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龍
館陶縣房寨中學
初中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孩子們進入初中之后,他們慢慢的失去了小學生那種活潑好動的習慣。特別是在進入青春期之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讓他們的性格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變得沉默寡言,生怕自己的言行引來別人的嘲笑,輕易不怎么表現自己。在課堂上,他們默默無聞,從來不會自己主動舉手發言。這就造成了我們的課堂死氣沉沉,沒有一點兒生氣。語文、歷史、政治等科目的課堂氛圍可能還好一點兒,孩子們可以背誦一下,理解不是什么問題,也無所謂聽不懂。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就不一樣了,如果一個孩子的基礎落下的太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會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多,再加上這些科目的知識難度本來就比較大,老師在講臺上認真講課,他們就好像是在聽天書。老師在講臺上拼命的講,教室里卻鴉雀無聲,沒有幾個人回答老師的提問,師生幾乎沒有什么互動,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低下。其實課堂的學習主體應該是學生,現在卻變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如此寂靜的課堂,沉悶的氛圍,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明顯。
我們的化學課堂,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想盡辦法引導孩子們跟隨我們的思路,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化學課堂動起來呢?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孩子們雖然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多,但動手能力、自己親身體驗而獲取的知識經驗比較少。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之所以孩子們學起來感覺比較困難,沒有生活經歷,沒有親身體驗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在化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素材來引入課題,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因為這些化學現象他們都是親眼見到的,所以印象會比較深刻,可以讓孩子們對相關知識加深理解;也可以組織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生活中發現一些化學物質,觀察身邊的化學現象,探尋化學本質,而后在課堂上分享總結,共同提升。無論哪個學科,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和提取教育素材,會讓孩子們更愿意參與課堂,更愿意參與學習,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有很多優點,可以讓我們的化學課堂變得活躍起來。首先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無論是美麗的圖片,還是精彩的視頻,都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感覺,可以讓孩子們睜大眼睛、張開嘴巴、豎起耳朵、開動腦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相對于我們枯燥的說教,課堂效果要好的多。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我們形象直觀的展示一些化學實驗現象。例如有些化學實驗具有危險性或者在現實生活中化學現象不明顯,一些分子、原子、化學反應等微觀世界的現象,也是我們在現實中看不到的,很難跟學生解釋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知識體系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相對于讓學生觀察和聽講,讓他們親身體驗也許會讓他們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當然是開展實驗教學的第一個重要作用。讓他們走進實驗室,走進奇妙的化學世界,會激發他們探索的欲望,讓他們的精力集中起來,思維活躍起來,以愉悅的心情來參與學習。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可以使他們的眼、口、手、腦都充分的調動起來。不需要我們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強調,孩子們就會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一些知識。同時,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孩子們認真觀察思考,需要嚴密細致的計算,需要親密無間的合作……這些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同樣對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大有裨益。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過分的強調了孩子們要遵守紀律,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大聲喧嘩……而忽視了孩子們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無形中造成了氣氛沉悶的課堂。為了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我們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鼓勵孩子們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勇于表達,敢于質疑,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可以依據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性格特點進行化學學習小組的劃分,進而進行分組教學,開展小組評比活動。還可以開展化學知識競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對于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背誦情況,也可以采取同桌之間互查、小組間互查的方式,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精彩的故事總是能夠引人入勝,讓人們沉醉其中。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同樣可以引入一些化學小故事,設置疑問、激發探究欲望,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述,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到新的知識。這些小故事可以是化學發展史,也可以是一些化學家的奇聞軼事,還可以利用抖音、快手中的小視頻,給孩子們展示化學故事背后的故事。化學小故事的講述不僅僅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知識,還能讓他們了解著名科學家的事跡,學習他們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為今后的工作學習提供幫助。
我們的化學課堂應該是生龍活虎,不應該是無精打采、奄奄一息;我們的化學課堂應該是一股涓涓清流,而不應該是一潭死水。而這股清流的源頭活水,應該是我們教師的知識與能力,依仗我們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出色組織與指導。
2014 年,第30 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廣大師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歷史征程中,需要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祖國建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