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山西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學院
在新時期,做好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是高校實現自身育人目標必然要落實的舉措。在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過程中,高校黨支部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之下開展思政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引導高校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形成正確的行為模式,實現其個體的全面健康發展。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高校黨支部要遵循嚴格的黨員發展標準,采取豐富的育人手段,創新黨建工作方式,為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實效而提供保障。
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團結一代代高素質、高水平的青少年大學生來為之努力奮斗。為此,高校設置了學生黨支部,搭建了黨與這一青年群體之間的橋梁、紐帶,旨在讓學生黨支部成為可以統一高校學生的思想行為、凝聚高校學生為夢想拼搏奮斗的力量,成為促使高校學生成長為對社會主義建設有用之人的重要載體。
但是,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在逐漸加大。因為不少黨員的政治思想狀態開始出現新問題,理想追求偏向實惠、宗旨意識逐漸單薄、黨員認知存在誤區、黨員角色意識出現搖擺等等方面的問題。這些政治思想狀態會影響學生黨支部承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相應地對學生黨支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須要立足創新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才能為黨組織培養更多的優秀黨員,為黨組織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同樣地通過優秀黨員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才能激勵廣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不斷地輻射青年學生作用的發揮。
第一,學生黨支部的學生黨員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影響了支部工作的持續性和教育黨員的效果。高校學生從遞交入黨申請書,到成為積極分子,再到重點發展對象,經歷過培養考察期之后,發展成為黨員一般是在大三年級末段或者大四年級。此時他們面臨的學業壓力、未來就業壓力較大。這種情形不僅導致學生黨員在黨支部工作中很難投入較多的精力,而且因學生精力投入不足,或者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情形,很難把控黨員的教育效果。
第二,在高校的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更多重視的是黨員發展,卻忽視了黨員教育。以黨員發展為核心的黨支部建設具有個性化的特點,若是一個黨員已經符合條件,則可發展一個黨員。只是在黨員發展之前,我們更應該關注黨員教育,讓黨員明確自己的入黨動機,增強自己的身份意識,才能使其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第三,在高校的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支部委員的問題意識不強,上級黨組織對學生支部的督導力度有限,對黨支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缺乏敏感性,并不能及時又準確地抓準新問題,并對其進行及時而妥善的解決。這一問題會嚴重影響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性。
第四,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組織活動在內容上偏重理論學習,較為枯燥;在形式上缺乏創新,影響了學生黨員參加黨支部活動的積極性。
在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應聚焦黨建新需求,對當前黨支部的組織結構進行優化,以提高針對支部委員的管理工作水平,為黨支部委員的先進性發展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管理環境。一方面,學生黨支部可采用“支部建在班級上”的策略,對黨支部進行優化設置。這一舉措可以克服黨員流動性大這方面的問題,還能更有效地發揮出學生黨支部在班集體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因此,學生黨支部可根據黨員所在的班級,設立學生黨小組,實現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另一方面,學生黨支部應遵循“選優配強”的原則,對黨支部的委員(包括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進行選拔,以優化黨支部的組織結構。在“選優配強”原則下,學生黨支部可明確委員的選拔標準,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委員需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其次,委員需具有極高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最后,委員要具備良好的黨建工作作風,如勤勉、務實、細致、耐心、認真等等。這一舉措可增強支部委員在黨支部建設中的角色作用,為推進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在新時期高校的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中,黨支部要著重加強黨員的教育工作,要讓黨員時刻提高受教育水平,保障其學習成效,使其成長為學習型的黨員。為了實現這一黨員教育目標,學生黨支部需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完善黨員學習機制,讓黨員學習常態化、制度化,為學習型黨員提供良好的保障性條件。在這方面,黨支部需健全黨員理論學習制度,讓黨員在完善的學習制度的引領下展開常態化的學習。
其次,營造線上線下學習環境。這一舉措可支持黨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有利于拓展黨員的學習空間,增加黨員的學習機會。因此,學生黨支部可建立黨員網絡學習平臺,讓黨員都自覺地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同時也可有效優化黨員的學習方式,有利于提高黨員的整體學習質量。除了黨員網絡學習平臺,黨支部還可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建立“微黨建”模塊,對黨員的學習交流平臺進行延伸,讓黨員可隨時接受在線的黨課教育,提高其在黨課學習中的效果。
最后,黨支部可建構完善的培訓體系,不僅是針對黨員進行培訓,還要將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骨干、支部委員等納入到培訓對象范圍內,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培訓,以增強他們的黨務技能,培育出優秀的黨員與卓越的組織人才。在培訓一段時間后,學生黨支部可選拔一支優秀的成員參加到卓越訓練營的培訓活動之中,有利于拓展優秀黨員的發展空間,使其在日后的黨建工作中真正發揮出示范帶頭的引領作用。在這個方面,學生黨支部應重點關注“以文化育人”培訓理念的滲透與運用,有利于優秀黨員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接受熏陶,培育其良好的文化自信心,讓黨員自覺地為發揮自我價值而作出努力,將正能量向各個方向傳遞出去。
“黨建研究”實際上是黨支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但是目前支部委員的問題意識并不強。這一薄弱點會影響黨建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會影響黨建研究工作的質量。因此,學生黨支部應該增強支部委員的問題意識,并注重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對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為了增強支部委員的這一問題意識,黨支部可召開民主生活會,讓支部委員都參與到他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之中,找出思想觀念和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或者找出業務能力不足這方面的問題。在找出實際問題之后,學生黨支部可加強支部委員政治思想的統一規范化,讓支部委員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并增強彼此之間的合力,解決問題。高校也可設立青年導師跟蹤指導的黨建研究項目,對支部委員的黨建研究工作進行專題指導,并帶領他們參與到黨建調查研究的實踐活動之中,實現調查研究與科學研究的一體化,保障調查研究工作的質量。
在學生黨支部建設過程中,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它反映了黨支部在黨建工作中的組織活力。目前黨支部開展的組織活動形式缺乏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支部組織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學生黨支部應做到以下兩點:
其一,對黨組織活動內容進行規范化,有計劃地開展黨組織生活,并靈活通過有效的活動載體開展組織活動,體現黨組織活動的特色,保障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效果。比如黨支部可開展共建式的黨組織生活,讓黨員在特殊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也要注重開展日常性的黨組織生活,讓黨員為群眾提供日常的志愿服務。黨支部可以和當地的村鎮街道、企業單位的黨支部一起參與到共建式的黨組織生活實踐過程之中,努力做到深入基層和服務群眾,為社會作出貢獻。
其二,對黨組織活動形式進行創新,鼓勵黨員思想的個性化,以宣講的形式,讓黨員作為演講嘉賓講述自己的觀點、傳授黨建知識、交流黨員學習經驗等等。在這一黨組織活動中,突顯了思想解放性,可支持黨員在參加這樣的黨組織活動時,開創具有黨員特色的“百家講壇”,有利于增強黨員的參與積極性,并保障這一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效果,為推進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這是高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實效的重要保障。高校黨支部應該嚴格規范黨員的發展,并發揮其特有的力量,將高校學生團結起來,并帶領他們朝著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方向進行不懈的努力。因此,在人才強國戰略思想的滲透下,高校黨支部應大力加強黨支部建設工作,對現有的黨支部建設措施進行創新,改進黨支部建設的工作方法,始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而培育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