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Vlog(視頻網絡日志)?Vlog是一種視頻記錄形式,即英文單詞“videoblog”的縮寫,可用網絡照相機(即Webcamera)、數碼攝像機(DV機)或者照相手機錄制下來的短片影音文件代替文字形式的一種新的網絡日志。Vlog于2012年在國外興起,2017年在中國開始出聲顯影,并得到眾多媒體及網站的大力支持。近幾年,Vlog作為一種新興的視頻方式在中國逐漸發展壯大,已走入大眾的視野,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新聞傳播、教學育人等方面,Vlog不僅延續了傳統博客及播客的特性,還具有很好的互動性、真實性及觀賞性,所以在教與學方面更具有一定的優勢。
5G或5G技術(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英文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或5th-Generation的簡稱,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目前,5G技術已逐步應用于在線協作教學模式中,其將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中心的固有模式,基于5G通信技術的成熟發展,必將能夠重構新型育人生態,提升師生的獲得感。
本研究將通過對Vlog+5G教學模式的深入分析,逐步探索一種新興的胸外科臨床教學模式,旨在能夠運用新型的網絡技術及平臺,優化教學效果,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利用新興教學模式的開放性特點,重新定位教學重心,將教學的重心由單純傳授知識轉移到引導學生學習和培養提高學生能力上來。Vlog+5G教學模式的推廣應用,將逐步打破傳統教學時空局限,拓寬學生知識面及獲取知識的途徑,并有助于推廣研究型學習,為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及發散性思維提供良好的基礎與環境。
五年制本科教育歷來是醫學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主要學制方式,而畢業前臨床見習、實習階段是學生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關鍵時期,學習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畢業質量及今后的臨床工作,也是其臨床思維開始形成的重要階段。
胸外科是一門難度較大的二級臨床學科,涵蓋了肺部、食管、胸壁、縱隔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鑒別診斷、診斷及治療,研究領域涉及呼吸、消化、循環、腫瘤、影像等多個學科。所以,胸外科與其他專業相比,所涉及的疾病理論性、專科性及實踐性極強,相關疾病的內容與概念比較繁雜及抽象,不容易理解透徹和記憶。然而,臨床教學大綱要求在短時間內學生既要掌握胸外科相關疾病的基礎理論,又要培養臨床思維及操作能力。因此,大多數學生輪轉至我科期間,會出現學習盲目、知識凌亂、無從下手和興趣缺乏的情況,導致學習知識走馬觀花、記憶性差、學習效果不佳,這為胸外科臨床教學帶來了諸多問題與挑戰。探索新的能提高胸外科臨床學生專業及核心能力的教學模式是我科室及教學組面臨的重要課題。
基于胸外科臨床教學內容的復雜性、繁多性及重要性,我們必須對傳統的臨床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革,以便使學生能夠更加便捷獲得知識,隨時隨地進行查閱復習,溫故而知新;并且,能夠通過某種方式方便進行互動討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參與性及積極性;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及發散性、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增加知識的學習深度和應用廣度。這勢必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臨床知識的傳授中提供足夠新、足夠廣、足夠深、更新快、方便學、參與強的學習內容及教學方式。隨著網絡技術和視頻平臺的日益發展和推廣普及,打破時間、空間及人三個維度的教學模式逐漸興起應用。通過對Vlog+5G模式在臨床教學中的初步探索與應用,其完全可以滿足臨床中教與學的需求,并且還有更多的優點值得挖掘和拓展。
2.1 傳統臨床教學模式的優與劣
