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良/濱州職業學院
在我國全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后,社會經濟發展與我國社會的改革與調整對人才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2019年全國設置高等職業院校超過1200所,在校學生超過980萬人,占據普通高??側藬?9.5%,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建設質量。技能大賽是對高等職業院校教學體系的補充,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但是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技能大賽進行全面的優化。
技能大賽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常規教學模式補充而存在的,在我國九年義務教學階段就有多種國家級、省級以及其他級別的技能大賽,學生在技能大賽中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彌補常規教學中實踐教學缺失的問題。當前我國普通高校的技能大賽體系建設已經較為成熟,例如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等,不同專業幾乎都有專門的技能大賽。但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起步較晚,且早期發展速度過于緩慢,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一直處于不斷摸索和實踐中,雖然近些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因組織難度較大、技能大賽開展廣度較差、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導致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體系發展不夠健全,沒有充分發揮出技能大賽對于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的補充作用。
在國家對高等職業院校教學體系不斷改革與推進的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技能大賽受到了社會各級的廣泛關注,高等職業院校自身對于技能大賽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從總體開展情況來看,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高等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質量不高是導致高等職業院校開展效果不足的關鍵性因素,主要是因為缺乏大規模的組織,從而造成部分技能大賽都是在高等職業院校校內開展,或與當地其他高等職業院校聯合開展。這種模式與普通院校國家級、省級等大型技能大賽相比,一方面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從而導致技能大賽質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參與人數較少,競爭不夠激烈,也是影響技能大賽的重要因素之一。
與普通高校的技能大賽相比,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組織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辦單位因為缺乏實際經驗和專業知識,導致技能大賽在組織開展過程中會存在著許多漏洞,缺乏嚴謹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技能大賽的評價標準不夠科學,且缺少對評委、選拔等方面的監督,導致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缺乏公開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學生沒有得到最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參與技能大賽的積極性,對于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長期開展和舉辦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
高等職業院校根據主辦單位和參賽范圍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和校級等多個不同級別,但是不同級別之間的競賽體系缺乏聯系,雖然近些年來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都陸續開展了多種形式多樣的技能大賽,但是技能大賽層次失衡、聯系性不強等問題,導致技能大賽形式缺乏創新性,沒有形成能夠長效發展的機制,需要高等職業院校對技能大賽的舉辦形式進行進一步的豐富和調整,使其能夠真正適應學生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
我國高等職業院校一直秉持著“以能力為驅動、以就業為導向、以綜合素質為目標”總體教學目標,通過提高學生多種能力來促進學生就業,并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高等職業院校所開展的技能大賽卻與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目標不匹配,與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習目標、就業崗位關聯性較低等,技能大賽內容缺乏對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從而造成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質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是制約當前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發展的關鍵因素。
針對當前技能大賽中存在的多種問題,需要不斷采用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其進行優化,但是需要注重優化方式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而是需要靈活地調整,做到技能大賽能夠真正提升學生所需要的能力,而不是將技能大賽形式化,只作為一個獎項而存在,而是需要以提升學生能力水平、增強學生就業崗位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面提升技能大賽質量,完善技能大賽工作體系,從而促進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教育事業不斷完善,為社會輸送更多的現代化人才。
組織體系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基本構架,是保證技能大賽能夠公平、公正、公開開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技能大賽組織必須建立公平的競賽原則,公平作為技能大賽最基本的要求,舉辦方和評委不能偏袒任何院校,否則技能大賽也就失去意義。以高等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為例,負責舉辦會計技能大賽的舉辦方從大賽通知、院校報名、比賽時間和賽程安排、國家賽、省級賽等多項組織事宜中,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建立完善標準的會計技能大賽流程,并對評委組以及裁判組進行嚴格的審核,盡量避免評委組、裁判組來自參與會計技能大賽高等職業院校中,從而能夠防止出現不公平的現象。在技能大賽賽場中,需要加強對現場秩序的監督和管理,如果發現裁判不能嚴格執行技能大賽標準和流程的情況,要立即停止比賽進行審查,防止以個人因素影響比賽公平性。舉辦方要根據實際工作經驗以及當前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充分收集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對競賽方案進行整體性優化,從而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學、公平的組織體系來保障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能夠更好地開展,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水平。
高等職業院校中有許多專業,例如電子商務專業、會計專業、英語專業、土木工程專業、計算機專業等,不同專業學習的內容有很大區別,需要掌握的能力不同,因此高等職業院校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大賽,針對不同專業學生開展不同模式的技能大賽。根據職業能力的不同層面,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主體可以主要分為三個不同類別。第一,核心職業能力大賽,例如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檢測學生對于職業的規劃和發展能力;第二,通用職業能力大賽,例如會計技能大賽、計算機技能大賽等,主要是針對不同專業需要掌握的不同能力;第三,特定職業能力大賽,例如會計技能大賽中的納稅實務技能大賽,是針對某一專業領域中具體能力的細分。通過提高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針對性,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舞臺,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身的能力,避免出現“一刀切”的現象,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技能大賽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參賽,從而提高技能大賽質量,例如某個會計專業的學生,可能會計專業其他知識掌握不夠充分,但是該學生納稅實務課程學習較好,具有很強的能力,如果沒有專門針對納稅實務的技能大賽,該學生不會取得較好的成績,而針對納稅實務的專門性技能大賽,能夠發掘更多的人才。
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注重強化學生的實際能力,強調學生能力與其就業崗位相匹配。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應該更加注重可操作性,即結合不同技能所對應的崗位,例如在針對電子商務專業中的技能大賽中,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將來會走向不同的崗位,例如網站維護崗、網店設計崗位、營銷崗位、物流崗位等多種不同的崗位,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其將來工作崗位需求,技能大賽需要提高比賽內容的可操作性,可以邀請社會中的電子商務企業專家作為評委,從而對學生技能可操作性給予更加科學的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能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能力,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參與技能大賽,提高學生參與熱情以及專項能力,高等職業院校需要做好參賽培訓工作。以會計技能大賽為例,會計專業的課程的整體設計內容要包括課程定位、課程設計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要求、學時分配等,并使每個環節都能夠與會計技能大賽相關的學習要點相結合,從而使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能夠與技能大賽產生更好的融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會計技能大賽中的表現,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此外,高等職業院校應該與社會企業建立深層次的合作關系,讓本校的學生能夠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中,學生所學習的會計相關的知識會得到實踐與檢驗,從而讓學生看到自身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本文詳細闡述了技能大賽有效開展路徑,希望可以對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不斷提高技能大賽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