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林
(扶綏縣客蘭水庫工程管理處,廣西崇左 532200)
水庫一直以來都是水利工程體系在構建和具體應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實現防洪減災的根本目的,還可以對現有水資源配置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為社會以及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對于發展新時期背景下的水庫安全管理而言,面臨的問題比較突出,尤其是在人員以及物料方面無法得到有效管理。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對水利建設的重視程度普遍比較高,一直不斷推進興建水庫以及整治江河等各種項目的建設,根本目的是抗御水旱災,在防洪以及灌溉等各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有利于滿足國民經濟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要求。筆者結合某地區的水庫建設現狀展開深入分析,該地區有3246 座水庫,普遍是在20 世紀70 年代前期進行規劃和建設,在整個地區水庫總數中的占比可以達到80%。該時期背景下,我國修建水庫沒有統一有效的規范化標準要求,大型水庫基本都是直接參照前期的規范標準進行建設,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不正規、質量控制不規整、整體施工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等問題的影響,導致在安全管理工作開展中,留下的隱患問題普遍比較多,表1 為該地區各類水庫地區分布。

表1 某地區各類水庫地區分布
人員“四化”即年齡老化、思維僵化、能力退化,知識老化。管理員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且缺乏培訓,上崗機制不夠完善。
由于缺少水庫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在日常的基礎設施維護以及管理中,基本上都是依靠當地的政府工作人員、村民進行,只是單純的起到現場簡單檢查或者是信息傳遞的作用。尤其是進入到汛期,只能單純依靠當地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專項問題的治理,日常管理中很難將工作人員的職能作用發揮出來。由于經濟收入量過少,無法維持水管單位自身正常穩定運轉,導致水庫管理維護投入力度嚴重不足,無法保證維修養護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F有水庫的基礎設施也很難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改造,早期水利工程項目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目前新形勢背景下的一系列要求,管理體制不順、人員臃腫、管理過于粗放等問題越來越嚴重[1]。多數水管單位內部人員數量嚴重過剩,人員超編問題比較嚴重,與結構性人才缺少的問題并存。現有工程技術人員嚴重短缺,技術力量過于薄弱,無法滿足當下發展對規范化技術管理方面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更為重要的是水庫建設時,并沒有對管理機構進行設置,也沒有對專職管理人員進行有效落實,管理隊伍缺少穩定性,水利工程項目長期處于一種沒有人看管的狀態。現有管理人員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綜合素養普遍比較低,年齡結構上老化問題比較嚴重,很難滿足水庫安全管理方面的個性化要求。
現有大型水庫基本上都是參照過去的規范或標準建設,由于施工條件過于簡陋,整個質量管理和控制不夠規范,工程量普遍比較差。工程項目在前期建設時的整體規模相對比較大,在資金或者是在物資等各方面由于投入力量嚴重不足,部分工程項目在建設不久,很難繼續,逐漸成為“半拉子”工程項目[2]。除此之外,部分工程項目在勘測等方面,無法嚴格按照規范化標準要求有效推進,很難實現對質量標準的管理和控制,進而留下諸多隱患,在建設完成之后,導致后續正式投入使用時險情發生率過高。近年來,技術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水庫修建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工程設計、施工以及管理越來越正規化,國家根據目前水庫建設現狀,相繼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對均質土壩以及土料的填筑壓實度等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促使安全鑒定等相關工作逐漸朝著規范化、正?;内厔蒉D變和發展[3]。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在不斷推進,部分水庫隱存問題逐漸被發現,整治效果相比較好。
水庫工程老化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自然規律和現象,只有展開有針對性的維修及保養處理,才能夠不斷延長使用壽命。水庫工程項目基本上都是以防洪、灌溉以及生態等不同類型的社會公益性功能特征作為主體,多數情況下都被判定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但并沒有直接性的經濟收入來源,很難對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起到良好的維持效果?,F有諸多觀測設備過于老舊,由于受到成本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無法對老舊設備及時有效地更換處理,最終導致現有設備很難正常使用。
科學合理地安置分流人員,良好地維護基層水利職工的基本利益,再盡量開辟全新的安置渠道,保證與人員相關的各項政策可以真正落到實處,促使內部改革在實踐中得到深化。引入競爭機制,促使管理人員能夠以良性競爭方式上崗[4],進入到工作崗位之前,要對其進行培訓、考核,以此保證安全管理隊伍整體能力和素質的有效提升。
近年來,大規模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得到有效推進,工程項目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隱患問題基本上全部都被消除,在現有的管理配套基礎設施方面也越來越完善,對后續水庫的安全運行打下良好基礎作為支持。在實踐中,要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力度,保證水庫劃界確權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對界樁以及界碑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加強日常安全巡測力度,對安全風險的有效控制。
按照現有規范化標準以及法律法規,有效推進工程觀測、調度以及維修養護結合目前先進技術手段,水庫觀測的無人化、智能化以及自動化建設這樣不僅有利于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力度,還可以保證應急預案等制度的有效實施,促使水庫安全管理體系得到不斷完善和優化。
在水庫安全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要將防汛工作作為主要內容,對相關措施進行編制,現有管理行為規范化,不斷完善和優化管理制度,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對符合現實要求的水庫管理細則進行編制和落實,保證管護日記表的有效落實,由協管員對水庫的基本資料以及大壩涵閘等一系列的運動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保證清雜、白蟻防治等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備齊砂、石、木材等防汛物資,汛期大壩的安全性、穩定性。
水庫安全管理經費投入來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為了保證資金的充足性,要積極探索不同類型的渠道,以多層次的資金渠道作為基礎,從實踐中妥善處理政府財政資金投入不足的相關問題。為了保證資金的充足性,要將水庫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除了水資源之外,還會涉及周邊水面、林業以及土地等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源。要對市場機制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有針對性地整合水庫資源進行,將資源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以期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作為支持。另外,結合目前水庫項目工程的受益范圍以及基本程度,積極鼓勵社會以及個人主動參與水庫安全管理中,以對話、協商等各種不同的方式,促使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有效地調動起來,對相關責任進行承擔,才能夠保證水庫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
根據目前水庫水資源管理現狀,本文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來保證水庫安全管理投入保障機制和落實的有效性、針對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