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明代后期的大寫意派畫家徐渭,主張人的“自我”,強調“本色”的藝術創作方法,沖破傳統的束縛,其作品呈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文章從徐渭的人生經歷和創作背景入手,對徐渭的繪畫美學、大寫意的繪畫風格、以草書入畫的繪畫方式進行闡述,結合徐渭的繪畫作品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徐渭的繪畫成就。
關鍵詞:徐渭;繪畫;藝術風格
一、徐渭的繪畫創作背景
宋代以來,蘇軾等人提倡的文人畫占據了中國繪畫的主導地位。文人畫發端于晉代,興盛于北宋,直至明清時期,仍在畫壇占據重要地位。文人畫大多取材于山水、花木,藝術家多以繪畫表達個人情感,揭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王維作為文人畫始祖,運用潑墨的繪畫技法,以筆墨的濃淡渲染山水的神韻,打破了線條勾勒和青綠設色的束縛,極大地拓展了水墨山水的繪畫意境。
明代,文人畫進一步發展。明代畫家董其昌將禪宗理論中的“南禪”與“北禪”加以闡發,提出了“南北宗論”的繪畫理論,將山水畫的繪畫風格分為南宗和北宗。其中,南宗是以王維為代表的文人畫,北宗是以李思訓為代表的院體畫。在繪畫方面,南宗用筆疏散圓柔,結構多呈線形,氣勢飄逸簡淡,呈現出隨意自然的畫面狀態;北宗用筆謹嚴方剛,結構多呈面狀,氣勢突兀奇峭,呈現出嚴謹拘束的畫面狀態。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尤其提倡以王維為代表的南宗畫家風格,促進了此時的文人畫發展。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二月初四日,出生在一個日趨衰落的官宦家族。徐渭青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愛,與兄弟的相處并不愉快,寄人籬下,受盡冷眼,在考取功名的路上也并不順利。但徐渭天資聰穎、多才多藝,成年后的徐渭在書畫、詩詞等方面都有所建樹,與楊慎、解縉并稱為“明代三才子”。徐渭受到當時吳門畫派的影響,在繪畫中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花鳥、山水畫技藝超凡,開創了一代新畫風,對后世清初四僧、揚州八怪等著名畫家影響頗深。
二、徐渭的繪畫特征
(一)“本色”的繪畫美學
徐渭一生命運多舛、清貧苦悶,生活環境的不順和情感經歷的不幸成為其繪畫創作的源泉。徐渭將當時畫壇主流的寫意技法與自身經歷、情感相結合,開創了大寫意的繪畫風格,用寥寥數筆將花草的形態描繪得生動、鮮活。同時,徐渭還受到當時“心學”理論的影響,在繪畫中注重“本色”的美學精神,以極具感染力的繪畫方式進行繪畫創作。
在徐渭看來,物象的外形只是物象表面的存在形式,而“本色”才是物象的根本,物象內在的規律才是其更真實的內涵。徐渭在繪畫中提倡真性情,將自然物象與自身情感相結合,在筆墨的技法上運用更為自如肆意的方式,將物象的神韻生動地描繪在畫面中,體現了徐渭的情感表達和藝術追求。
(二)大寫意的繪畫方式
徐渭的繪畫題材較為廣泛,包括人物、花鳥、山水等方面。其中,徐渭尤其擅長花鳥畫,他的成就也在于將花鳥畫與寫意繪畫相結合。在徐渭的繪畫中,有文人畫常見的花卉、果類題材,如梅花、海棠、菊花、竹石、葡萄等,徐渭將常見的物象用獨特的繪畫方式賦予精神情感,創作出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有著深刻的藝術內涵。
徐渭用筆簡練豪放,筆法揮灑飄逸,用墨淋漓有度,以大寫意的寥寥數筆將物象刻畫得惟妙惟肖,盡顯物象意蘊。徐渭將書法的形式運用在繪畫中,以草書入畫,將線條的粗細、墨色的濃淡相結合,創作出如草書般行云流水的繪畫作品。徐渭的傳世作品大都是用水墨繪成的。他將墨、水、紙相結合,在繪畫中運用多樣且富有變化的繪畫方式,這成為其作品異于他人的重要特征。
(三)以草書入畫的繪畫方式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部分畫家將書法運用于繪畫創作,形成了“書畫同源”的繪畫理論。在創作內涵方面,書法和繪畫都是由創作者在對客觀物象的感受中形成的主觀情感的抒發,都是通過書寫或繪畫的方式表達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在創作形式上,書法和繪畫都具有源于自然而不拘泥于自然的特點。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是創作者基于客觀物象的主觀審美創造,不僅具有深刻的情感內涵,同時也體現各異的藝術特色。
徐渭的草書筆法靈動肆意,大氣簡練,運用數筆就可以描繪出物象的形態,看似隨意,實則蘊含獨特的匠思。同時,運用草書的技法,在繪畫時可以更好地表達情感。創作者以豐沛的情感進行創作,帶給觀者的就不僅有畫面中的節奏感,還有深刻的情感表達。徐渭將草書入畫,是他情感變化的反映,草書的書寫形式也是徐渭對生活、情感等方面不如意的直抒胸臆。面對現實的殘酷,他以繪畫的方式表達其內心的苦悶。在徐渭的繪畫中,不僅有以草書入畫的方式,同時還有其他書法的影子。在一些繪畫作品中,徐渭還會以題畫詩的方式概括畫面的內容,以體現詩畫結合的藝術內涵。
三、徐渭的作品賞析