目前,胸外科臨床見習、實習教學多采用小班課堂傳統面授方式,講授臨床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其優勢在于內容結構完整,信息量大,教師易于根據教學大綱進行課程安排,課程連貫性及完整性較好,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胸外科醫生,應傳承其優勢和特點。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①課堂時長較長,內容較冗雜,學生很難自始至終、全神貫注的跟隨教師進行學習,所以,很難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績;②時間較固定,時效性差,因為每個人大腦興奮時間點不同,所以,如果學生在某一固定的時間里不能調整到最好的學習狀態,那么學習效率及效果將大大降低,影響授課質量;③復習手段單一,遺忘率較高。學生復習只能通過書本、筆記或幻燈這種無生動性的資料進行復習,枯燥乏味、知識點的遺漏程度較高,并且隨時間的延長,復習效果越差,遺忘的重要內容越多;④傳統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輔,長此以往,學生就適應了此種教學模式,并養成通過背書學習掌握臨床知識,學習主動性欠佳,思維被動,不利于獨立思考、思維創新等等,不利于臨床實習帶教質量的提高。而Vlog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和工具,與學習領域的完美融合,不僅打破傳統臨床教學在時間、空間和人的三維局限,還帶來學習觀念和方式上的變革。2.2 Vlog在胸外科臨床見實習教學中的優勢
2.2.1
Vlog促進開放式教學 Vlog可按講授內容及時間進行歸類、排序,實時更新,讓學生使用移動終端進行網絡賬號關注,方便進行在線或線下學習與復習。這種方式既繼承了傳統面授教學連貫性和完整性的優點,而且還有其特殊的優勢,Vlog教學內容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一次錄制全體學生都可反復觀看,且無形式局限,促進開放式教與學的形成。2.2.2
Vlog教學互動性更強,促進交流 教師和學生可通過移動網絡終端和視頻平臺進行實時互動,對學習內容及時討論和交流,并且,教師可以靈活地進行在線答疑和組織學生在線討論,既打破了傳統面授教學時間、空間和人的三維局限,又可以產生類同課堂討論答疑的效果和氣氛。2.2.3
Vlog促進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Vlog與教學的融合應用,學生可以自由控制學習時間、進度和內容,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和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使學習做到精準化、個性化。另一方面,Vlog上的教學內容多以第一人稱視角錄制,極具帶入感,并可配以圖片、字幕、音效等,場景獨特、個性,且立體生動,使學習者記憶深刻,提高學習興趣及效率。2.2.4
Vlog教學促進思考,彌補面授教學不足 首先,學生可反復查閱學習Vlog教學內容,不必像在課堂上花大量時間去記筆記,騰出時間去思考;其次,通過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對知識進行升華,更容易養成思考的習慣;最后,學習者也可通過Vlog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示所學實踐化視頻,供受眾者再學習-再思考。2.2.5
Vlog及視頻平臺提供資源共享,培養分享精神 教師及學生都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自己的Vlog視頻,供大家瀏覽學習,無形中培養了分享精神,同時,營造了良好的學術及知識交流氛圍,共同進步。在線教學是當今時代下學習者獲得知識、提升技能和培養素養的重要途徑和學習方式,5G網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會對在線學習內容的獲取方式、協作互動過程以及學習環境、時間等產生重要的影響和改變。伴隨著5G移動終端的不斷更新和完善,Vlog在學習方面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挖掘。通過5G網絡技術,學習者可使用5G移動終端高速在線或下載瀏覽學習課程,期間可隨時隨地對于不懂的問題和自己的想法,及時通過5G移動終端編輯文字、拍照、錄Vlog視頻等方式上傳至平臺,與他人互動交流,共享思想和資源,形成真實世界和無線互聯網的無縫鏈接,真正達到了臨床教與學無限制、高效率、低成本、廣傳播、強互動的需求。所以,5G網絡通信技術將引領下一個教育時代的潮流,為Vlog教學的廣泛應用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下面,我們通過實例來探討一下Vlog+5G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胸腔穿刺術(thoracentesis),簡稱“胸穿”,是指對有胸腔積液(或氣胸)的病人,為了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需要而通過胸腔穿刺抽取積液或氣體的一種技術,屬于臨床“四大穿刺術”之一,為胸外科最基本、最重要且必須掌握的一項臨床技能。在傳統面授或者微課、幕課、網絡視頻課等形式的臨床教學中,學習者大都是以一個觀眾或者聽眾的角色進行瀏覽學習,學習胸穿的操作步驟、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等等,雖然可以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但是最大的弊
