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


【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癥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對于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主體,符合研究需求者共計58例,應用隨機抽樣法將其均勻劃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干預,對比分析護理效果。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遠遠較高P<0.05;干預前,對比兩組患者BPRS評分P>0.05,干預后,對照組、觀察組BPRS評分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于精神分裂癥護理期間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改善患者精神癥狀以及提升整體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可借鑒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74
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精神類疾病的一種,目前此疾病的發病原因并不明確,發病以后存在情感、智力、直覺、思維、行為障礙,伴有妄想、幻視、幻聽等相關癥狀。近年來,因社會生活以及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精神分裂癥的發生概率在逐年上升,因社會活動、精神狀況存在障礙導致家庭以及社會經濟、精神負擔加重[1]。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措施可以幫助患者調整精神狀態,為此本文展開對照研究,評估精神分裂癥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的患者(n=58)作為研究主體,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接受治療,選用隨機抽樣法將納選對象均勻劃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總結歸納選取對象基線資料。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齡選取范圍為27-65歲(均值46.25±3.11歲),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3.05±0.45)年。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齡選取范圍為28-65歲(均值46.44±3.19歲),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3.12±0.41)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展開對照研究,所得結果呈現為P>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涉及護理措施在于密切關注患者病情以及體征變化,在出現異常情況以后采取對癥處理措施。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干預:(1)環境干預:對于患者病區展開安全排查,結合患者的病情進行安全隱患重點排查,盡可能將病房布置溫馨,提高患者安全性,緩解其陌生感。(2)落實護理責任制:護理人員管理時采取護理責任制,依照不同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分層次管理,由護理人員負責具體護理工作,提高護理針對性以及專業性。(3)心理疏導:護理人員還需在工作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態,與其多加溝通,提高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促使患者于護理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關注患者焦慮等負性情緒,加以調節。(4)社交技能訓練:鼓勵患者定期展開社交技能訓練,分析評估患者實際情況,選擇臨床經驗較為豐富的護理人員展開訓練指導,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娛樂活動中,培養患者社交技能。(5)認知行為干預:由護理人員展開健康教育,介紹病區環境、規章制度,對于護理期間不合作需要展開保護性約束的患者明確講解約束目的,消除患者存在的敵對情緒。對于存在暴力傾向的患者鼓勵其與其他人接觸,保護自身安全,加強安全檢查,對于存在不遵醫行為者還需查找具體原因,告知不良后果[2]。
1.3觀察指標
選擇應用QOL量表進行患者生活質量評估,選用BPRS量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進行患者精神癥狀嚴重程度評估,評估內容包含焦慮抑郁、思維障礙、敵對猜疑因子、激活性、缺乏活力等,涉及條目共計18個,單項評分范圍于0-7分,分值越高即精神癥狀越嚴重[3]。
1.4統計學處理
借助于SPSS24.0軟件對于研究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與正態分布相符合則表示為均數±標準差“x±s”,獨立樣本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n/(%)]”表示,獨立樣本取“x2”檢驗,P<0.05說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評價
2.1 BPRS評分對比
干預前,對照組、觀察組BPRS評分對比差異為P>0.05;干預后,觀察組BPRS評分較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生活質量評分評估
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處理結果為P<0.05,如表2所示。
3 結論
研究結果示,對照組、觀察組BPR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顯著P<0.05,分析原因如下: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采取治療措施時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健康教育指導可以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危險性行為的發生原因,采取心理疏導以及保護性約束,和患者之間主動溝通交流可以提高治療自信心,引導患者宣泄負性情緒,預防危險性行為發生[4]。優質護理干預期間加強社會技能培訓以及生活干預有利于幫助患者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應對處理能力,促使患者改善社會功能,盡早回歸于社會,監督患者實施飲食、遵醫行為以及運動鍛煉,進而促進患者恢復,值得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曹穗妮,古美容,李志英.精神分裂癥護理中優質護理干預的應用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03):223-224.
[2]潘貴春,陶以珊,劉梅,等.分析優質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癥伴自殺傾向患者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 2020,15(24):186-188.
[3]楊桂芬,樊森,李雪冰.優質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照顧者焦慮情緒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03):144-145.
[4]李玉華.優質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危險性行為,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028(036):4074-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