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保利劇院迎來閉幕音樂會。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攜手二胡演奏家陸軼文、琵琶演奏家韓妍、古箏演奏家蘇暢,共同呈現斯特拉文斯基與譚盾本人的作品,為觀眾帶來一場技藝精湛的高水平音樂會,也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奏響最終樂章。
本場音樂會中上演的譚盾作品包括二胡協奏曲《火祭》和《琵琶與古箏雙重協奏曲》。與斯特拉文斯基一樣,譚盾在探索原始與未來的關系中尋找現代音樂靈感。同時,譚盾還在作品中探討著中國文化與世界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令兩部作品在當今,具有了更現實的審美趣味。其中,二胡協奏曲《火祭》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譚盾創作的作品,將中國傳統的祭祀音樂與宮廷音樂相結合,融入湘西儺戲元素,以五種情緒構筑一出當代音樂的舞臺祭祀,想象人與自然的對話,表達對戰爭的反思,祈愿人類和平。
音樂會上,二胡演奏家陸軼文使用二胡的前身——奚琴演繹這部作品。這把奚琴由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按照譚盾老師要求定制,依據敦煌壁畫上的三弦奚琴復制而成。二胡演奏家陸軼文在舞臺上同時演奏二胡和奚琴,二胡的婉轉悠長與奚琴的滄桑遒勁音色在舞臺上交替呈現。千百年前的古老聲音與現代音樂的化學反應,令整部作品的情感張力得以完全釋放。
以現代對話現代,用原始對話原始,譚盾與斯特拉文斯基的對話讓全場觀眾感受到現代音樂的日新月異,更讓觀眾捕捉到現代音樂中來自民間元素的給養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