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
宋人方勺在《泊宅編》中記載:橘皮寬膈降氣、消痰逐冷,有特殊功效。其他藥物多以新鮮為珍貴,唯有橘皮以陳年者為佳。
方勺的舅舅莫強中做江西半城縣令時,突然得了消化系統方面的病癥,凡食畢,便立即感到胸悶,十分難受,用方百余帖,病情依舊。偶得一偏方,稱合橘紅湯,煎來早晚飲服,數帖之后,吃飯有了味道。一日莫強中坐堂視事,操筆批閱文件,頓覺有一物墜入腹中,感覺十分明顯。莫強中大驚,汗如雨下,小吏扶其歸后宅休養。須臾間,腹痛便急,解下數塊堅硬如鐵彈丸的東西,腥臭不可聞。從此,莫強中胸部漸漸寬舒。原來他解下的是脾胃冷積之物。詢問方勺是何藥起了作用,方勺說:“阿舅,你病有十年多了,服藥百余帖,論品類也有數百種,而治療胸悶之癥,橘皮有特效,那是古籍中記載過的。”
古方之一是二賢散,為川橘紅(陳皮)四兩,炙甘草一兩,一君一臣,煎制而成。
另有一方是將一斤橘子去瓤,鹽、甘草各四兩,加水五碗,用慢火煮干,焙烤保存,搗碎為末服用。
以上兩方劑寬膈、降氣、消痰,功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