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嘯

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對于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并貫徹落實到法治建設的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遵循,是指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旗幟。當前,我們要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深化和提升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與認知。
一、提升政治定力,夯實行為底線
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是前提,也是根本。我們要以更高的政治覺悟,更強的意志品質,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認識其理論意義、歷史意義與實踐意義。準確把握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高度統一的辯證關系,切實將黨的領導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
面對新形勢,我們要與時俱進、活學活用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推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與法治實施的科學化。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自覺聯系工作實際,敏銳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聽黨指揮,為黨盡責,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序向前推進。
二、統籌國內國際,闡述“中國之治”
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著濃厚的為民情懷、堅強的大國擔當,以獨到的視角闡釋了“中國之治”的法治經驗。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運用法治和制度規則協調各國關系和利益。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習近平法治思想洞察人類發展前景,審時度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中國法治的寶貴經驗和有益借鑒,為推進世界法治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力量。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個堅持”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政治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堅持黨的領導和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深刻論述,指明了法治中國建設的實踐方向。
三、緊密依靠群眾,提升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以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社會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取向,心系群眾,依靠群眾,實現實體法治與程序法治辯證統一,主動回應群眾急難愁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守法律、重程序,這是法治的第一位要求。國家公權力行使要嚴格遵循“職權法定”,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依法行政是提升決策質效、干事履責的前提與基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國家治理的法治體系更為完善,法治環境更為優化,全面依法治國取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
深化法治建設,我們要始終堅持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得以實現,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案件辦理的具體工作,依法懲治犯罪活動。要準確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積極制定靈活有效的政策制度,及時化解矛盾沖突,抵御經濟、社會、生態等各領域重大風險挑戰,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四、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法治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既要立足當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又要著眼長遠,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法治的發力點,才能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與保障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頂層設計,擘畫了我國法治體系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藍圖,這就是法治改革的總方向。為此,要兼顧國家治理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雙重價值引領,系統規劃,一體建設重點領域相關立法及其他法治改革亟須的配套法規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各有側重、相輔相成。深化法治改革的關鍵在于在全面依法治國中,要側重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我們要積極促使現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入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和“互聯網+法院”“互聯網+檢察”“互聯網+公安”等智慧法治體系中,以科技創新引領依法行政、依法治理體制機制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就要求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以治國理政為根本落腳點,黨依據憲法、法律的基本要求,規范全體黨員講政治、懂規矩,逐步形成二元共治的體制機制。依規治黨是新時期黨建理論根據時代與國情的需要,積極吸收與借鑒法學理論,涵養制度建黨理論的嶄新視角。依法治國是以制度形式規范治理方式,保障治理實效。所謂以治理為綱,是以治國理政作為法規制度設計的方向,強調法治的一般預防作用;立制度為要,則是以法規制度保障治國理政落地生根,強調法治的特殊預防作用。而深化權力運行監督與制約機制改革,則將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相結合,保障公權力的有效行使及監督制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在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制度體系完善和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力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奮力譜寫法治建設新篇章。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