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慧芳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陂鎮黃陂中心小學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上仍然存在一些消極的教育方式,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主體。而問題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運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完全吸收課堂內容,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學習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合理設置問題,啟發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雙重提升。
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完成備課,熟悉教材內容,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形成科學縝密的教學方案。合理的問題設置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比如,在學習到小學語文《黃山奇石》一課時,教師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完成教案設計,合理把控課堂有限的時間。在這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聯系課文內容設置合理的習題,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順利地完成這節課程的教學任務。首先,教師可以用“大家知道花崗巖是怎么形成的嗎?”這一問題完成課前導入,并順勢幫助學生解釋黃山巖石的形成過程。接下來,教師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熟讀課文,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理解“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比喻。通過環環緊扣的問題設置,學生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成就感。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的同時也要考慮問題的難易程度,要做到層層遞進,要主動幫助學生解疑答惑,更加靈活地完成重難點教學,充分發揮問題式教學的優勢。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新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共同交流,不斷推動學生學習技巧的提升,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1]
比如,在學習到小學語文課程《落花生》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傳達的思想感情,就要帶領學生一同探討問題,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在完成基本的朗讀、新字詞、行文結構的講解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從課文中可以看出落花生有什么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這一問題,再次學習文章中的不同段落,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在這之后,教師也要讓每個小組的代表匯報自己小組的討論成果,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幫助學生深入地學習新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解答問題的同時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中去,不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以積極地心態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幫助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和總結的好習慣。[2]通過倡導學生主動完成問題的拓展學習來推動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促進課堂的持續發展。
比如,在學習到小學語文《北京的春節》一課時,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在課堂上以問題為依托完成知識的學習,還要詳細地為學生講解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和誤區,加深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理解和感悟。在這節課堂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思考“你家鄉的春節有哪些特點和慶祝形式?”幫助學生對比分析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區別。在這一環節之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這節課程中涉及到的寫作手法完成寫作訓練,并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北京的春節”給自己留下來怎樣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充分扮演好課堂指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在師生的雙向互動和努力下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這樣一來,學生也能在這節課程學習之后產生自己獨特的思考,實現從課堂到課外的拓展延伸,幫助學生構建更加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愛上語文課程的學習。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小學語文也要做到與時俱進。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問題式教學法的價值,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課堂上遇到的重難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也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不斷完成問題的拓展延伸,實現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結合,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持續健康發展,培養綜合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