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紅

摘? 要? 宜興紫砂壺發展自民間手工藝,不僅有著精彩紛呈的造型,還蘊含了十分濃厚的中國傳統民族特色,更將許多文化藝術形式融于一體,造就了如今這一完善的造型藝術體系,工藝價值可以說是相當的高,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更是十分重要的瑰寶。品茶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大樂事,因而紫砂壺的存在不再只是簡單的實用器具,而是成為了茶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們在一壺一茗之中感受到無限的意境,以及歲月靜好的幸福,提高了品茶的氛圍。本文以紫砂“清風細竹壺”為例,談談它的造型特征以及內涵底蘊。
關鍵詞? 紫砂;清風細竹壺;造型特征;內涵寓意
對于所有的藝術形式來說,至始至終都要遵循的一個真理便是“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看似簡單的生活與勞作并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但是在藝術家們的眼中,卻能夠從中找到精華之處,并將其通過藝術的形式總結、概括地演繹出來,從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看越豐富多彩,這也是人類文明能夠一直在歷史上延續下去的原因。在中國傳統工藝之中,紫砂藝術可以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在人民的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之中誕生的,對于過去的宜興來說,最為常見的一種場景便是“晴耕雨陶”、“半耕半陶”,在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之下,人們對于紫砂器的需求也不斷地增長,因而,宜興的紫砂藝人便逐漸脫離了農業生產勞作,專注于紫砂陶藝方面的創作。在歷史長時間的演變之下,紫砂壺不再是樸實無華的實用喝茶器具,而是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種具有藝術審美以及豐富內涵的工藝品,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喝茶品茗,同時也成為了我們精神世界的美好寄托。
紫砂壺的造型種類可以稱得上是造型藝術的寶庫,豐富多彩、精彩紛呈,主要可以分為圓器、方器、仿生器這三大類,其中最為基礎的是圓器,一般紫砂入門都是從圓器開始的,將壺身以流暢變化的線條勾勒出來,其它裝飾的點綴處理得也十分簡潔到位,充分地展現了紫砂藝術的簡約之美;而方器則是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剛柔并濟、行方思圓等思想理念以及行為處事的準則,整體器型的形成也采用橫平豎直的線條以及面塊,將紫砂藝術的另一面展現給人們,在陶瓷造型之中也算是比較獨特和創新的了;而紫砂的仿生器則更為令人感到驚艷,在小小的一把紫砂壺之中融入了自然界中的萬物,無不令人驚嘆紫砂藝人巧奪天工的技藝,同時也能夠從中體會到紫砂藝術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
1? 紫砂“清風細竹壺”的造型特征
這款紫砂“清風細竹壺”(見圖1)圍繞著“竹”這一主題和形象進行創作,將竹節的形態融入紫砂壺中,質樸中透露著一股古雅之風,同時又散發著一種生活的情,帶給收藏者一種視覺的享受。
此壺整體的壺身飽滿挺拔,整體是以竹節的形狀進行制作而成的,扁圓柱形的壺身,壺面突出來的竹節刻畫得清晰硬朗,壺身其它部分光滑整潔,上下兩端都是光滑平整的,恰到好處,使得整體看起來端莊而又大方;而上端便直接是圓形的壺口了,壺蓋是嵌入的樣式,也是采用了竹節的設計理念,緊扣主題,與壺口之間契合得嚴絲合縫,確保了此壺良好的氣密性,蓋面隆起微扁,整體的造型看上去十分融合;壺鈕的形狀就好似一個拱門,穩穩地站立在蓋面之上,小巧而又精致,線條也都處理得較為圓滑順暢;彎流的壺嘴,整體的形狀也是以竹節進行設計的,彎彎折折,十分的流暢,上面一節一節的竹節也都清晰分明,整體壺嘴的姿態則十分的挺拔有力,出水的時候也較為干凈利落;壺把的設計也是采用了竹節的元素,硬朗而簡練,與壺身融為一體,整個造型古樸素雅、簡潔硬朗、溫潤如玉,頗有古君子之風。
此壺整體的造型特征古樸典雅,沒有繁冗的裝飾,干凈而又大方,整體的形象設計都緊扣竹文化,使人們在喝茶品茗的時候感到心情舒暢,也會體驗到壺身所散發出來的竹子的清雅氣息,充滿了歷史文化的底蘊。
2? 紫砂“清風細竹壺”的內涵寓意
俗話說的“花中四君子”,其中之一便是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更是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人文背景,竹子整體的形態是彎而不折的,象征著剛柔并濟的做人原則,以及中華民族的氣節,且竹子四季常青、堅韌不拔,因而許多文人雅士都對此十分的喜愛,更對此進行賦詩歌頌,其中有一首詩便是這樣形容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竹子堅貞的品質,許多的文人雅士更將自己的一些思想與情感寄托在竹子之上,帶給人極大的精神價值,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追求,尤其是在當今時代之中,能夠讓人們在喧囂中守住心中的一方凈地。這款紫砂“清風細竹壺”以竹為主題進行創作,在整個壺中充分地展現了清幽的竹意,以及與世無爭、順其自然的生活狀態,在喝茶品茗的時候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并給人以心靈的安慰。
3? 總? 結
綜上所述,紫砂壺技藝它是一種傳統工藝,但與此同時,它也是一種富含藝術語言的文化類型,將豐富且深厚的思想與情感蘊含在其中,帶給人們美好的體驗,不愧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重要瑰寶。
參 考 文 獻
[1]張秀娣.不媚不俗,清雅自來——淺談紫砂壺“春竹”的藝術特色[J].江蘇陶瓷,2020,53(3):69.
[2]徐永君.淺談“隱角竹節壺”的造型結構特征與經典價值[J].江蘇陶瓷,2020,53(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