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賴靖文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在當前時代人們越來越關注我國目前所處的國際形勢以及周邊社會的發展情況,而了解這些資訊的方式除了通過各種新媒體設備以外,還可以從電視臺為主的傳統媒體當中進行資訊獲取。因此,為了滿足當前大眾新聞獲取的需求,基層電視臺新聞記者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中挖掘出最有價值的時代信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資源。而從目前基層電視臺新聞記者采編工作中可以看出,部分電視臺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水平仍然比較低,采編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較多,而這些也導致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收視率不斷下降,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越來越低。針對這種情況,基層電視臺相關部門需要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對采編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加強新聞采編方面的管理力度以及改革力度,以此來提升新聞的質量,提升各種新聞節目報道的深度以及廣度。
基層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的內容主要劃分為三大方面,分別是新聞的采訪工作、新聞資料的編輯工作以及電視新聞節目后期的處理工作,除了這三大工作內容以外還包括一些具體的工作內容,比如電視節目的畫質處理以及后期的公眾互動等,這些都屬于新聞采編工作的內容。在整個新聞采編工作當中,新聞記者所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圍繞熱點時事展開采訪、記錄、收集、認證以及編輯等一系列工作,根據事物的表象挖掘出背后的真相,挖掘出真正的新聞價值與意義。同時,在新聞節目編寫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大眾的需求,基于大眾不同的文化層次及素養,使用規范的新聞語言進行表述,使用便于群眾接收信息的傳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基層電視臺的整體發展水平。
電視臺新聞記者提升新聞采編能力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電視臺新聞節目在受眾心目中有著較高的權威性,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之下,互聯網平臺上的各種信息紛繁雜亂,有些信息缺乏真實性、準確性,還有些新聞的及時性也比較差。而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往往具有著真實性、及時性的特點,所有的新聞節目內容都是經過考證,保證不出現夸大事實或者是斷章取義的情況,同時弘揚了時代正能量。因此,提升電視臺新聞記者自身新聞采編能力可以進一步提升電視節目的權威性,具備較強的輿論引導能力,能夠引領社會風向,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在互聯網時代之下,以電視臺為主的傳統媒體正在逐步喪失競爭力,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越來越低。在這種情況之下,電視臺新聞記者只有提升自身新聞采編的能力才能在新媒體市場當中有一席之地,才能夠吸引大眾的關注,提升電視臺節目的收視率,進而推動以電視臺為主的傳統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電視臺新聞記者在從事新聞采編工作時應該具備較強的職業道德素養,要對新聞具有較高的政治敏感度,同時,還要有著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在面對和剖析各種新聞事件時都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都能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事件,不會為主觀因素所影響。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很多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這些方面是比較匱乏的,自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仍有待提高。尤其是比較年輕的新聞記者,大部分比較年輕的新聞記者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在對電視節目進行采編的時候無法準確捕捉事件背后的真相,進而導致后期電視節目質量不高,還可能給電視臺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再者,部分電視臺新聞記者為了提高節目的收視率,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編輯和報道新聞的時候出現了夸大新聞內容的情況,沒有正面對新聞進行報道,誤導受眾的認知。
現代社會的發展節奏越來越快,而這也進一步影響到了基層電視臺新聞記者的工作模式,進而導致新聞節目缺乏深度,出現了很多“快餐式”的新聞,嚴重影響了新聞節目的質量。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一方面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新聞電視節目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的途徑也多種多樣,而電視臺的新聞記者為了快速地吸引觀眾的眼球,通常會出現一些夸大化的新聞標題,出現夸張的新聞內容,甚至還會歪曲新聞事實,而這些都導致新聞電視節目質量下降。另一方面,在新聞電視節目播出之后,電視臺記者并沒有對這些節目進行后續跟蹤和調查,也沒有邀請相關專家對節目進行深度的剖析和解讀,導致節目內容缺乏深度。簡而言之,現在大部分電視臺新聞節目在編輯過程當中存在一味追求點擊率而忽視新聞節目質量和深度的情況。
要想切實提高基層電視臺新聞記者在新聞采編方面的能力,那么應該打造一批高素質的電視臺新聞記者團隊。首先,基層電視臺要做好新聞記者的招聘工作。在招聘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應聘者的學歷以及專業技能以外,還要著重考察應聘者的職業素養以及個人修養。每一位應聘者既要有扎實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在新聞編輯以及報道過程當中可以始終堅持自身的政治立場,認真負責地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引領社會輿論的正確方向。對于應聘成功的應聘者,還需要做好對應的崗前培訓工作,組織應聘者學習基層電視臺的規范,提升新聞記者對于職業的認知水平。其次,對于在職的電視臺新聞記者則要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和思想教育。在業務培訓方面電視臺可以邀請一些資歷比較深的工作人員開設講座,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和交流工作中的寶貴經驗,或者是派遣工作人員到其他單位進行學習和交流。而在思想教育方面,則應該加大基層電視臺和基層黨組織之間的溝通和聯系,通過黨建部門對新聞記者進行思想教育,組織工作人員學習黨的新思想。