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虹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太倉 215400)
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加大對教育的改革力度,可以打通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壁壘,有效發揮二者的優勢,實現對校企資源的共享;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能夠開展理論教學,而對于人才的成長,用人單位能夠提供基地以及設備,不但彰顯了目標導向,達到教學的目的,而且可以節省教育成本;除此之外,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學生可以充分了解社會需求,具體而言,也就是人才應當擁有的素質,同時以此增強個人的能力,更好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
對于校企合作模式而言,就是學校和企業進行合作,同時安排有關教學活動的模式。現如今,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學校為了健康穩定地發展,應當主動探索更多的途徑,不斷健全教學方法,促使教育質量得到提高,以便能夠更好符合社會用人需求。通過這一模式,可為達到創新教學的目的,提供新的思路。將發展需求作為指標,是該模式主要的特點,注重培養的實用性。基于這一模式,用人單位在主動和學校合作的基礎上,能夠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為學生的實踐提供機會;對于學校的學生而言,能夠使用校企的資源,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參加與企業有關的活動,將知識和實踐充分聯系起來,達到最大程度使用資源的目的,實現互利共贏。政府曾明確指出,要把教育事業放在首位。為充分落實有關的政策方針,并且基于教育理念,學校應當主動探索改革措施,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確保教學質量。現如今全球化更加深入,空乘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屬于國家門面的專業,所以有必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為了抓住發展機遇,更好面對所存在的挑戰,增強學生的素質,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很多學校漸漸開展校企合作模式,將知識和實踐有效融合,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更好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對于工學交替模式而言,可以把教學與勞動結合起來,基于交替式人才培養,向學生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一般情況下,可將此種模式分成兩種形式:工讀輪換制,這一方式把學生分成兩部分,一些學校理論知識,一些接受實習培訓,也可以是體驗勞動,進一步深化理論知識,充實實際操作經驗。可以以學期為單位,也可以以學季為單位,來輪換這兩部分學生,以實現推動所有學生進步的目標。第二種形式為全日工作、工余上課制,具體而言,讓全部學生在企業開展工作以及實習,同時利用工余時間,安排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把實習與知識充分結合起來,實現實時鍛煉與學習的目的。在國外很多國家,該種方式得到大力普及,而在國內正處于發展階段,需要通過實踐來深化。
縱觀這幾年,校企互動式得到廣泛應用,具體而言,企業提供基地以及設備等,學校結合企業的需求,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在雙重指導培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生產服務。理論和實踐教學,由學校以及企業一起來承擔;雙方在彼此溝通學習的基礎上,實施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學校、企業的雙向互動,針對教學中的材料緊缺,可以有效處理這一問題,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好掌握有關的專業技能,學好專業技術,而企業可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達到共贏發展的目標。
以訂單式合作模式來看,其充分彰顯了教學的目的,也就是入學就工作,學生畢業之后就能夠就業。在實際應用該種模式時,在明確招生目標的同時,也需要確定招工目標,找到二者共同的地方,并尋求二者互補的地方。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教學和生產同步開展。無論是學生還是所聘用的員工,都屬于培訓對象,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設計考試以及培訓內容,具體教學過程中,有機結合管理制度培訓,深入挖掘企業用人需求,確保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該種模式有著諸多的特點,比如更加靈活與開放,通過訂單式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然而該種模式也存在不足,會導致學校失去一定的主動權,當處于學習環節,極容易發生對企業的依賴性;除此之外,向授課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其擁有高的專業素質,較強的協調能力。
以航空就業環境來分析,現如今變得越來越復雜,提高學生的技能是相當重要的。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能夠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向該專業的學生開展禮儀培訓,并且保持一定的針對性,使得學生更加滿足有關的規范。具體可包含以下方面:針對禮儀基礎教育,關于其培訓課程體系的制定,學校需要提高重視程度,以具體需求為切入點,設置并完善有關的課程,比如禮儀課程,為更好開展教學工作,創造有利的課程條件;校企要開展合作,聘用優秀人才來向學生進行授課,并向他們提供文化課程,以不定期的形式,引導學生開展實訓或者實習,在學生親自參與的基礎上,有效融合理論知識和實踐,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對于空乘職業意識的提高,應當把意識教育放在首位,并且要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專業要點,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融合專業化的理念,同時配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比如心理教學,漸漸健全學生的知識框架,進一步深化有關的行業標準,比如交流能力,強化對職業意識的教學,向學生輸入正確的工作理念,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確保在開展服務工作的過程中,不會形成厭煩的心理;除此之外,學校要做好責任意識教育工作,對于行業潛藏的風險或者意外,要使學生得到充分的了解,并能體會到突發情況的危險性,以便學生做好思想準備,有信心去迎接職業挑戰,不斷增強個人的心理素質。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通過校企一起創造環境,以供學生進行學習,環境的復雜性,再加上學習內容容易發生變化,極可能導致師生間的溝通變少,面對學習上的一些壓力,往往會引發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而一些學生難以有效處理這些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不但要重視學生對技能的掌握,而且也不可忽視他們的心理狀況。老師可以實施小組化模式,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且在各個小組中選定心理健康委員,來完成對組員心理狀況的評估,以定期的方式,向老師進行匯報;另外針對存在健康問題的學生,需要第一時間進行上報,通過專業人員來疏導這部分學生。針對存在較大心理問題的學生,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救助。在具備健康的心理之后,再加上正確的思想,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學生才可以具備較強的主觀性,為圓滿完成學業,打下夯實的基礎。
因為行業存在獨特性,針對飛機上也許發生的緊急情況,要求學生充分掌握相應的處置方法。可以采取情景設置的方式,向學生提供逼真的情景,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狀況,要求學生先思考怎樣處理,接著邀請專業人士,向學生們展示規范的處理方法,在對其做法進行模擬之后,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怎樣應對突發情況。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服務行為進行規范,使得學生養成正確的服務態度,為將來從事崗位工作,奠定有利的條件。
總而言之,空中乘務工作是一項較為獨特的工種,由于其職業壓力以及環境的獨特性,社會大眾更加關注與注重其職業培訓以及發展。乘務人員在高空中完成的工作內容,安全標準相對較高,而且服務對象頗為復雜,相當考驗乘務員的素質。為了提升空乘服務質量,有效處理突發情況,對于空乘人員而言,應當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不斷培養有關的基礎能力,比如情緒調整,為應對不同突發狀況,要落實好準備工作,避免出現緊急事件。所以在培養乘務人員時,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基于對信息資源的使用,積極利用底層架構的適用性,有針對性培養人才,在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同時,也能滿足企業現實需求。在此基礎上,除了有助于推動學生自身的成長以及發展,也能夠提高國內空乘服務質量,為空乘行業健康穩定地發展,打下夯實的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