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振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目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類社會在飛速發展,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隨著高等職業院校辦學規模不斷加大,計算機專業在高職院校的開設已經非常普遍,這就造成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畢業找工作時,學歷上要和本科院校的計算機人才競爭,能力上要和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競爭。要想找到心儀的工作,如果沒有扎實的本領,難度可想而知。各高職院校每年都會做就業率統計,通過這個統計過程可以發現,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很少能在大型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或者政府行政事業單位中找到工作,大多數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都任職于不成規模的小公司中,更有甚者,部分畢業生找不到對口專業工作,待業或者從事的職業和所學專業不沾邊。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失業率比較高,穩定性比較差。難道是那些有檔次有規模的單位不需要計算機人才嗎?不是。相反,這些單位對計算機專業的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量,只是所謂的計算機畢業生達不到這些單位對合格的計算機人才的要求罷了。
(1)市場對計算機人才需求的增長速度趕不上畢業生人數增長的速度。計算機專業在各大高校開設的太普遍了,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人數攀升過快。
(2)畢業生的能力很難達到企業的需求,很難與企業直接對接。計算機行業是高技術行業,技術更新太快。
(3)畢業生的就業定位不好,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一心期望高薪工作,往往錯過了很多就業機會。
(4)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理念存在偏頗,不但要求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習慣拿畢業學校的檔次來衡量,要求太高。
計算機專業的辦學要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所面臨的嚴重就業問題,這里淺談幾條解決辦法。
第一、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全面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作用非常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學生對以后的工作崗位快速適應。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要合理,要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從滿足社會需求出發,培養計算機專業應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計算機的技術不斷更新,對課程要適應社會的變化,隨時做一些調整,教學內容隨時更新。學校要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實際情況,構建出合理的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盡最大努力培養企業需要的計算機人才。雖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兩者之間區別也是很大的。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全面把學生變成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實踐教學需要學習者把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充分結合到學習中,能夠檢驗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的扎實程度,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中存在不足的方面,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對一定程度上對今后所接觸的工作進行認知,有目的地更加認真學習,使得以后走到工作崗位上不至于手足無措。
第二、打造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如果教師的水平不能跟隨計算機專業知識的日新月異同步提高,就很難滿足教學需要,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畢業生。教師水平的高低,技術的強弱,決定了培養出的學生能力水平。但教師如果只是完成學校的教學工作,只學習了理論知識,不去接觸外邊的新知識新技術,進行實際訓練,很難培養出實踐能力很強的畢業生。所以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定期選派教師參加行業培訓,進入對口企業實踐。教師不能只注重理論教學,忽略了實踐教學,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做出榜樣,使得學生能積極加強實踐操作能力鍛煉。教師不僅需要對教材刻苦鉆研,還應當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從而使得教師能夠對運用理論與實踐結合有充分的認識。
第三、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形成復合型人才。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夠幫助學生在以后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高水平的實踐操作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更重要。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但應該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學好計算機相關知識,為未來的工作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素養,經常參加課外活動,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團隊的協作能力,提升自身的實戰經驗。高職院校可以采用全面加強建設學生社團,充分利用學生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間的整合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能夠在社團內接觸到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同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應當充分引導學生養成合作的意識、誠信的意識以及法律意識的教育,正確的處理日常遇見的各種事兒,從而使得學生成為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第四、努力改善實訓教學條件。沒有合格的實訓條件,理論講得天花亂墜,很難完成合格的實訓教學,動起手來還是啥都不會。因此,高質量的實訓環境對實訓教學非常重要。只有建設有合格的實訓基地,才可以進行與課程配套的實驗實訓教學。要想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校內的實訓項目最好能與企業同步起來,這樣使得畢業生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會中去。
第五、引導畢業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端正就業態度。正確引導計算機專業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正視自己,從入學時就要培養正確的就業觀,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加學生的就業危機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
第六、努力改變用人單位的用人理念。在進行人才挑選的時候,企業或者其他用人單位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與時俱進,不能總抱著傳統的人才水平高低判斷的觀念。不能總覺得高學歷的人才一定水平高,更不能把學歷和能力高低劃等號,要對畢業生一視同仁,只要能夠出色的完成對應的工作,該畢業生就應該是本單位需要的人才。
第七、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學校的培養定位與企業需求脫鉤,企業找不到適合的人才,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也找不到工作,計算機行業發展太快導致了這一尷尬局面的產生。學校可以與企業進行合培養,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地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更是可以解決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問題。
本文通過對計算機專業的就業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努力解決高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想法。學校要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加大實訓條件的投入;教師要加強自己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要改變自己的就業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用人單位要改變用人的觀念,重能力而不是只重學歷。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解決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