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明 劉小艷 周曉玉




【摘要】目的:對硝酸酯類的藥理作用及治療心絞痛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84例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42例,常規治療)與觀察組(42例,常規治療聯合硝酸酯類藥物治療),比對其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心絞痛發作次數較對照組短,持續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生化指標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大(P>0.05)。結論:硝酸酯類藥物可有效擴張血管,降低心臟負荷,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提高心絞痛治療效果,且安全水平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硝酸酯類;心絞痛;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237
心絞痛是心肌缺血缺引發的臨床綜合征,以胸部壓榨性疼痛、呼吸苦難、胸悶氣短、咽喉部不適等表現為主,隨病情發展易出現心肌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威脅患者健康安全。有研究表示,該病治療的關鍵在于病情控制、癥狀改善、心肌功能修復,早期干預可獲取良好預后效果,降低疾病對病人生存質量的不利影響[1]。硝酸酯類藥物血管擴張作用、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血流動力學穩定作用顯著,適用于心絞痛發作控制與預防。鑒于此,本研究探究了硝酸酯類藥物臨床應用效果,旨在明確其藥理作用,為心絞痛臨床治療提供指導。
1 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84例入組探究心絞痛病人,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將其分成兩組,統計學分析其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區間38~80(58.78± 7.98)歲;病程區間0.6~8(5.22±1.21)年;穩定型心絞痛3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2例;CCSⅠ級4例,CCSⅡ28例,CCSⅢ10例。
觀察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區間39~79(57.91± 7.44)歲;病程區間0.7~8(5.26±1.18)年;穩定型心絞痛29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3例;CCSⅠ級3例,CCSⅡ27例,CCSⅢ12例。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病人常規治療,如根據病人臨床表現與臨床檢查結果,針對性進行鎮靜、止痛、降壓、降脂等治療,同時指導患者科學使用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進行病癥病情控制和改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如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國藥準字H10940039),20mg/次,1~2次/d;浙江為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硝苯地平緩釋片(國藥準字H20113193),10mg/次,2次/d。
1.3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心絞痛各項檢查結果正常,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超過80%,視為顯效;心電圖等檢查結果趨于正常,癥狀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減少超過30%,視為有效;病情無變化或嚴重,視為無效[2]。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癥狀改善情況:統計心絞痛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
(3)生化指標:測定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B型腦鈉肽水平。
(4)不良反應:統計頭暈、心悸、惡心嘔吐、面部潮紅、胃部不適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數(n)、率(%)表示,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見表1。
2.2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經治療觀察組發作時間更少,持續時間更短,見表2。
2.3兩組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水平更低(P<0.05),見表3。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發生率更低,但2組差異不大(P>0.05),見表4。
3 討論
心肌缺氧缺氧是導致心絞痛發作的直接原因,如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將增加病人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發生幾率,嚴重損害患者健康,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面對心絞痛患病人數的逐漸增加,探尋高效、可靠、安全臨床療法現實意義顯著。目前,心絞痛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斷劑、冠狀動脈擴張劑等應用較為廣泛。本研究則主要就硝酸酯類藥物進行了探究,發現接受硝酸酯類藥物治療病人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心絞痛發作次數更少且持續時間較短,與此同時心絞痛相關指標檢查結果顯示指標水平更低,說明在心絞痛治療中,硝酸酯類藥物能夠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進行靜脈、冠動脈等血管擴張,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減少心室負荷,改善心肌缺氧、缺血問題,達到心絞痛治療目標[3]。與此同時,硝酸酯類藥物可提升心肌順應性,改善缺血區域供血狀況,降低心肌缺血對心肌細胞的損傷,更好維護患者心肌功能,緩解病人心絞痛癥狀。加之硝酸酯類藥物與抗血小板藥物、鎮靜止痛藥物、降脂藥物等結合使用,可達到藥物協同作用,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此外,硝酸酯類藥物使用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大,說明該治療方案具備安全性。
綜上所述,硝酸酯類藥物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賈杏梅.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及藥學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1):19-20.
[2]洪楚亮,熊美.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療效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15):56-57.
[3]盧巧力.心內科硝酸酯類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