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秀梅,譚海軍,秦文忠,陳 碩,胡振光
(1. 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2. 中鋁廣西有色稀土開發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12)
錳礦石以錳元素為主,次要元素主要含鋁、鐵、鈣、鎂、鈉、鈦、鋇、鋅等。錳礦主要應用于鋼鐵工業中,隨著市場對錳礦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錳資源日益枯竭,低品位錳礦的利用研究也隨之得到重視,張歌等[1-4]學者對錳礦成分分析及分析方法進行了大量研究。錳礦石的成分復雜,不同礦源,其成分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異,準確快速測定錳礦中主次量元素,對提取錳礦中的有價金屬元素、錳礦的綜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5-7]。目前錳礦成分檢測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譜法,該方法主要適用于單元素分析,且操作繁瑣,基體干擾較大,試劑用量大,分析周期長[8-9]。ICP-AES法雖可同時測定多元素,但其分辨率較ICP-OES低,光譜干擾較嚴重,分析速度稍慢,常規離子源效率低[10-12]。ICP-OES適用于多元素分析,可達70多種,具有高光學分辨率,高靈敏度,基體效應低,低背景值,耐高基體樣品,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復性等優點,可快速、穩定、準確地同時測定錳礦的多元素。錳礦樣品溶解方法主要有堿熔和酸溶,堿熔融易造成試劑空白值升高,金屬元素揮發損失。酸法主要采用硝酸+氫氟酸+高氯酸、硝酸+氫氟酸+硫酸、鹽酸+硝酸(王水),硫酸粘度大,趕酸難,硫離子可形成多原子離子干擾輕質量元素的測定[13-14]。因此,本實驗采用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對錳礦進行高壓密閉消解,利用ICP-OES同時測定錳礦主次量元素。實驗通過研究不同消解方式,基體效應、酸度和共存元素的干擾并消除,測定實驗方法檢出限、加標回收率和精密度,通過不同分析方法對比,證明方法準確度,建立一套高效準確同時測定錳礦成分的分析方法,并為ICP-OES法同時測定錳礦石成分提供方法準確度的評價思路。本方法簡便快捷且準確,可為鋁土礦、赤泥、稀土礦和鐵礦石等礦物成分分析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鹽酸(GR,36%),硝酸(GR,65%~68%),氫氟酸(GR,40%),高氯酸(GR,70%~72%),單元素標準溶液(1 g/L,硝酸介質,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UItima Expert LT ICP-OES,HORIBA Jobin Yvon),石墨消解儀(DigiBlock ED54,Lab Tech)、電子萬用爐、恒溫磁力攪拌器、分析天平等。
法國HORIBA公司 ICP-OES,離子刻蝕息光柵及大面積反射鏡;HDD 高動態檢測器,垂直炬管側向觀測,同心霧化器、旋流霧化室,儀器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ICP-OES儀器工作參數
1.3.1 樣品處理
1)高壓密閉消解
準確稱量 0.1 g(精確至 0.0001 g)干燥過的錳礦(來源于廣西某廠的貧錳礦),置于 20 mL的PTFE 消解罐內,先加入1~2滴超純水潤濕,再加入2 mL 硝酸、6 mL 鹽酸、3 mL 氫氟酸(除硅),室溫下攪拌2 h后,放入反應釜套內,置于烘箱,于100 ℃下加熱 2 h,再升溫至 160 ℃ 加熱 5 h,進行高溫高壓密閉消解,冷卻至室溫后取出,錳礦完全溶解。往消解罐中加入3 mL高氯酸,于電熱爐上低溫加熱至白煙冒盡。最后加入 5 mL 鹽酸(1+1),10 mL硝酸(1+1),溫熱溶解鹽類,將溶液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2% HNO3定容至刻度,搖勻待測。同步做試劑空白實驗。
