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風險管理在許多領域有著非常廣泛地運用,但是在體育管理方面的應用較少,然而事實上,體育運動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同的體育項目存在的潛在風險類型和程度也有較大差異,通過體育運動,人們能夠獲得強壯的體魄、健康的思想以及樂觀的心態,但是同樣的體育運動也會造成人體與身心的傷害,由于體育運動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性,加上我國體育運行現狀,逐步成為了制約我國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許多學者針對體育運動風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全面闡釋了體育運動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類型,并且深入探究了風險產生的原因,一些高校過于關注體育運動風險,擔心體育運動風險的產生,會制定明確的規定限制學生參加某些體育運動,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此外,大學生在參加體育運動中較為活躍,加上體育運動的參與程度與風險防范能力不對等,造成高校體育運動風險出現的概率較高。在高校促進教師發展呼聲逐步高漲的背景下,以教師發展為導向,立足于教師發展過程,加強體育運動風險的防范顯得很有必要,也是當下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所有的事物均包含了一定的風險因素,體育運動也不例外,在體育運動中往往一些嚴重的事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并對今后的體育鍛煉產生較大影響。高校體育運動風險通常出現在體育教學、訓練、競賽以及體育游戲中,通常發生在不經意間,擁有較強的多變性與多樣性特征。因為高校體育運動的參與主體是大學生,當出現體育運動事故時,其受害者一般是大學生,并可能涉及人身賠償等問題。通常來講,由高校體育運動風險導致的傷害包含了以下三個部分,即特殊疾病、一般身體疾病以及外部傷害,這些風險既擁有客觀性與傷害性,同時也是可預測、可控制的,高校只要采取相對應的防范措施,就能夠有效避免很多體育事故的發生,從而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在高校開展的各項體育運動中,許多體育項目的開展都需要專門的場所與器材,然而一些高校體育運動場所器材陳舊、結構松散等,當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斷裂或者垮塌,必然會造成學生身體的損傷。這種狀況下產生的體育安全事故,學校必然要承擔事故發生的主要責任,這是由于高校沒有按照規定定期檢查維修體育器材、未構建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這才造成體育安全事故的產生。體育運動場所是高校為大學生提供的專門用于開展體育項目的場所,理應要將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各項風險的防范措施,然而高校既沒有建立完善的體育器材管理制度,相關人員也沒有體育器材維護管理規定,最終導致的體育安全事故,高校有著難辭其咎的責任。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牽涉到事務繁雜,當體育老師沒有給予學生科學地指導,也會引發體育安全風險的產生,這種原因導致的體育安全事故也較多。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一些體育老師管理不到位,沒有重視對學生的管理,造成一些自覺性差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擅自離開而受傷;在參加校園外的體育比賽活動時,老師往往對學生放任不管,而由于體育運動環境的改變,一些學生會顯得煩躁不安或者手忙腳亂,很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產生,這些也是由于老師管理缺失引起的。對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盡管主要過錯在學生,然而任何賽事都與學校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高校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造成體育運動風險產生的因素非常多,不僅僅有高校方面的原因,同時也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比如說體育比賽過程中突然出現雷雨大風、地震等,也會引發較為嚴重的體育安全事故的產生。此外,高校體育運動風險中有許多風險是無法預測與判斷的,會在不經意間突然出現。常見的有學生本身患有基礎性疾病,但是沒有事先告訴老師,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突然復發;一些情緒比較過激的學生,會在比賽場地自我傷害,產生較為惡劣的影響;學生在前往體育場所的途中,遭遇了交通事故等。盡管這些體育事故與高校沒有必然的聯系,但高校也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體育運動風險防范水平,提高體育運動風險預防意識和能力,構建完善的體育運動事故預防體系十分重要。體育老師是體育活動開展的第一責任人,應當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強化自身的體育技能水平,重視自身發展,盡可能地降低體育運動風險的產生。具體來說,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向學生普及體育安全事故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向學生講授各種體育運動中的常見風險類型,同時密切關注學生的體育運動狀況,及時糾正不規范的體育動作,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而避免體育損失情況產生;體育老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與培訓,不斷更新和補充自身的知識結構,掌握體育事故緊急處理的技巧與方法,在必要時擔任事故的第一救護人,防止學生出現多次損傷。此外,高校還需要提高對體育事業的投入,及時淘汰掉過時、老舊的體育器材,消除掉體育運動場所與器材上存在的安全隱患,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訓練場所,有效避免體育事故的產生。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高校體育運動獲得了快速發展,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高校體育運動安全問題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關注度極高的問題,為了有效降低高校體育運動風險發生的幾率,制定體育運功事故責任追究體制十分有必要。高校應當要綜合考慮體育教學特征與現狀,科學合理劃分體育運動事故責任區。具體來說,可以構建校長責任制,承擔高校體育活動開展的分管責任;加強高校體育運動器材的管理,當某個運動器材出現問題時,器材生產廠家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重視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游戲等的安全管理,體育老師作為第一責任人,當學生在體育教學、游戲中出現安全事故時,老師需要擔負相應的責任,通過職責到人,也有助于促進體育老師的不斷發展,督促體育老師強化自身的體育技能與水平,為推動體育老師獲得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更好的防范高校體育運動風險的產生,在制定完善的體育傷害事故責任追究體制,提高老師責任感的同時,還需要設立體育安全監督管理體制,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貫徹落實。從實際狀況來看,不管上層管理人員制度的制度科學性如何,如果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必然難以貫徹落實下去,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師發展視域下,高校更應當要以老師發展為引導,加強高校體育教學過程的監督與管理,有效維護老師與學生的合法權益,推動體育老師的全面發展,也能夠有效防范體育運動風險的產生。
綜上所述,高校在開展體育運動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重大影響,也阻礙了高校體育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從教師發展視角出發探究了改善體育運動風險防范機制的方法,注重以老師發展為引導,提高高校體育運動的安全性,推動高校體育運動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