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慶,楊淳 (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吉林 長春 130500)
校園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場所,也是學校中由各種景觀及其建筑組成的環境總和。而建筑色彩作為大學校園建設中最具有設計特色和科技含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日漸被人們所關注。大學校園建筑色彩的運用對師生學習、生活、工作的心理和生理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校園建設中,必須注意色彩在校園建筑中的運用。本文從人性化色彩運用于校園建筑的概念出發,將探討校園建筑設計風格、人性化的建筑設計相結合,展開對現代校園色彩運用建筑的特征、設計原則、設計應用的分析研究并加以總結。
色彩是指物體表面的顏色,也是能夠引起人們共同審美愉悅的最敏感的形式元素。色彩的運用可以對視覺審美產生影響,也會使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產生變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顏色會給人不同的感覺。例如綠色是代表大自然的一種顏色,具有理想、年輕、健康之意,給人以朝氣蓬勃之感,它可以改善人們的視覺感受能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橙色是一種溫暖的顏色,它讓人聯想到太陽、果實和其他物象,常作為裝飾色彩,給人的感覺是活潑、熱情、歡快。灰色則屬于中性色,透露出樸素、平穩、大方的感覺,它與黑色和白色的區別就是在于作為背景顏色使用時可以襯托出其他顏色的效果,而不是遮蓋或減弱其他顏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越來越多,而這些事物也影響人們對于色彩的認識。正是因為色彩對人們的視覺和心理產生的影響,所以在大學校園建筑中,更應該善于運用色彩的多樣性,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提升校園整體舒適度。
一個色彩在環境中運用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對于校園文化以及校園形象的看法,同時對于吸引外界的目光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運用設計原則分為以下三點:一是色彩運用設計需要滿足人們大學對校園色彩運用的整體性;二是色彩運用設計對于校園建筑原始性與創新性結合;三是色彩運用要做到以人為本,遵循人性化的設計原則。
校園建筑色彩的整體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將校園建筑內外的各種色彩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整體性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其他設計法則都受整體性法則的統轄。校園的色彩具有整體性,可以使校園的風格特點更加清晰,使校園之間保持個性差異,避免千篇一律的現象。大學校園的整體色彩要求協調統一,包括建筑內外風格相同、建筑主體與周圍的環境、校園景觀和文化相互融合。校園就像一幅風景畫,只有運用好每一筆顏色,變化中尋求統一,使整個校園和諧美好。
大學校園的色彩運用設計是校園建筑與外環境的深化和再創作,根據建筑物的實用性、功能性和校園內的環境設施的設計,對校園進行二次創作,所以要充分保留和運用校園色彩的原有風味,以校園建筑為主,外環境為輔相互協調,展現良好的整體校園文化。
大學校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場所。美國設計大師勞倫斯·哈普林在創作中說,人類活動是使環境充滿活力的“發生器”,環境是活動發生的“容器”,人類活動賦予環境以生存的意義。所以在大學校園建筑色彩設計中,注意滿足年輕人的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設計出充滿青春活力的校園環境,在符合校園整體色彩統一的基礎上,使用一些色彩純度高的色彩。
梁思成先生的著作中提到:一座建筑一旦建成,它將在那里矗立數十年或數百年,沒有為城市創造價值的責任感是無法想象的。對于大學校園建筑來說,校園內的建設要吸取之前人們所積累的經驗,在設計時我們要考慮整個建筑群中以及在各單體建筑物之間在色彩上的合理運用,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氛圍。
根據建筑的功能和用途,校園建筑色彩可分為教學樓、宿舍樓、體育輔助建筑包括體育中心、食堂等建筑色彩。校園色彩根據面積和功能區分為:主色、副色和點綴色。主色是指校園內主要建筑物的顏色,占整個校園的主要面積,可以反映出校園建筑的使用功能、形體和材料特征,一般校園內主色調使用顏色不超過3種,校園建筑的使用顏色一般以灰色、乳黃色、棕紅色居多。校園建筑設計中的主色調可以與人的外觀相比較,是區分人與人的重要因素,影響著人對他人的第一印象。因此,主色的確定可以為校園建筑設計奠定主基調,影響整個校園建筑所要傳達的信息和風格。副色的使用面積小于主色。在校園建筑設計中,副色的主要作用是突出建筑的主色調,更好地體現主色的優勢,加強或削弱輔助建筑的形式,與主色調形成和諧統一的色彩。在強調和突出主色調的同時,還必須符合設計所需要傳達出的風格,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副色的功能和意義。點綴色,即為了點綴建筑色彩而存在的,像副色一樣,點綴色可以是一種顏色,也可以是多種顏色,但是它不如副色起到的作用強烈。在校園建筑中應用于輔助設施、景觀環境等范圍內,它起到一種明確的指示或隱喻性的暗示作用。校園的色彩運用主要是主色與副色合理搭配后產生的視覺感受。在設計時主色、副色、點綴色的劃分雖然沒有要求嚴絲合縫但也要注意主色簡單大方,輔助色應避免單調,同時也要處理好人工色彩與自然色彩、各單體建筑色彩與建筑群的關系,使整個校園環境色彩和諧有序。
標識是一種為了達到一定的視覺效果的板標搭配,它可以采用不同顏色、風格、語言清晰地向人們傳達和引導信息,并具有解釋和提醒的作用。例如,校園建筑上的文字和符號都具有象征和暗示的作用。大學校園內的建筑標識,又稱校園標識導向,是指將學校的風格特征和文化特征用抽象語言轉化為具體符號和對象的視覺形象設計。它能清晰、直觀、快速地傳達視覺信息,通常以有形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校園建筑標識可以分為外部交通標識、內部建筑標識和符號式標識。外部交通標識一般指路口分流標識、方向指示標識、車輛規則標識等,內部建筑標識包括辦公樓、教學樓等建筑標志、內部分流標識、平面圖、墻面等標識,符號式標識主要為校園名牌、保護花草標識、校園文化類標識等等。
色彩作為一種視覺審美要素,在校園建筑標識設計中具有襯托和引導的重要作用。校園建筑中的色彩本身沒有固定搭配或好壞之分,但是它可以對人們視覺和心理產生一定刺激,其作用是協調色彩的主次程度來配合周圍校園環境和觀者心理,使校園建筑標識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校園建筑標識設計的色彩運用上可依據校園的文化傳承、教學理念、專業特點等方面進行設計,借助色彩影響人們的情緒這一特征來選擇標識顏色,如藝術院校選擇活力、熱情、飽和度較高的顏色,理工類院校選擇代表穩重、中性色的顏色。在校園建筑物的細節上,可以充分利用符號式標識來豐富建筑物主體,如灰色的教學樓可以加入橙色形成顏色對比,強化人們的視覺感受,如學校的圖書館以藍色為主色調可以運用黃色和綠色進行點綴,可以營造一個有益于讀書思考的地方,給人鎮靜肅靜的感覺。所以不僅要注意校園建筑在主色上的使用,還要合理地運用輔助顏色對主色的襯托,這樣既可以有明顯的視覺效果,也可以用不同的輔助色來代表不同的區域和功能。
色彩的運用在大學校園建筑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現代校園建筑設計中,色彩已成為反映大學校園形象的重要元素。它不僅是環境教育的一種力量,而且對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大學校園的建筑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形成了獨特的校園形象。我們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校園建筑色彩的整體性、校園建筑原始性與創新性的結合、人性化的設計原則。要把握校園建筑設計運用色彩的基本要求和色彩給人們帶來的視覺、心理上的感受,將大學校園建筑建設成為具有新時代文化氛圍的現代化建筑。因此,在校園建筑設計合理運用色彩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