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平, 劉利利, 賈云婷, 李亞兵, 翁鋼民, 侯玉君
半干旱河谷型城市蘭州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發展研究
楊秀平1, *, 劉利利1, 賈云婷1, 李亞兵1, 翁鋼民2, 侯玉君1
1. 蘭州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蘭州 730050 2. 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秦皇島 066004
文章通過分析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機理, 借鑒已有的融合理論研究成果, 構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的評價指標體系, 采用熵值法確定權重并構建其融合協調發展模型。以半干旱河谷型城市蘭州市為例, 對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和融合協調關系進行測評, 借助Vensim PLE軟件構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發展的系統動力學模型進行情景模擬和路徑選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 蘭州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上升趨勢, 融合協調度也在不斷提升, 2008—2010年旅游產業發展滯后、2011—2014年實現同步發展、2015—2017年文化產業發展滯后。雖然文化產業發展滯后, 但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綜合協調指數在不斷提升,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度處在良好協調狀態。運用系統動力學模型進行現狀延續、資源融合、市場融合、機構融合四種不同的路徑情景模擬, 仿真結果顯示資源融合的路徑更好。綜上, 政府要加大對旅游產業資源和文化產業資源的挖掘力度、提高資源融合效率, 以期推進半干旱河谷型城市蘭州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
旅游產業; 文化產業; 融合協調度; 系統動力學模型; 蘭州市
在全國經濟走向新常態的背景下, “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文化產業與“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各地經濟發展的重點。2018年3月13日, 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對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做了調整, 成立文化和旅游部, 為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保障。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旅游產業最具創造力與持續發展活力的要素, 旅游活動是人類的文化活動, 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文化產業的繁榮筑就了平臺, 而且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區域經濟活力的提升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1]。Rosenberg(1963)最早提出了“產業融合”的概念, 從技術角度研究了產業相互融合關系[2]。在1999年10月, 古跡遺址國際理事會(ICOMOS)強調旅游具有經濟效益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對此問題國外學者早于國內學者的研究, 集中在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創新產物的創意旅游[3-5]、旅游演藝和節事活動[6]、影視旅游和主題公園等方面, 在助力區域旅游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7]。國內學者針對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更多的是圍繞其二者關系[8]、融合發展水平測度[9]等問題進行探討, 針對二者融合產生的產品形態進行了深入研究。從研究方法上, 針對文化與旅游關系的量化探討逐步增多, 如耦合協調模型[10]、空間分析[11]、BP神經網絡模擬[12]等量化方法; 從研究區域來看, 國內學者把研究對象重點放在較發達地區或重點旅游目的地, 對經濟落后地區的相關研究的成果較少。文章借助系統動力學理論, 構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的多種情景, 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提供指導。
干旱半干旱地區多指降水量與蒸發量的比值在0.05—0.50之間, 具體指降水量小于400 mm且降水量小于蒸發量的地區。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匱乏、環境系統脆弱、獨特的氣候特征與地質作用, 導致獨特旅游資源的產生。半干旱河谷地區的地理位置獨特, 發展旅游已成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成為制約目的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半干旱河谷型城市蘭州位于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 是絲綢之路甘肅段的黃金節點, 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 文章以半干旱河谷型城市蘭州為例對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發展進行研究, 為旅游目的地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實現適應性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均具有“綠色朝陽產業”特征, 二者的內在屬性決定了融合協調發展的必然性。隨著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 人們逐漸從物質需求向精神追求轉變。在旅游的過程中, “走馬觀花”式的游覽已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 獲得精神文化的熏陶才是旅游的真正目的。基于這種內部驅動和外部推動促使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城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圖1)主要體現在資源融合、技術融合、市場融合、政府對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管制, 目的是實現政治、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

圖1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機理
Figure 1 Integrated mechanism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根據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機理并遵循指標選取的科學性、系統性、主體性等原則, 兩系統分別從總量情況、機構數量、資源情況、機構情況角度構建指標體系[13], 共有25個二級指標, 如表1所示。
根據每個指標的離散程度, 運用熵值法和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以及Excel辦公軟件, 計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根據表1所構建的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 構建初始數據矩陣, 如公式(1)所示。

式中,X表示蘭州市第年第項指標的初始數值。
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 計算熵值的過程中為防止出現無意義的負值, 要對數據進行非負值處理, 即在公示后面加上0.01, 如公式(2)所示。



表1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發展指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