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
摘要:全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信息化新技術教學在教育系統率先實行并廣泛采用。信息技術帶給教育者們的不僅僅是技術與方法的變革,更是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一場技術性變革。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這對小學科學的教學產生了質的改變,小學科學教學更為輕松,學生在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直觀感知,化難為易,豐富資源,虛實互補,提高了學習效率。
關鍵詞:融合資源;拓展資源
目前的小學科學課基本是40分鐘制,如何能讓40分鐘的學習成為高效是眾多教師們致力研究的課題。運用新教學模式和新技術,充分利用幻燈片、投影、展臺、視頻、PPT等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不僅能優化教學的環境,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調動他們的主動參與性,從整體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網絡環境下的科學課堂教學豐富了教學模式,拓展了教學資源。將過去傳統、靜態、封閉的課堂變成了現代、動態、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使科學課堂更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最大潛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里,輕松有效地學到了更多的科學知識。為此,我就網絡環境下實現高效的小學科學教學談一談個人教學中的淺顯做法。
一、巧設情境,身臨其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低段的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科學課的起始階段。在教學中如果采用一張嘴、一支筆、一塊黑板等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會毫無興趣,枯燥乏味,教師在課堂中也是教得力不從心。而借助新技術的教學模式,課堂則煥然一新。在執教三年級《磁鐵有磁性》這一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改變了這一教學現狀。課堂中,我創設豐富有趣的學習情境,大大的吸引了學生,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我用課前制作好的“魔術”情境引出學習的課題,在視頻中小魚可以在木板上游刃有余的游走,這個場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孩子們隨之在腦海里產生了多種疑問:為什么小魚離開水能在木板上行走呢?老師沒有用手去拉小魚,小魚怎么動的呢?……這些問題很快就抓住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瞬間投入到課堂的探究中來。
二、合理運用,化難為易,電教助力直觀高效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直觀、更便捷地傳授給學生,同時還可以節約授課的時間,增加課堂的容量,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在科學課中有很多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或引導下去調查、考察或實驗的內容,但有些是無法用實驗展現的,如果一味地給學生反復講解理論,學生仍是難以理解。如三年級的《我們先看到了根》這一課,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活動中,根怎樣吸收水分和礦物質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畫面,遇到了這種瓶頸我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通過微課“親眼所見”植物根里的水與植物莖、葉脈向上輸送水緩緩流動的情景,再在重點處進行點撥,于是,植物“怎樣喝水”這一知識難點便迎刃而解。這樣的網絡環境下的科學課堂生動形象,直觀有效,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更加高昂。
三、虛實互助,優勢共補,優化課堂教學質量
傳統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勝任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的科學課教學,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技術教學則打破了傳統教學在時空上的限制,帶領學生在遼闊的科學世界里遨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它的媒介作用,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四年級講解雨的形成、六年級行星等科學知識時,學生們很難理解理論性的知識,所以我搜集了網絡資源將這些現象形成的過程以視頻和動畫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再現給學生觀看,學生們不再是空洞茫然的接受,而是生動靈現地獲得了理解。
四、融合資源,豐富課堂,深化科學探究精髓
運用網絡技術的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種種不足,網絡環境下擁有的大量信息成為新的教學來源,將它們與現有教學資源有機整合,融入課堂,成為課堂教學源源不斷的寶貴財富。在執教《云的觀測》和《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時,考慮到現有資源及教材內容的局限,我將學習活動提前布置給學生,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的合作探究學習,指導他們登陸相關網站,進行在線搜集資料,大量的資料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再將這些資料整理、篩選、歸納,最后得出規律性的知識。這樣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既讓學生收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和自學能力。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們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并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生不再是單純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信息加工處理的主體,成為了知識的主動構建者,體現了科學課以學生為主的精神實質,把課堂和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
多媒體網絡教學是現代教學技術發展催生出的一種全新成果,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它是師生在教學中互相傳遞信息的工具,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理想的教學平臺。小學科學課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理解抽象事物和教材內容,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觀察,指導學生實踐,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逐步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造。重勢所趨,我們要把握好網絡和教育結合的切入點,不斷探索網絡教學與科學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劉露芳. 基于信息技術優化小學科學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 教育科學(全文版):00056-00056.
[2]滕青林. 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下),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