2)石墨消解
準確稱量 0.1 g(精確至 0.0001 g)干燥過的錳礦,置于50 mL的聚四氟乙烯消解管中,加入2~3滴超純水潤濕,加入 10 mL 鹽酸,將消解管置于石墨塊中間的消解孔中,設置升溫程序,于100 ℃下消解 1 h,使樣品初步分解,再加入 5 mL硝酸,3 mL 氫氟酸,旋緊蓋子,于 120 ℃ 下消解 4 h 后,再于 160 ℃ 下消解 4 h,冷卻至室溫,開蓋加入 3 mL高氯酸,于180 ℃下飛硅趕酸,直至白煙冒盡,最后加入 5 mL 鹽酸(1+1),10 mL 硝酸(1+1),溫熱溶解可溶性物質,將溶液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2% HNO3定容至刻度,搖勻待測。
3)電熱爐常壓消解
準確稱量 0.1 g(精確至 0.0001 g)干燥過的錳礦,置于30 mL的聚四氟乙烯坩堝中,加入2~3滴超純水潤濕,加入 10 mL 鹽酸,5 mL 硝酸,蓋上坩堝蓋,置于電子萬用爐上,低溫消解1 h,開蓋加入3 mL氫氟酸,蓋上坩堝蓋繼續消解4 h,開蓋加入3 mL 高氯酸,高溫加熱 2 h,趕酸飛硅,白煙冒盡,加入 5 mL 鹽酸(1+1),10 mL 硝酸(1+1),溫熱溶解,溶液渾濁,錳礦沒有完全溶解。消解過程中,溫度不易控制,受熱不均勻,酸耗量大,此方法不適用于消解較為復雜的礦物。
1.3.2 標準溶液配制
根據錳礦的成分和含量,保持標準溶液與試樣溶液的基體和濃度相對一致,分別吸取適量的各單元素標準溶液(1 g/L)于容量瓶中,用2%硝酸稀釋定容至100 mL,配制成不同濃度梯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建立濃度與發射強度關系的校準工作曲線。
實驗通過對樣品進行高壓密閉消解、石墨消解和電熱爐常壓消解3種消解方式的對比,結果表明高壓密閉消解法用時最短,酸耗量??;石墨消解法處理量大,易于控溫,消解-趕酸-定容一體化,可用于大批量樣品分析,但酸耗大,用時較長;電熱板常消解法酸耗量大,不易控溫,同等條件下,不能完全消解成分復雜的錳礦。相較于其他兩種消解方法,高壓密閉消解法耗酸量小,用時短,準確度高,所以本實驗采用高壓密閉消解法溶解錳礦。
光譜干擾主要是由共存元素產生的譜線完全重疊和譜線部分重疊,以及背景漂移所引起的。元素譜線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方法的靈敏度、精密度和準確度等。元素譜線的選擇需根據基體成分、譜線干擾程度、譜線峰型、背景值、級次、信噪比等因素綜合考慮。進行Image 全光譜掃描,并扣除背景值,再根據國家標準推薦值和實驗測定結果,選擇峰形對稱、雜峰較少、譜線干擾小、精密度高、背景等效濃度較低的分析線。錳礦中的Mn、Fe、Ca含量較高,即選擇次靈敏線 Mn 403.076 nm、Fe 238.863 nm、Ca 317.933 nm,該譜線背景值都較低,峰型對稱,不易受其他基體元素譜線的干擾。其他元素都遵循此原則進行篩選,結果見表2。
表2 元素分析線的選擇結果
由于實驗樣品的復雜性和未知性,ICP-OES測定分析目標元素的過程中存在光譜干擾和非光譜干擾,從而直接影響樣品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實驗通過采用高分辨率光學系統、選擇較理想的分析線、基體保持一致、背景扣除等方法來進行光譜干擾的校正及消除;通過嚴格控制儀器的射頻功率、霧化器流量和霧化器壓力、等離子體氣流量、觀測高度等關鍵參數,采用垂直矩管側向觀測的方式,無需加電離緩沖劑或對樣品進行多次測量,亦可削弱鈉、鎂、鈣元素的電離干擾;ICP-OES采用旋流霧化室裝置,并配制適當酸度的硝酸溶液,對進樣管、霧化器和霧化室進行清洗,以削弱儀器的記憶效應。實驗不僅要針對性消除干擾,還需采取空白對照、方法檢出限、加標回收和方法精密度測定等進行質量管控,以確保實驗方法的準確度。
2.3.1 基體干擾及消除
