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斌



【摘要】目的:分析系統性護理在小兒病毒性腦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72例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腦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6例,系統性護理)。結果:治療有效率,觀察組97.22%高于對照組的80.56%(P<0.05);癥狀好轉時間,觀察組快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5.56%低于對照組的19.44%(P<0.05)。結論:系統性護理有助于病毒性腦炎患兒臨床癥狀迅速緩解,提高臨床效果,減少并發癥,獲得了高度認可。
【關鍵詞】系統護理;小兒;病毒性腦炎;并發癥;臨床效果;癥狀緩解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92
小兒病毒性腦炎是大腦實質組織由于某種病毒的侵犯。此病的發生沒有季節性,四季均可發病,所以又稱之為散發性腦炎?;疾『蟮闹饕R床表現為腦實質組織受到損害和顱內高壓征,如頭痛發熱、抽搐嘔吐等,甚至嚴重患兒會出現昏迷現象,需要實施積極的治療,配以合理的護理干預[1]。本次研究對病毒性腦炎患兒實施系統性護理,效果良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2例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腦炎患兒(納入時間:2019年12月-2021年5月),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3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6.04±1.85)歲。觀察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79±2.31)歲。組間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系統性護理,方法:(1)環境護理:確保病區和病房整潔干凈、通風良好。定時消毒,調整合適溫濕度。禁止無關人員隨意走動。(2)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的影響,患兒承受身體上的不適;加之患兒年齡小,身體耐受力較差,同時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容易出現煩躁、緊張、恐懼等情緒,表現出哭鬧、不配合治療。此時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兒接觸,拉近與患兒之間的距離,時??洫劰膭罨純?。同時疏解家長情緒,讓其放平心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3)基礎護理[2]:①發熱護理:病毒性腦炎患兒基本都會出現發熱癥狀,需要患兒臥床休息,對其進行物流降溫,用溫水擦拭患兒皮膚;若持續高溫不降,遵醫囑使用退熱藥物。②嘔吐護理:若患兒發生嘔吐,需及時對其口腔分泌物進行清理,以防堵塞呼吸道。協助其行側臥位,對呼吸狀態、心率情況密切觀察。③驚厥護理:若患兒出現驚厥,需將其頭偏向一側,伸展頸部,使呼吸道通暢,根據患兒情況,使用壓舌板,防止其咬傷舌部。此外做好預防工作,防止患兒墜床。④昏迷護理: 若患兒出現昏迷,需行平臥位,使其頭部偏向一側。護理人員協助家長對患兒四肢、背部輕輕按摩,以防壓力性損傷和DVT的出現。若患兒出現痰液積聚,要做好吸痰工作。對呼吸狀況密切關注。⑤皮膚護理:護理人員指導家長對患兒皮膚進行擦洗,保持清爽、干燥。保持患兒口腔濕潤,按時清潔口腔,每日2次。
1.3 統計學處理
SPSS 21.0軟件分析,計量(癥狀好轉時間)用(x±s)和t檢驗,計數(并發癥,臨床療效占比)用(%)和X2檢驗,檢驗水平為0.05。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率
治療有效率,觀察組97.22%高于對照組的80.56%(P<0.05)。見表1。
2.2 癥狀好轉時間
癥狀好轉時間,觀察組快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5.56%低于對照組的19.44%(P<0.05)。見表3。
3 討論
小兒病毒性腦炎由于感染病毒的種類不同所侵犯損害的腦部區域和范圍也不同,患兒的病情也有輕有重,預后各異。其形式表現也為多樣,如精神狀態差、亂吵亂叫、手腳癱瘓、不省人事等。若患兒患病后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對其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智力低下、癲癇、癱瘓等嚴重的后遺癥,甚至直接導致患兒的死亡。因為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尤為重要。系統性護理是以循證醫學為依托,對患兒實施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通過環境護理,提供更加舒適的治療環境;心理護理,使患兒和家長情緒改善,更加配合醫護人員;基礎護理,加快了患兒的臨床癥狀好轉,提高了患兒的預后效果[3]。
綜上所述,系統性護理有助于病毒性腦炎患兒臨床癥狀的緩解,減少并發癥,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王慶.早期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20,34(23):4309-4310.
[2]嵇彬.探究小兒病毒性腦炎臨床治療中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2):41+57.
[3]游美英.系統護理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效果的影響研究[J].全科護理,2018,16(12):1494-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