端在于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性、參與性、分享性較欠缺,受眾者的代入感還是較低,不能很大程度上滿足受眾者心理需求。而通過Vlog可以錄制一系列胸穿基礎、操作教學視頻,通過5G網絡高速上傳,實時更新、歸類,受眾者可通過5G網絡隨時隨地進行線上或線下學習課程,精準查閱、反復瀏覽,加深記憶;并且,最重要是優勢就是教學者和學習者、學習者和學習者之間可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網絡終端在線交流互動,及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學習心得和體會;其次,學習者還可自己錄制胸穿Vlog視頻進行在線交流,分享經驗,共同進步,讓受眾者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一分子,代入其參與教與學的每一個環節,提升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教學效果。
4.1 合理選題,切勿過大
Vlog視頻時長有限,一般為10~20 min,所以在課程的選擇和制作中,要充分、合理的設計和安排,一次錄制切勿設計過大、過多的內容,否則會使學習者感到壓力過大,失去學習興趣。如果課程內容較多,可分多次、分階段進行錄制,逐一上傳,實時更新,統一編排內容順序,充分發揮Vlog+5G模式實時更新、受眾者實時關注這個特點,使之形成一個連貫的內容結構和知識體系。4.2 多態模式,協同教學
為了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多模態教學優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所以,將Vlog+5G教學模式加入傳統教學模式中,不僅可改變傳統教學時間、空間、人的三維局限性,讓學習更加靈活、多樣化,而且可增加教與學的互動、參與、分享性,提高學習效果。但是,Vlog+5G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限制性,比如其必須依靠網絡平臺及相關技術設備的支持,且有些醫學場景和環境不適合公開傳播交流,此時,傳統教學模式就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另外,多模式、多形態的教學離不開模態間的相互配合,而非簡單地、毫無聯系的加入,只有模態間的適配才能成為真正的多模態教學,假如教師只是簡單地疊加多種教學模態,勢必無法互相聯動,提高教學效果。4.3 培養創新,提高創新
設計、錄制課程時應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自主性,讓學生多去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在網絡平臺上實時進行交流互動,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或者參與者和大家進行問題的探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的養成。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還需有意識的讓學生接觸到相關前沿知識,為學生打開新理念、新思路,并積極鼓勵學生開拓新思路解決問題,學生即會逐步養成學習新知識、發現新問題、開拓新思路的習慣。4.4 整合資源,協作共進
Vlog視頻課程設計、制作需要更多資源的整合和合理應用,且需要網絡平臺的大力支持。首先,Vlog創作者要對所錄制課程有全面的認識和掌控、主次分明,整合、應用所有可用資源,將教學過程設計的親切、合理、易懂;其次,Vlog教學視頻的順利推廣應用,需要網絡資源和視頻平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提供更多優惠扶持政策,譬如專門開設教學資源板塊,增加教學視頻時長等等,通過這些扶持政策的出臺與協作,必將對Vlog+5G教學模式的推廣和應用產生巨大的作用。Vlog作為短視頻家族里的新成員,已體現出較好的應用背景和發展前景。Vlog在娛樂消遣效用、自我表達和塑造效用、社會交往效用、新聞傳播和開闊眼界效用中,充分發揮著正面的、積極的作用,在美國,Vlog還為心理健康治療/支持、病人健康教育提供幫助,發揮重要效用。在教育教學方面,國內許多學校已將Vlog與教學相互融合、互動,提高了教學效果,相信Vlog在教學中的價值會不斷顯現出來。隨著5G時代的到來,Vlog與5G技術的相互融合,可為多模態教學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但目前該模式還處于前期探索和融合階段,是否可以在臨床教學領域發揮重要功能和作用,還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深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