的資金保障體系,學前、義教、中職、普高等學段業務歸口管理。制訂下發《麻栗坡縣學生資助管理辦法(試行)》、《麻栗坡縣學前教育國家助學金管理辦法》等,轉發《云南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印發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精準資助實施方案和普通高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實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云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關于轉發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等辦法,明確學生資助工作資助理念、原則、流程、公示制度、監督管理等。堅持 “精準資助”與“助困育人”、“立德樹人”相結合原則,準確把握學生資助流程和重點環節,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重點把好申請關、審核關、公示關、資金發放關四個關口,學生資助管理規范有序,杜絕優親厚友等不良現象發生。五是助學貸款實施精準。派人參加上級組織培訓,積極組織業務人員主動學習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相關業務操作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業務水平,練好崗位本領,增強服務意識,針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緊持“應貸盡貸”原則,急學生及家長之所急,辦學生及家長之所需,讓需要辦理助學貸款學生100%順利辦理助學貸款,切實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采取信息、電話、進村入戶等方式催收到期助學貸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充分了解國家助學貸款惠民政策目的意義。助學貸款催收效果明顯,回收率逐年提高。
圍繞“培訓宣傳”2個重點,實現“隊伍素質和群眾滿意度”兩提升。學生資助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隊伍建設是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關鍵,群眾對政策滿意度是檢驗政策執行效果的重要指標。針對教師兼任資助工作、教師流動頻繁、學生資助工作量大等實際,每年組織縣級、鄉鎮級、村校級學生資助業務培訓1000余人次,學校級組織班主任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確保每個學校有1至2名教師熟悉學生資助工作業務,為學生資助工作的高效運行奠定基礎。統一制作《麻栗坡縣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一覽表》,張貼到所有學校、所有村委會、所有檔卡戶學生家庭。抓住中高考前、寒署假、“10.17”扶貧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認真宣傳各項資助政策,讓資助政策深入人心,人人知曉。各學校以“鄉鎮趕集日”為契機,到街上宣傳學生資助政策,比如鐵廠鄉、猛硐鄉等均組織宣傳活動。建立生源地助學貸款QQ群,辦理助學貸款學生都加入助學貸款QQ群,及時在群中發布貸款流程、還款事項等。通過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群眾對學生資助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均達95%以上。為擴大宣傳面和宣傳效果,3年來,在麻栗坡政務網宣傳3期、在縣廣播電視臺做宣傳節目1期、在文山日報上宣傳相關資助政策交流工作經驗6期、在云南省《視界》宣傳1期。
辛勤的付出,換來了甘甜的回報。由于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工作成效明顯,2018年,麻栗坡縣被云南省教育廳、國家開發銀行云南省分行授予“助學貸款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9年縣人民政府在全州教育扶貧工作會議上發言,交流了麻栗坡縣學生資助工作成果和經驗;2020年麻栗坡縣被愛德基金會授予“E萬行動項目優秀項目區”稱號......。近幾年來,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先后有6人次獲得各種表彰獎勵。成績屬于過去,面對未來,麻栗坡縣將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有效的辦法,讓全縣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實現高水平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