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母親點開手機里收藏的圖片,滿懷期待地對我說:“姥姥家的葡萄熟了,就等我們回去摘呢!你是不是快放假了?”“對,還有兩天。”聽到我肯定的回答,母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母親想家了,想她曾度過青蔥歲月的家,想家中年邁的父母。姥姥家的葡萄園,此時正是碩果累累的景象,綠的像翡翠,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一串串,一架架,飽滿、挺括,璀璨奪目,令人心醉神迷。
回到久違的小城,陪姥姥和姥爺吃過晚飯,我和母親外出散步。夜風輕輕拂過,看到被愛包圍、一臉滿足的母親,我的內心亦是豐盈愜意。
看著路邊一對散步的老人彼此扶持著蹣跚走過,母親感慨道:“你姥爺是當兵出身,很多時候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前段時間,他給我發信息說:‘園子里的葡萄熟了,等你們回來摘啊!’那就代表著:‘我想你了,家里人也很想你們,什么時候回家看看啊?’”說著,母親的眼里泛起了淚花。
我伸手握緊母親的手,母親也回握住我的手。我們沒再說話,沉靜的陪伴就是此時最暖心的撫慰。
再溫馨的相聚也終有一別。一周后,我們該告別小城、告別小城里的親人,回到我們熟悉的另一座城市了。告別時,姥姥和姥爺在車窗外微笑著向我們揮手道別,那笑容滿載著不舍和牽掛,就像拔絲地瓜上扯不斷的縷縷糖絲。離別的悲傷也籠罩了我的心,我揮揮手悄悄別過頭,母親亦在強顏歡笑。車開出好遠,回頭依然能看到兩位老人揮動的手臂。
也許,別離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沒有對錯,舍棄的與得到的也分不出孰輕孰重。為了這個有關別離的選擇,母親當年一定曾困惑過,糾結過,但煎熬之余,最終她還是選擇了面對別離。
回到熟悉的城市里,我像往常一樣,和爺爺奶奶、親戚朋友相聚;像往常一樣,掏出題集和筆記,投入到繁忙的學業中;像往常一樣,耳朵里塞上耳機,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我知道,有些事情已有所不同。
兩座城市,一座住著姥姥姥爺,有著溫馨美好的過往;一座有我和父親,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母親心在此城,亦在彼城。我感激姥姥姥爺以一顆包容的心對待和成全了父母的愛情,也理解了母親對姥姥姥爺的思念與牽掛。
也許這就是遠行的意義,也是回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