樣品成分、含量和試樣溶液的酸度發生變化時,會產生基體干擾,從而影響測定結果?;w成分增加,溶液密度、黏度和表面張力的增大,可導致霧化效率降低,測定的元素信號強度亦隨之降低。無機酸影響測定結果的程度為HCl 2.3.2 酸度影響 溶液黏度和密度隨著其酸度變化而變化,從而影響霧化效率和檢測信號強度,進而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度。Mn元素是錳礦中的主要元素,實驗選擇的Mn元素譜線為403.076 nm,該分析線不易受鐵、鋁、鈣、鈉、鎂等元素譜線干擾,穩定性較好。選擇Mn元素為代表元素,考察溶液酸度對測定結果準確度的影響。分別量取10份同等體積的錳元素標準溶液,加入適量硝酸,配制酸度分別為1%、2%、3%、4%、5%、6%、7%、8%、9%、10%,稀釋定容至為 5 mg/L待測液。結果表明,酸度在1%~10%之間,錳含量測定值變化不大,均在誤差允許的范圍之內,酸度在1%~5%之間,測定值更接近標準值,且為防止酸度過低時,金屬離子發生水解,并減少酸耗,酸度可選擇2%,結果見圖1。 圖1 錳元素濃度隨硝酸酸度變化圖 2.3.3 共存元素干擾 錳礦成分較為復雜,各元素之間存在一定的干擾,實驗分別取適量單元素標準溶液(1 g/L),用2%HNO3稀釋定容至100 mL,配制成已知濃度的混合標準溶液,采用單元素標準溶液進行標準曲線校準,檢驗各元素之間的干擾,實驗結果表明,只要選定出最優分析線,各元素濃度的測定值與真實值接近,共存元素之間的干擾小,可忽略不計,結果見表3。 表3 共存元素干擾試驗結果 方法檢出限是以一定的置信水平為基礎的量值,并且隨介質、被分析組分以及分析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在擬定的實驗條件下,連續11次測定試劑空白溶液,選擇置信因子K=3,并按DL=KS計算各元素的檢出限,結果表明,方法檢出限在0.00106~0.08210 mg/L 之間,檢出限低、線性范圍寬,結果準確可靠,結果見表4。 表4 方法檢出限的測定結果 于試樣溶液中加入適量的國家標準溶液,稀釋定容,平行測定3次。Ba元素加標回收率在90%~95% 之間,Al、Ca、Mg、Na、Zn元素加標回收率在95%~100%之間,Mn、Fe、Ti加標回收率在100%~110%之間,總體平均加標回收率在92.5%~108.0%之間,均在標準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準確度高,測定結果見表5。 表5 加標回收試驗結果 在相同實驗條件下,連續10次重復測定試樣溶液中各元素的濃度。結果顯示,Mn、Al、Fe Ca、Mg、Na元素的 RSD 在 0.2%~0.93% 之間,Ti、Ba、Zn元素的RSD在1.17%~1.32%之間,略高于其他幾種元素;實驗相對標準偏差(RSD)在0.20%~1.32%之間,均小于5%,測定結果重復性好,精密度高,準確可靠,測定結果見表6。 表6 精密度的測定結果 mg/L 采用ICP-OES法和化學法對標準物質GBW07262進行3次平行測定,結果表明:本方法測定值與標準值更相符,化學法測定值與標準值相差較大,ICP-OES法準確度更高,結果見表7。 表7 錳礦石標準物質分析結果% 錳礦成分較為復雜,存在共伴生金屬和其他雜質,常規酸體系和常壓消解方法很難將其完全溶解。本實驗采用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混酸體系和高壓密閉消解法進行樣品溶解,該方法具有樣品用量少,酸耗少,元素損失小等優點,滿足ICP-OES法同時測定分析樣品的前處理要求。本實驗方法檢出限為 0.00106~0.08210 mg/L,加標回收率為 92.5%~108.0%,相對標準偏差(RSD,n=10)為0.20%~1.32%。本方法具有檢出限低、線性范圍寬、靈敏度高、精密度高和準確度高等優點,優于化學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對錳礦石及其他復雜礦物成分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4 方法檢出限
2.5 加標回收率試驗
2.6 方法精密度(n=10)
2.7 標準物質GBW07262測定
3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