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林
丹尼·里佐(DaniRizzo)和亞當·霍伊特(AdamHoyt)是一對夫妻,他們正在努力攢錢,為日后退休做打算。他們每個月都會存些錢,并且密切監控自己的投資。他們展望著未來,同時也承擔一些社會責任。霍伊特只有33 歲,里佐也才32 歲,但兩人時常會想:自己能活多少年?得存多少錢才夠花?霍伊特表示,思考遙遠的未來“似乎總會讓人有些恐懼”。
因此,兩人和財務規劃師用在線壽命計算器估算了一下壽命長短。結合兩人的家族史、健康狀況以及生活方式,預測結果有些出人意料:霍伊特可以活到92 歲,里佐則是94 歲。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在疫情暴發之前,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大約為79 歲(男性76 歲,女性81 歲)。但百歲老人這一人口群體數量穩步增長,一種相對較新的退休理念——壽命規劃應運而生。該規劃就是把傳統的理財技巧與“生活”規劃相結合,為退休做好準備。
里佐表示,他們會定期在自己的個人退休賬戶中存錢,但也會展望“自己的退休生活”。“我們不打算生孩子,但是旅行會占據生活中很大的一大部分。”她說。
除了實現兩人的儲蓄目標之外,注冊財務策劃師詹姆斯·布魯爾還幫他們制定了人生規劃,比如:在自己的退休金范圍之內,如何才能讓自己長達30 年甚至更長的退休生活富有意義?
布魯爾認為,做好壽命規劃,通常會收獲更多驚喜。他說:“我的母親是一名來自美國南部的黑人婦女,現年92 歲,獨立生活。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活這么久,多虧了我父親有退休金。”
許多研究人員一致認為,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對壽命長短至關重要,盡管很難確定它們如何發揮延長壽命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明確生活目標可能會促使人們調整狀態面對壓力,有效應對困難扭轉境況,更好地重整旗鼓。
布魯爾表示,估計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和所需花費,有助于預測一些可能出現的結果。他補充說:“10 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過去這30 年尤為如此,因此每年重新考慮資產轉移和個人意愿極為重要。也許你還活著,但你的親戚朋友或既定受益人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