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也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電視臺也應該積極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組織工作人員學習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創新工作模式,幫助采編人員快速地適應當前時代,學會借助多媒體設備辦公。要求電視臺工作人員在新聞采編的時候嚴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尤其是在報道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話題時,嚴厲禁止虛假新聞的出現。同時,還可以適當地創新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培訓方法。比如,可以借鑒中國記協新媒體專委會、新聞培訓中心和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聯合舉辦《抗“疫”新媒體優秀作品案例分享》的線上直播培訓模式。
電視臺新聞節目要想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電視臺新聞記者就必須要提高對新聞的敏感度。而新聞的敏感度是指記者在面對某一項新聞事件的時候可以快速地抓住該新聞事件的核心,能夠快速地對所涉及到的信息資源進行處理和分析。而這就要求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要加強培訓,提升信息資源收集的能力,新聞記者應該借助于各個網絡平臺來搜集有價值的新聞資源,并結合目前大眾對新聞的多元化需求,對數據信息進行反復核實。而電視臺記者要想提升自己在新聞編輯工作當中的敏感度,就必須要通過大量的新聞實踐工作來積累經驗,培養自身在新聞方面的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在編輯的時候既要顧全大局又要立足于細節,能夠對各項新聞事件進行全面分析。
例如,近期陜西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電視臺新聞記者在報道的時候就應該具備較高的敏感度,在進行新聞采編的時候既要簡要地概括全國的疫情形勢,同時又要對陜西疫情進行深度剖析,了解陜西疫情暴發的起因、經過以及目前所面臨的形勢,做到點面結合。同時,也要抓住目前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如陜西疫情什么時候結束?疫情是否會擴散到其他省市?就目前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進行編寫。而這樣編寫出來的新聞內容比較充實,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度,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新聞的需求,電視節目的質量自然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相反,如果電視臺新聞記者在編寫該新聞節目的時候,沒有結合當前人民群眾的需求,只是對陜西疫情進行簡單概述,則難以引起受眾對新聞報道內容的重視。
簡而言之,新聞采編工作者只有不斷提升對新聞的敏感,才能夠編寫出當前人民大眾真正所需要的新聞作品。
電視臺所播出來的電視節目必須要保證其真實性,這是電視臺新聞記者采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采編工作的基本原則,保證新聞節目的真實性是維護電視臺權威的重要手段。而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在對新聞進行采編的時候,一定要有著較強的職業道德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出現夸大和扭曲新聞事實的情況。因此,新聞記者在編寫新聞節目的時候必須要了解該新聞的來龍去脈,了解這項新聞節目背后的真相,而不是憑借自己的主觀經驗武斷地進行判斷,從而誤導受眾的認知。
例如,在2013年曾出現的“外國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訛詐”假新聞事件,這是一個典型的虛假新聞事例。該記者在采編和報道該新聞事件的時候并沒有尊重事件真相,讓這一新聞事件在沒有經過嚴格審核的前提之下就發布在大眾視野中,同時,記者在整個新聞報道當中存在明顯的個人主觀情緒,對事件進行了歪曲和捏造,以激發眾怒,提高新聞的點擊度。這種不真實的新聞報道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給當事人帶來嚴重的傷害。因此,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當中,應充分保證電視節目的真實性,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電視節目真正的意義。新聞工作者在采編時應該尊重客觀事實,客觀、公正地剖析新聞事件 。
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編的時候應該不斷提升新聞節目深度,而這就要求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要具備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并將其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在進行新聞節目編輯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目前大眾的呼聲,圍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進行新聞內容編輯,以此來拉近新聞節目和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和群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因此,電視臺記者在編輯新聞內容的時候,應該將新聞話題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相靠近,將新聞節目聚焦在人民群眾所關心的話題當中。
例如,最近一段時間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什么時候才能夠結束?生活什么時候才可以完全恢復正常?那么,電視臺的新聞記者就可以加大對該話題新聞節目的采編報道,在這方面推出對應的專題報道,通過采訪相關領導、專家,從群眾的角度出發,來搜集相關的新聞信息資源,并對該專題報告實行動態跟進和調查,提升該專題新聞節目的價值。讓新聞節目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當中,并且節目內容是圍繞解決當前人民群眾真正所關心的問題展開的,只有具有著較強的真實性和深度,才可以有效地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同時體現新聞采編工作中的人文關懷。
綜上所述,新聞節目是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因此基層電視臺記者必須要充分履行自身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不斷提升新聞采編的能力,保證新聞節目的真實性,不斷提升新聞節目的深度,進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電視新聞節目,推動電視新聞媒體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