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明/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相較于排球、足球等傳統體育項目,戶外拓展運動通常以自然環境為主要活動開展空間或背景空間,形式更為新穎,內容更具挑戰性與吸引力,因而更受大學生歡迎。現階段,我國已有多所高校開設了以戶外拓展運動項目為主要教學內容的體育選項課或公選課,通過戶外拓展運動項目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與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能力素質全面發展。但隨著戶外運動的火熱開展,戶外運動中的安全問題也開始備受人們關注。下面結合實際,首先就戶外拓展課程教學中的風險特征做簡要分析。
相較于傳統的體育項目,戶外拓展項目需要接觸更多、更復雜的環境與事物,且環境多具有不可控性,具有較大的變化性。在學生參與戶外拓展項目時,學生需要面對多變、復雜的客觀環境,需要面對較多的風險隱患。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追求新鮮與刺激,具有冒險精神,在戶外拓展項目中容易為了一時的新奇新鮮而盲目冒險,并且在冒險時又缺乏團結協作精神,這就導致在戶外拓展訓練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并且與普通體育項目用到的器材相比,戶外拓展項目用到的器材更多、更為雜亂,質量也參差不齊,這就導致戶外拓展項目的風險更具多邊性與復雜性。除此之外,近年來高校開展的戶外拓展項目更加豐富,項目內容、規則、鍛煉技術等也在不斷更新變化,這些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風險管控的難度,使得戶外拓展教學中風險多發。
高校戶外拓展課程教學安全風險還具有社會性特征。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高校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人身安全負責,需要為學生的家庭以及中國社會負責,也需要為學校的名譽以及未來發展負責。如果在戶外拓展項目中發生安全事故造成大學生受傷甚至死亡,學生的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國家都將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然而較之普通的體育項目,戶外拓展項目又更具風險性,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不可預見的風險。
一般的競技體育項目如籃球、足球、田徑等都是在地面上進行,但戶外拓展項目的空間背景更加多樣多元。除了在地面上外,有些項目還在低空、高空以及江河中開展。這就決定了戶外拓展項目更加危險,且各類風險更容易帶給學生的身心帶來直接的傷害。如在一些高空項目中,發生墜落事故將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嚴重受損。
在教學過程中,要能樹立正確的意識與態度,不忽略風險但同時也不夸大風險,要意識到風險有可能發生,進而樹立起高度的風險防范意識,提前采取風險防范措施,有效減少或避免風險的發生。在教學過程中,高校可依據自身情況,根據實際學情科學選擇適合本校、適合學生的戶外拓展項目進行教學,將項目內容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起來,以此提升戶外拓展項目教學的安全性、有效性。依據實際情況建立戶外拓展教學安全管理體系,采用專業正確的知識理論與技術方法對影響戶外拓展項目安全的因素做深入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風險防控方案,采取可行性措施將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降到最低。具體如,在學生方面,大學生正處在生命的“黃金時期”,喜歡具有挑選挑戰性的體育項目。但與此同時,大學生也普遍對自身的控制能力缺乏正確判斷。部分學生對自身體育技能、身心抗壓能力等的評價遠遠高于實際水平,認為自身體條件與行為不會導致戶外拓展安全事故的發生。但部分學生則對自身缺乏信任,對自己的評價較低,并且過度放大戶外拓展項目的風險性,因此在參與戶外拓展項目時十分恐懼與緊張,這類心理反而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增大。為此教師需要正確、詳細告知戶外拓展項目中的風險,讓學生了解可能發生的風險,增強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并讓學生自己選擇是否參與戶外拓展訓練,從而有效推進戶外拓展訓練順利開展,將教學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高校在開展戶外拓展訓練時,必須要提前采取必要的風險回避措施,盡可能避免風險的發生,將風險影響降到最小。在戶外拓展訓練中,高校需要做好風險承擔工作,結合實際情況適當保留一些可控制的風險,并提前采取防范與處理措施。如在組織學生參與攀巖項目時,要事先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通過事前的防范將發生風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確保學生安全。但如果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意外發生風險,高校需要及時承擔責任,做好后續各項救治、處理工作。在開展戶外拓展項目時,高校也可采取必要的風險轉移措施來將風險影響降到最小。如高校可購買特定險種的保險,對學生意外傷害安排意外傷害保險等,通過這類措施實現對風險損失的有效控制。
