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海霞
苗菲菲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張一個人吃火鍋的照片,我發微信問她:“需要伴嗎?我有空。”苗菲菲回:“已經吃完回家了。”
我和她開玩笑:“一個人吃火鍋,修煉得不錯呀。”
苗菲菲說:“我都能一個人做手術,一個人吃火鍋不算什么。上周一個人去做了個小手術,身體剛恢復,出來吃火鍋慶祝一下。”
苗菲菲這話刺痛了我,忙打電話過去,問她什么時候做的手術,怎么不通知我一聲。苗菲菲云淡風輕地說:“小手術,不想麻煩別人。”
苗菲菲的情況我知道,她離婚后,自己帶著女兒生活。苗菲菲離婚不到半年,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再婚,繼母和苗菲菲相處得并不融洽。
苗菲菲的父母是雙職工,她又是獨生女,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她參加工作后,和中學同學小劉步入婚姻。但小劉自從調到外地工作后,夫妻兩地分居久了,感情變淡了,兩人終以離婚收場。
那時單位效益不好,苗菲菲為維持生計,下班后還到飯店打工,后來干脆自己開了家早餐店。朋友有事請客,苗菲菲秉承禮到情到,她每天忙得腳打后腦勺,實在沒空赴宴。
苗菲菲又當爹又當媽,家里的電器壞了,她能修,水管壞了,她能拆卸。我們勸她再找一個,她攤開砂紙一樣粗糙的雙手問:“你們看,還有這個必要嗎?”我知道苗菲菲過去不想再婚是因為女兒,可如今女兒也考上大學了,我還是勸她找個伴兒。正好,我有一個人選,我哥的同學老白,老白自己開門診,有一個讀大學的兒子。
借著苗菲菲的病情,我將老白的微信推給了苗菲菲,讓她日后身體有恙,找老白咨詢。
苗菲菲沒找老白看過病,沒想到老白竟然成了苗菲菲父親的專職醫生。苗爸身體不好,一身慢性病,苗菲菲經常找老白咨詢父親的病情,一來二去,兩人聊得投機,領證結婚了。
上個月,苗菲菲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去昆明的火車票,我忙問她是不是和老白度蜜月去了?她回:“老夫老妻了,度啥蜜月,我獨游。”
看我有疑惑,苗菲菲趕緊解釋:“老白和我玩不到一塊去。他喜歡吃海鮮,喜歡自駕游,我不喜歡吃海鮮,不愿意坐汽車出行,還是各玩各的,兩不相厭。”
我私下問苗菲菲:“老白在經濟上摳門不?”苗菲菲說:“他對我大方得很,但夫妻明算賬好,他賺得再多,是他的,我賺得再少,也是我的血汗錢,花得踏實。”
苗菲菲果然有骨氣。她笑著說:“單身多年,習慣了一人,現在和老白組成了家庭,也改變不了,我還常常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游,一個人吃火鍋。”
我揶揄她:“你這結婚和不結婚有啥區別呀?”
她說:“區別大了去了,原來一個人是生活所迫,現在是隨心所欲。老白工作忙,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他應該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他喜歡做的我都支持,但他喜歡的未必是我喜歡的,我沒必要跟從,反之亦然。”
夫唱婦不隨,婚姻中各自保留點空間,認真隨性地做自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這是苗菲菲的婚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