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相懷
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敝袊伯a黨深刻改變中國,也改變了世界。那么,中國共產黨何以深刻改變中國?原因當然有很多,但以下幾個方面或許值得重點思考。
有無系統科學的理論作指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列寧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毛澤東同志也曾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中國共產黨用于指導自身事業的科學理論,自然是馬克思主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個重大命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蹦敲矗R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在馬克思主義之前,也有各種理論在中國嘗試,但終歸影響不太大,根本原因在于:“不問底”、“不刨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盤根問底”,最鮮明地體現在黨提出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主張上,這是最符合中國革命需要的根本性的問題。同時,從文化特質上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之處在于,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想,與中華文明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相契合。這不但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生長根基,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發芽提供了基礎條件。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闭f“馬克思主義行”,實際上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以及為馬克思主義提供文化土壤的諸種文明要素進行稱贊的一個總概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人民政黨為人民,人民政權為人民。這一點,從新中國的國號以及創設的各種機關稱謂中得到了最鮮明的昭示。黨領導人民建立的國家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政府稱為“人民政府”,軍隊稱為“人民解放軍”,黨中央的機關報稱為“人民日報”,貨幣稱為“人民幣”,等等。社會學家、社會活動家費孝通在1949年參加北京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時說:“我踏進會場,就看見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裝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長袍的,還有一位戴瓜皮帽的——這許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討論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這是什么意思呢?我望著會場前掛著大大的‘代表兩字,不免點起頭來。代表性呀!北平住著的就是這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果全是一個樣子的人在這里開會,那還能說是代表會么?”基于對人民的深刻理解,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鄭重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薄爸袊伯a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充分表明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黨執政最深厚的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革命年代,偉大斗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在建設年代,偉大斗爭仍有其不可或缺之處。比如,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一段時間,“四風”泛濫,敗壞了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人民群眾反映十分強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嚴格貫徹執行“八項規定”作為治黨管黨的突破口,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采取露頭就打、冒尖就掐的方式,以斗爭的態勢一樁樁一件件地整治。歷經幾年的嚴抓嚴管,終于壓制了“四風”,管出了習慣,管出了自覺。試想,如果用常規的、和風細雨的手段,是不可能在短期內造成這種對于“四風”人人喊打的良好局面的,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如此良好的政治效果。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碑斎?,新時代是一個更加需要提升斗爭藝術的時代。一般來說,革命年代的斗爭敵我分明、愛憎分明,對革命者最突出的要求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新時代,敵我之間的界線以及矛盾表現形式和運動特點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在需要斗爭勇氣的同時還需要斗爭藝術。就拿中美經貿斗爭來說,中美經貿關系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對立的一面,甚至在一致中有對立,在對立中又有另外的一致。由此,使得中美之間既要斗,又不能破;既要和,又從根本上走不到一起;今天談好了,不排除將來有新的談不攏;將來有新的談不攏,也不能完全放棄談的準備和打算。對中國來說,既不能怕斗,也不能一味地斗;既需要談,也不能一味靠談。談的時候要想著怎么斗,斗的時候要想著怎么談,甚至需要邊斗邊談,邊談邊斗。這種斗爭藝術也是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熟練掌握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歷史地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使命上,中國共產黨最堅決、最徹底。
為了救國救民、強國富民,五四運動以后,中國共產黨扛起了最堅決、最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旗幟;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扛起了最堅決、最徹底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大旗。其間,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p>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指出:“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我們正在前進。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毙轮袊某闪⒆C明,在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面前,中國人民再不是奴隸了。哲學家任繼愈說:“只有歷盡災難、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人,才有刻骨銘心的‘翻身感。經過百年的奮斗,幾代人的努力,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這種感覺是后來新中國成長起來的青年人無法體會得到的。他們認為中國本來是這樣的。”
因為建設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中國共產黨毅然決然抗美援朝,以孱弱的國力抗擊世界頭號強敵并取得了勝利,其所留下的精神財富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為珍視獨立自主,不愿接受蘇聯的頤指氣使,中國共產黨毅然決然堅持走自己的路。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新時期,從新時期到新時代,為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接力奮斗、不懈奮斗,終于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所提供的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使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偉大進程。復興偉業恰如毛澤東同志所講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p>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在過去的一百年,科學理論提供指導,人民群眾聚合偉力,偉大斗爭不可或缺,復興使命重任在肩,主要有賴于這些因素,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國,也因此而深刻改變了世界。未來,中國共產黨要繼續深刻改變中國與世界,仍然離不開這些因素,并且還要將它們進一步豐富充實、發揚光大。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