在組織學生參與戶外拓展訓練時,高校需根據項目內容、項目規則、具體環境以及學生身體與心理素質等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將事故損失、風險影響降到最小。開展戶外拓展項目教學時,高校首先要基于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方法對項目風險進行評估預測,掌握戶外拓展項目中的潛在風險,根據具體的風險類型、可能概率、事故后果以及嚴重程度等事先做出防范與處理,對項目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如在戶外拓展訓練中,有可能會出現以下事故:學生關節脫位事故。對于這類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高校以及教師要及時做好預防與急救處理,教師可提前教給學生一些急救處理知識與技巧。指導學生在發生關節脫位現象后,及時用一條干凈的毛巾沾上涼水敷在受傷者的關節上,將關節扎上繃帶固定,在這一過程中不能隨意移動脫位關節。病情過于嚴重時要立即送往醫院救治,不能拖延過長時間。
在戶外拓展訓練項目中有可能發生參與者心臟驟停事故。一旦發生這類事故,要立即對患者病情進行判斷,并立即采取救治措施。救治時將患者置于地上或硬紙板上,使患者呈仰臥姿態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爭分奪秒搶救患者。
如果在高空訓練項目中出現墜落、滑落事故,要立即拉緊保護繩,盡可能減少墜落者與地面的沖擊,將傷害降到最小。如果墜落,要立即查驗、判斷傷者受傷情況,并撥打急救電話。在查看以及救治過程中不能隨意翻動、移動患者。如果患者有流血現象,需及時包扎止血,防止患者失血過多危及生命。
1、環境規范
由于大多時間是在戶外進行,因此戶外拓展項目對環境有較高要求。在進行戶外拓展項目教學或組織學生參與戶外拓展項目時,高校、教師一定要做好對環境的分析、優化處理等工作,要注重環境規范,從而將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循以下規范,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一些地面項目如有軌電車、盲人方陣、七巧板等的教學中,首先需對地面進行檢查,確保地面平整,活動區域以及周邊無有障礙物,不存有安全隱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突然遭遇惡劣天氣,或是在項目開展前收到惡劣天氣預警信息,應認真考慮衡量,必要時取消教學活動,或者是在室內開展技巧方法教學。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關注活動區域空氣質量,要根據空氣清潔度、環境能見度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方案,以保證戶外拓展項目教學的順利開展,保證學生身心安全。如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可適當降低活動難度或是停止活動,以免學生受到傷害。在教學過程中也必須時刻觀察、注意周邊環境變化,及時發現潛存性風險并做出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開展信任背摔、高臺演講、怪獸過河等中低空項目時,應在地面上適當放置海綿墊或地墊,以此保障學生安全。在高空項目教學中,不僅要設置地墊等保護措施,還需要關注天氣變化,要盡可能避開大風、雨雪等惡劣天氣,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教學操作規范
在整個戶外拓展教學中,教學操作規范是重點,只有教師以及學生在項目中嚴格遵循相關規范與要求,方能將安全風險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小,方能保障師生安全。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高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與要求制定教學操作規范,并組織教師進行學習,使教師能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教學。具體如,在教學準備工作中,要制定嚴格的課堂常規,帶領學生開展人參運動,向學生講明活動內容以及項目中的風險隱患,對學生提出嚴格的服裝與幾率要求,規范學生行為,嚴禁學生在戶外教學場地吸煙。對戶外教學場地進行檢查,保證場地中不存有障礙物、尖銳危險物。對學生的著裝進行檢查,要求學生不佩戴耳環、手鐲等飾品,并將隨身佩戴物放置在指定位置,規范整個場地秩序等。在正式教學過程中,也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與要求進行講解與操作,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綜上所述,與普通的體育訓練項目相比,戶外拓展訓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風險性,在訓練過程中天氣、地形地勢以及器材設備等均有可能對學生造成損害。因此在將戶外拓展訓練納入高校體育教學時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高校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與要求建構教學安全規范,制定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將安全事故發生幾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