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是“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有行家歸納參考文獻具有提示研究起點、知識承續、鳴謝歸譽、學術評價、預測分析、文獻檢索、學術論證、著作權保護、學術規范、節約篇幅等十項功能。參考文獻是科技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引經據典是反映文章科學性及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沒有參考文獻的論文,應視為作者忽略了科學工作的繼承性,也反映了作者學風和態度的欠缺。
參考文獻的合理引用包括內容的恰當引用、文中的合理標識、文末的正確著錄三方面。近屢遇作者引用文獻不嚴謹、不規范。或引用參考文獻與正文內容不相關、甚至于觀點相迥異;或將中文文獻有意無意著為外文;或不執行標準簡單照抄——未能將外文文獻署名格式、頁碼格式調整為規范的中文期刊著錄形式;又或,未能在正文按序標注參考文獻、正文文獻作者名與文獻表不吻合、文獻表著錄項目殘缺、錯誤甚至杜撰,更或者,參考文獻引用撤銷論文、非法出版物。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謹此,作者諸君一定要遵守參考文獻引用原則,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按照期刊稿約要求,認真審核、正確著錄參考文獻。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除了要消除上述的參考文獻引用錯誤,還要謹記以下操典提示:參考文獻成為正文表述的一部分則可以不上標序號,摘要中不標注參考文獻,同一參考文獻序號要相同,勿引二次參考文獻,電子類新型參考文獻宜加注DOI、引用信息源址,規范縮寫外文作者名刊名、正確拼寫外文文題。
此外,評價式引用,參考文獻有兩個作者的,正文寫成“趙濱紅、郭麗萍認為”或“Abaraoguuo and Tabansi-ochuogucs報道”類語句,三個或更多作者時只寫第一作者,后加“等”字樣,那獨著——自然是著錄全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