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錦
摘要: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社會要求全面發展型的高素質人才,并不需要考試的機器和學習的工具。作為培養人才的基本陣地,初中語文教學需要實現觀念、內容、方法、模式等各個方面的創新,以適應現代教育的根本要求,為社會培養并輸送人才?;诖耍疚膶⒁袁F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從革新課堂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評價體系,這三個維度出發,系統地分析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方法和創新策略。
關鍵詞:創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現如今,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實施正如火如荼,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因此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弊端在這種形勢下變得更加凸顯,甚至會對學生的發展和新課改的推進產生消極影響。所以,語文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轉型、創新和升級勢在必行。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轉變觀念,做出創新型的探索,以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效能的發展提升。
一、革新課堂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用以完成教學任務、目標的有效途徑,方法的選擇運用,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教學效果,所以要實現創新,首先需要對教學的方法進行革新,以促進教學實效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師應,主動革新過去,語言講解加黑板板書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設備來輔助語文教學,對語文知識進行加工和優化,再通過圖片、動畫、視頻、聲音等形式,呈現和展示出來,創設出直觀、形象且動態的教學情境,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優化學生的感性認識、直觀感知,讓學生可以從中,產生語文學習的新鮮感,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并不斷加快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濟南的冬天》時,以往的語文課堂總是給學生們留下枯燥的印象,這種課堂模式對學生們的學習發展及其不理,所以,筆者結合現代媒體展開教學。上課后,筆者先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展示幾組圖片,通過圖片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隨后,筆者再對課文進行直觀分析,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掌握課文知識。這樣,筆者通過革新課堂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二、創新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結構,在傳統觀念和模式下,是單一且封閉的,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因此難以實現有效的溝通和互動,最終致使整個教學氛圍的枯燥乏味。而教學結構的革新,能直接改變學生間的關系、優化學生的學習狀態,活躍課堂學習的氣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革新統一性的班級授課模式,基于對班級內學生,整體學習、發展情況的了解,來進行科學合理地小組分配,明確小組的人數和成員的職責分工;其次,教師需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展開,組內的溝通、討論、互動與交流,實現思維碰撞、觀點交匯和優勢互補,建構開放、多元的課堂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共同的發展和進步。
例如,在教授《看云識天氣》時,傳統的課堂結構主要以學生為單位,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團隊能力的發展,對此,筆者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了革新。如,筆者對學生們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中都有一至兩名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負責引導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態。課程正式開始后,筆者讓各小組對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預習,初步了解本節課程的學習內容,隨后,筆者再布置一些探究任務,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學生們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耐心給予學生們指導,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程的知識。待學生們討論結束后,筆者在要求各小組派出代表展示小組討論的成果,給予學生們展示的空間。這樣,筆者通過創新課堂教學結構,促進了學生的交流互動。
三、優化課堂評價體系
評價,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活動和行為的判定與反饋,公正客觀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并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改進與優化。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真正地重視課堂評價,改革以成績為單一標準的評價模式,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化發展,作為評價的出發點,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多元化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最終結果,并適當地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進而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和激勵,樹立起強大的學習自信心,嘗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更具學習的熱情。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裝》時,課堂評價對學生們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點需要語文教師有明確的認知,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對課堂評價系統進行了優化。如,筆者會根據學生們在課上的表現,對學生們進行評價,讓學生們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再如,筆者根據學生們對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們認識到自身的學習成果,了解到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進而使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意識。在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過程后,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有了顯著提升,學生們對自身的學習方法更加自信。這樣,筆者通過優化課堂評價體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總而言之,創新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全面促進教學過程優化、教學實效提升的核心和關鍵所在。因此,身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和強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高水平的教育素養,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創新思想和觀念,結合現實學情來推進革新課堂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評價體系等策略的實施和運用,從而建構科學穩定的教學模式,促進師生、生生間的良性溝通,讓整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地動起來、活起來,達到理想的教學境界,展現出應有的魅力和價值。
參考文獻:
[1]林美英.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華夏教師,2019(36):29.
[2]朱振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32-34.
[3]伍麗.初中語文有效閱讀的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