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韻
(江蘇省鎮江市急救中心,江蘇鎮江 212000)
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即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主要通過引導思想觀念、凝聚政治認同、推動文化傳承等,以建構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不斷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一項重大課題。
院前急救領域作為醫療衛生行業的急先鋒,始終踐行著“爭分奪秒、救急救命”的職業使命。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關乎行業發展導向,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充分結合行業特點,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意識形態,是院前急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首要任務。
醫療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的普遍應用和國際國內交流的不斷深入,促進了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也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院前急救領域思想觀念不統一、價值理念遭侵蝕、工作機制不完善等意識形態工作方面的問題日趨凸顯。
醫療衛生行業職工大多數是專業技術人員,有不少是高級知識分子,科學方法論給他們探究醫學關鍵技術和創新工作帶來有效突破。隨著國際國內在急診急救相關領域學術交流的逐漸深入,一些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潮和醫學科技一起裹挾而入,導致部分醫務人員、甚至是技術骨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受到沖擊,思想觀念受到震動。
目前,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與有限的優質醫療資源存在一定缺口,醫患矛盾日趨凸顯,若處理不力則導致社會輿論紛雜。在專業技術性較強的醫療衛生行業中,院前急救工作強度高、壓力大,收入待遇相對不高,個別人員出現思想道德松懈甚至是滑坡現象,認為自身價值得不到“合理回報”,出現違規“不合理調派”“送病人拿回扣”“參與喪葬一條龍”等現象,嚴重擾亂管理秩序,影響行業聲譽,侵蝕價值理念。
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常被看作是“務虛工作”,認為其不能提升專業技術水平,也不能帶來社會經濟效益。意識形態工作實施力度不夠、抓手不足,任務推進和責任落實多數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上和記錄上。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帶動著宣傳方式的多元化、個性化、便捷性和互動性發展。以傳統媒體為主的輿論宣傳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今意識形態工作的要求。輿論宣傳主動性不夠強、方式方法不夠靈活、陣地建設有待提升。
要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方法論,指導優化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重點要在促進融合、規范管理、豐富載體和輿情管控四個方面下功夫。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世紀罕見之大疫情交織疊加的現階段,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著新情況、新形勢、新挑戰。院前急救機構要明確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首要任務,自覺肩負起意識形態工作的使命,全力構建更加完善的健康安全救助體系。要強化思想政治建設,突出黨建引領急救事業發展,通過抓黨建,強業務,促進黨務、業務同部署、同考核、同提升。要崇尚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弘揚優秀的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發揚“抗疫精神”,批判“個人主義”“金錢主義”“自由主義”,強化“集體主義”“人文精神”,通過典型選樹、模范引領,在職工中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要充分發揮黨史學習教育的作用,讓“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成為檢驗學習教育成果的評價標準,引導職工把對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刻理解,轉化為對危急重癥患者救助能力的水平提升,對群眾所需之急救延伸服務的更好滿足。
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影響存在,正確的意識是正確行為的先導。抓好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就要以法律、規范為準繩,扎緊制度的籠子,劃出紅線,守好底線,讓“急救先鋒”帶頭成為學法、懂法、用法的“守法先鋒”。在日常開展急救任務時,要督促醫護人員嚴格遵守《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執行《院前急救管理辦法》等各項行業內法律法規要求。在開展全民自救互救普及工作中,突出《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醫療機構牽頭、群眾積極參與”的重要性。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要嚴格執行新修訂完善的國家《傳染病防治法》,在完善自我防護機制的基礎上,做好確診和疑似患者的隔離、轉送、救治等一系列工作。同時,要依法治網,劃清輿論自由的邊界,提升輿論話語權,積極正確應對院前急救行業相關的網絡輿情。
最好的宣傳應該能“讓被宣傳的對象沿著你所希望的方向行進,而他們卻認為是自己在選擇方向”。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學會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將黨的理念植入各個群體、各類領域、各種活動當中,轉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搞好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理念先行,注重宣傳策略,豐富宣傳載體,靈活宣傳方式。要與新聞機構做好聯動,充分利用好傳統媒體,建立新聞采訪、發布管理機制,根據院前急救行業特點和工作階段性要求,把握不同時期宣傳重點,改善輿論引導水平,提升院前急救行業發展潛力,提升同行評價度、社會關注度、群眾信任度。要建立基于互聯網的“融合宣傳”機制,暢通“兩微一端”發布渠道,提升視屏類信息的傳播力,探索網絡直播在急救技能比賽、急救體驗日等現場活動中的應用,充分理解尊重不同傳播渠道主體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并做好理念引導、價值規范、文化滲透。
做好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要強化大局意識,提高政治站位,緊扣工作重點,一手抓輿情管控,一手抓隊伍建設。要完善意識形態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明確各層級的責任清單,強化考核督查機制,讓措施落地,責任到人。要健全院前急救領域輿情監控管理責任體系,對于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和一些苗頭性的現象,做到早預見、早發現,提前介入,防患未然。要抓好黨員、技術骨干、思政工作者為主體的核心宣傳員隊伍建設,開展有針對性的能力提升培訓,指導其建立輿情處理預案,提升核心宣傳員隊伍的政治敏感性和應急處突能力。要常態化開展意識形態思想教育,教育廣大急救從業人員自覺抵制不良思潮,增強參與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自覺性,唱好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綜上所述,抓好院前急救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要處理好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的關系,要把握好強化理念引導與價值滲透的關系,要把“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推進轉變為重點突出的“精準滴灌”,要充分結合行業特色,找準著力點,扎實做好宣傳思想政治建設,更好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為院前急救事業改革發展提供強大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