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274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化,高血壓發生率正在逐年上升,該疾病作為一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在40歲以上群體較為多發,是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在臨床中對高血壓的治療多數為藥物干預,但是更多的患者過于依賴藥物治療,忽略了生活中的行為,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飲酒、吸煙、高鹽飲食等不良習慣均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對生活習慣進行糾正,改善飲食習慣,方能合理控制血壓。
1 高血壓的飲食護理
飲食護理需要做到定時定量,切勿過饑過飽。需要注意的是飲食護理并不是減少某些成分的攝入,而是改善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做到飲食的多樣性,保證營養均衡,發揮控制血壓的效果。對高血壓患者需要展開健康教育,明確飲食護理的重要性,降低熱量攝入、提升活動量、降低膳食脂肪、合理控制體重、少鹽且戒煙戒酒。以此方式促使生活規律,保證精神狀態。
1.1限制熱量的攝入
超重與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結合自身的體重對飲食進行調整,控制熱量的攝入,將體重限制在標準范圍內,針對肥胖者,應當限制飲食,降低體重。根據相關資料證明,患者的體重每降低10kg,便可降低5~20mmHg的收縮壓。
1.2限制鈉鹽的攝入
高鹽是當下普遍認為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在烹飪的過程中少鹽或無鹽,鈉鹽攝入量控制在<6g,增加鉀鹽的攝入,因為鉀鹽可以對抗鈉鹽升高血壓的作用。只有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才能有效降低血壓,減少降壓藥物的使用。
1.3脂肪的攝入
肥胖作為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因素,在飲食過程中需要限制脂肪的攝入,在烹飪的過程中建議選擇植物油,例如花生油、菜籽油等。少吃油炸、動物內臟等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可食用豆類、魚等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氧化膽固醇,發揮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減緩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發生,避免中風以及血管破裂。在飲食中限制脂肪的攝入,可以預防高血壓引發的各類并發癥。
1.4建議蛋白質攝入
在飲食中,除慢性腎功能障礙者以外,高血壓患者應當提升蛋白質的攝入。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建議每公斤體重1g。植物蛋白占50%,最好是大豆蛋白,盡管其沒有降壓效果,但可以有效預防腦卒中的發生,主要與大豆中的氨基酸有關。每周安排2~3次魚類蛋白質,能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加快尿、鈉的排出,發揮降低血壓的效果,當存在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需要限制蛋白質。
1.5提升礦物質攝入
建議多選擇富含鉀、鎂、鈣等食物。鉀鹽、鈣等可以抑制高鹽的升壓,減緩血管損傷。當下認為低鈣、低鎂代謝異常和高血壓具有一定聯系。根據普遍情況分析,我國鹽的攝入量偏高,同時高鈉低鉀是導致高血壓的關鍵原因。因為鉀、鎂、鈣等具有降壓的效果,多存在于豆、蔬菜、水果中。建議高血壓患者多選擇豆制品、馬鈴薯、南瓜等,加強低鈉飲食,以此來控制血壓。蔬菜中的綠葉菜、豆類以及根莖類富含鉀,水果中的香蕉、杏等鉀含量較高,同時牛奶富含鈣量,所以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牛奶來補充鈣質。
1.6粗纖維和維生素的攝入
膳食纖維能控制糖的吸收,減少空腹與餐后血糖,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可以抑制熱量代謝,還可提升飽腹感,加快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降低糖、脂肪的吸收,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維生素C可以氧化膽固醇,轉化為膽酸排出體外,在心臟功能和血液循環的改善中效果明顯。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選擇蔬菜和水果,均可以對高血壓起到作用。
1.7糾正不良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飲酒可以促使血壓升高,且長期的飲酒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香煙中的尼古丁與焦油會一次性促使血壓上升,也會提升腦中風的發生率,故高血壓患者應當戒煙酒,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1.8飲食護理的其他注意事項
在飲食的過程中,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按時進食、不暴飲暴食、避免夜間進食、平衡膳食。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提升腹肌收縮力,加快腸蠕動,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2 高血壓的運動護理
在上文中已經說明,在實施飲食護理的同時,運動護理也必不可少,兩種輔助交替進行,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壓,改善臨床癥狀。在高血壓患者中,多采用有氧運動的方式,因為有氧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證了機體的供氧,作為一種中小強度的鍛煉方式,其形式豐富,更適合高血壓患者,例如散步、騎車、廣場舞、太極拳等方式,因為高血壓患者多數年齡較高,該運動方式更適用于40歲以上人群。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提升機體肌肉組織的呼吸作用,調節大腦皮層的神經興奮傳遞過程,改善神經功能,在血壓、血脂、體重和血液循環的控制中,起到了明顯效果,同時有氧運動還能改善心肺功能,從而發揮控制血壓的效果。
在時間的控制上,建議鍛煉時間在30min左右,強度適中,在運動后自我感覺良好、睡眠質量正常為最佳,如果出現疲勞或犯困等情況,需要立即停止運動,且進行相關檢查,建議每周鍛煉4次,持續一段時間后,可以進行血壓測量,再結合自身情況,調整運動量以及運動方式,在運動計劃的制定中,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將會起到負面效果。
3 總結
高血壓的干預需要飲食和運動同時進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營養平衡,降低糖和脂肪的攝入,及時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加強機體抵抗力。同時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在冬季,鼓勵患者進行戶外運動,利于調節大腦皮層,兩種方式結合進行,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