在《墨葡萄圖》中,徐渭用肆意揮灑的筆墨將葡萄藤描繪得錯落有致,用大塊水墨描繪出葡萄葉子,用濃淡相間的墨色描繪出晶瑩剔透的葡萄,追求神似的藝術效果。在用筆方面,徐渭以草書入畫,行筆肆野豪邁,用正、側筆鋒對葡萄、枝葉、藤蔓進行描繪。在用墨方面,徐渭以潑墨的方式繪制葡萄枝葉,用水墨書寫葡萄形態,墨色濃淡相宜,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是將錯落的葡萄藤蔓、晶瑩剔透的葡萄、茂盛的葡萄枝葉運用大寫意的方式進行描繪,使畫面展現出意趣盎然、生氣靈動的狀態?!赌咸褕D》中,徐渭巧妙地題有四行跋語:“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于野藤中?!痹陬}畫詩里,徐渭自比熠熠生輝卻被閑拋閑擲野藤中的顆顆明珠。這樣一位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的棟梁才俊,卻半生落魄,只能迎著蕭瑟的晚風,獨立書齋,仰天長嘯,悲嘆天意弄人、時運不濟,心懷鴻鵠之志,卻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身心俱疲的徐渭只能醉心于酣暢淋漓的水墨世界,悲憤地逃離這個冰冷混沌的俗世。
在《雜花圖卷》這幅繪畫作品中,徐渭以酣暢淋漓、肆意豪放的筆法,將石榴、牡丹、菊花、梅花、荷花等十余種蔬果花卉進行描繪。畫中的花卉各具形態,筆法或正或側,或仰或偃,率意姿縱,在看似不經意的畫面中展示出徐渭巧妙的構思和熟練的筆法。畫面氣韻生動、線條流暢、墨色適度,意蘊極佳。畫中的葡萄藤蔓暗示創作者的情感變化,濃密的藤蔓都以飛白的方式書寫,葉子之間的細微變化用筆尖進行描繪,自由地散布在畫中,如同一段抽象的音符,具有較強的運動感。葡萄樹的描繪并不具體,但表達出一種生動的形態,少量的筆墨和隨意的筆法相結合,使觀者在看似凌亂的繪畫中領悟草書入畫的獨特美感,體會徐渭不滿苦悶的情感狀態,達到與畫家在情感精神上的共鳴。
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徐渭作品《黃甲圖》,描繪了秋天時節已經開始凋零的荷葉,荷葉邊還有緩慢爬行的螃蟹,畫面上方還有徐渭的題詩:“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甲獨傳臚?!碑嬅嬷胁捎昧舜笃舭椎睦L畫方式,構圖簡練巧妙,布局清奇和諧。徐渭運用豪放灑脫的筆墨將荷葉稀疏、螃蟹爬行的景象進行生動的描繪,用筆看似寥寥,實則包含了多種筆墨繪畫技法,形態夸張生動,具有獨特的意趣。《黃甲圖》是徐渭在趕考途中所作,他將自身的情感與客觀物象相結合,創作出的畫面不僅生動逼真,同時展現出徐渭倔強的性格。
在《菊竹圖》這幅作品中,徐渭用大寫意的繪畫技法,描繪菊花、竹葉等花草。在筆法上,徐渭運用大筆書寫的方式,自如肆意。畫中的菊花占據畫面的主體位置,傲然垂聚,枝葉簇擁。菊花左側繪有低垂的竹葉,竹子扎根于泥土之中,旁有野花、雜草等,畫面右上方還有徐渭的題詩。徐渭用肆意的筆法將菊花和枝葉進行勾勒,使之清逸舒散,自如淋漓,畫中詩句與畫面相呼應,呈現出生動盎然的景象。同時,徐渭以菊花不畏世俗的審美內涵,展示出自身高雅孤傲的性格特點和處世態度。
四、結語
徐渭是明代具有承前啟后意義的重要畫家。一方面,徐渭受到當時吳門畫派的影響,在繪畫上追求文人畫的藝術內涵;另一方面,徐渭對后世文人花鳥畫的創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徐渭在繪畫中不求形似而追求神似,在筆墨技法上,將草書的創作方式融入繪畫創作,在前人基礎上進行了大膽變革,極具創新性。徐渭將現實生活中的物象與自身情感經歷相結合,形成和諧統一的繪畫構圖,創作出兼具主觀情感、客觀物象、創新技法的繪畫作品,展現出獨特的風格特征,表達出深刻的繪畫意境。徐渭創作的大寫意繪畫將詩、書、畫等形式語言融為一體,構造出全新獨特的藝術語境,更將繪畫作為內心的真實寫照。他的作品,為文人畫創作注入更加豐富的情感內涵,對后世大寫意文人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高思琪,1997年7月生,女,漢族,福建三明人,福建師范大學2020級藝術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畫。
參考文獻
[1]顧展綺.徐渭花鳥畫中的心性分析與自我創作的結合[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7.
[2]張科奇.“處厚不薄,有實若虛”—徐渭繪畫的現代性意蘊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7.
[3]張吉航.徐渭大寫意花鳥畫的技法特點[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8.
[4]王熠昕.氣韻貫通寫心聲—探析徐渭詩畫藝術風格[J].大觀,2019(9):251-252.
[5]李陽.淺析徐渭的繪畫藝術風格[J].美術教育研究,2019(20):26-27.
[6]高沙沙,郭錦龍.徐渭寫意花鳥畫的筆墨特征[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2021(1):33-34.
[7]李銘陽.淺析徐渭藝術風格[J].大眾文藝,202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