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寶 王艷楠
(1.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唐山 063210;2.全州大學,韓國全州 55060)
隨著20世紀80年代認知科學的發展,“根據具體情況和情境的不同,學習的意義和過程也會不同。” 建構主義學習觀凸顯,建構主義學習觀是基于相對論的觀點,客觀理論觀點強調客觀主義學習理論,而建構主義理論中強調,即便是相同的知識,根據學習者的情況和情境,也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有錨定教學法(實例式教學法)、認知學徒式教學法、基于資源的學習設計教學法等建構主義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學習理論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最重要的學習理論。
情境教學法是針對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去語境化”脫離語境的形式而出現的,情境教學強調在提出知識的同時提出活用知識的情境,學生進入學校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更主要的目的是活用知識,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單純為了考試背誦知識,記憶性學習很難實現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更無法做到學以致用。情境教學常常以情境劇中的角色扮演、模擬場景、模擬法庭、師徒學習、現場實習的各種各樣的方式呈現。
提到中國的情境教學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在情境教學領域研究將近30多年的李吉林老師,南通師范二附小李吉林老師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起到良好效果,甚至部分研究者以李吉林的情境教學為藍本進行深入研究。同時,華東師范大學高文等學者在情境教學領域也取得一定成果。
情境教學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語言、藝術、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適用頗多,同時取得一定成績,但在其他領域適用教少,尤其是法學領域。因此,關注情境教學的發展沿革,情境教學與日常教學的優勢比較、設置情境時的注意事項等相關方面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當前韓國的情境教學研究略早于中國,是認知主義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自90年代起韓國情境教學研究如雨后春筍,碩果累累。當前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仍被廣泛采用。韓國的情境教學與中國情境教學方法研究不同,韓國的情境教學注重情境的設置,情境的設置的方法,如此進行情境設置的緣由,情境教學與一般教學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情境教學的優缺點。
情境教學理論皆出自構成主義理論,中、韓兩國將情境教學理論適用于日常教學領域中,起到良好效果,故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中國、韓國兩個國家都很重視情景教學發展建設,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情境教學更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發展,與常規教學法相比,獲得知識的同時,引發深層次思考,同時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只學不練、光學不練”的現象發生;國內外對情境教學概念的理解、歷史沿革、情境的設定的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中國中一部分學者也通過實驗方法對情境的優缺點進行量化,實驗效果良好,具有推廣運用功能。其次,中韓兩國對情境教學的適用學科基本一致,用于臨床護理、數學、語文、物理、化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基礎學科,對法學、行政學、審計、金融等適用學科理論研究較弱。
(1)中韓情境教學在使用名稱上不同,韓國情境教學使用名稱為情境學習,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情境教學模式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授課,以設置提問等方式要求學生完全進入情境,學生以回答問題、小組討論等方式與教師主動完成教學任務。中國的情境教學主要在于設置情境,對情境的介紹、對情境的把控,學生是沉浸入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回答問題是輔助完成教學任務,并不起到決定作用。
(2)在運用方式上,中國情境教學以文字說明為主要研究方法,韓國情境教學以實驗設計為主要研究方法;中國的情境教學皆采用質性研究,深入剖析學生實際情況如何與教學內容結合制定真實情境,并分析情境教學進行過程的一些注意事項,適用原則,并進一步說明運用情境教學會取得的良好效果的原因。韓國的情境教學研究以教學模型為基礎,利用教學模型搭建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策略、教案講義,同時利用情景教學模式進行實驗研究,以情境教學模式作為自變量,考察教學效果,利用數據分析等定量研究,進一步證明情境教學在真實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預期效果。
(3)中國情境教學理論研究基礎扎實,設置情境為主要研究方向,韓國的情境教學中教學設計和教學目標分析較多;中國情境教學更注重理論基礎建設,教學情境設計及設計依據作為主要研究,韓國情境教學中,在情境設置環節更加強調教學目標,情境教學設計的框架,以教學模型為依托設計教學場景,更加注重教學評價、教學內容,細化教學戰略。
(4)情境設計依據不同,情境模式展現內容不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情境教學在中國的語文教學設計環節,注重古代文藝理論傳播,東方古典文明建設,在古詩詞、文言文學習中,更加注重虛擬場景建設,真實客觀實際場景建設不足。而韓國情境教學設計環節依托客觀場景,將課本中知識用于實際解決問題,情境模式用真實的生活場景展示。
中韓情境教學各具優缺點,雙方應取長補短,使情境教學理論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中韓兩國的情境教學理論在語文、數學、外語學習、物理、化學、藝術領域使用較多,注重學生自身技能增加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自身創意性的發揮,將教師的主動教授、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知識,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教師起輔助、指導作用,增強了學生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了,但法學領域適用情境教學領域明顯不足,綜合原因如下:
(1)法學教師對教育方法研究理論不足。當前,中國融合性教育教學發展尚屬起步期,專業性人才較多,但通識性人才較少,同時法學與教育學分屬于不同的學科,中國在校大學生法學領域教授知識的教師,往往是具備專業法律知識的法學教師,教學方法的使用依賴于教研室其他教師的“幫、傳、代”,目前同時具備法學知識和教育學領域的雙學科知識領域的教師明顯不足,法學領域關注法學教學方法的人較少,故此,新的教學方法在法學領域的推展,具有一定的困難性。
(2)案例教學可以起到情境教學作用,故以案例教學法替代情景教學法,使情境教學法適用空間有限;案例教學作為法學科的常規教學方式使用頻繁,案例教學運用得當,能夠起到情境教學法的一定作用,但案例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分屬于不同的教學方法,用情況不同,同時,情境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相比,更具有直觀性和主動性,更容易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運用案例教學法并不能起到上述作用。
(3)法學自身學科性質,運用情境教學方法學習,障礙頗多。法學作為一種系統化、專業化的技術學科,注重大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法律素養的提高,法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法學科更加關注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而運用情景教學方法學習,更容易增強大學生的創意性思維,故在法學領域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法明顯不足。
大學生尚屬于在校學生,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因此高校教師不能僅僅講授書本上理論知識,更應注重大學生理論與實踐經驗的結合,學以致用,方可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優秀人才。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彌補大學生在學校中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點,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相結合,更容易理解學科基礎知識,同時為今后離開學校走向社會做好鋪墊。高校教師情境教學的創設,具有一定的挑戰和難度,但熟練運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意性思維同時能夠增加學生批判性思考,更符合高校培養人才的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