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麒


作為傳統媒體行業的關鍵人員,新聞記者在進行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要了解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媒體的特點,掌握采訪的技巧,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新聞價值的呈現。首先,在前期做好準備工作,要使得采訪工作有序推進;其次,要對采訪的資料進行收集,根據被采訪的人員合理地設計采訪問題,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合理地利用提問的技巧,使得傳統媒體行業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除此之外,電視新聞記者要做好傾聽和提問的有效銜接,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要展現人文關懷,在面對不同的采訪對象時,要能夠深入地挖掘新聞事件,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
在當前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迎來新的挑戰,同時,也存在著新的機遇。新聞記者在進行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要根據受眾的觀看習慣轉變電視新聞的呈現方式,同時,要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創新采訪的技巧,保證高效完成工作。由于新聞報道的特點是真實、客觀,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廣播電視新聞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是人們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在當前的新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使新聞內容更加豐富,而且編排上要具有時代的特色。合理地運用采訪技巧,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新聞的價值,提高新聞的質量,引起被采訪者的情感共鳴。
電視新聞采訪是指記者利用現代技術對采訪對象進行訪問,對新聞事實進行深入挖掘所開展的研究活動,它是基于報道和宣傳的一個基礎性的環節。
維護和堅持新聞的客觀性與真實性
電視新聞與報刊新聞存在著相同的特點,就是新聞的真實性,因此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維護新聞的真實性。特別是部分電視記者為了更好地吸引觀眾眼球,對新聞進行大量的炒作,制造虛假新聞,破壞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導致新聞工作存在著隱患。所以,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的過程中要關注細節,尤其是針對一些復雜的事物,要用辯證的思維來看,要從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對問題進行思考。同時,要加強對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方面進行準確核對,使新聞更具公信力。
突出和強調新聞的時效性
電視新聞在進行信息報道與傳播的過程中,要提高新聞采訪效率。尤其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抓住事物的本質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使人們在電視畫面中能夠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電視新聞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時效性是非常關鍵的部分。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信息得到及時傳播,才能夠更好地體現新聞的價值,凸顯信息的重要性。尤其在當前的數字技術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要更加強調新聞的時效性,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要深入現場,零距離對被采訪對象進行深入了解,捕捉鮮活的新聞,從而提高新聞的質量。
電視新聞采訪要強調導向性
在電視新聞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對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體現人們的精神社會生活,對人們的思想意識產生積極的作用。所以,在進行電視新聞采訪時,要注重圍繞中心,要貼近于人們群眾的實際生活,呼應黨的主張和人民的心聲,對輿論進行合理的監督與引導,從而使得電視新聞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新聞采訪過程中充分運用電視傳媒的優勢
電視更注重對動態的形、聲進行合理傳播,以電視為載體,對信息進行合理呈現,通過圖像、聲音、文字等元素作用于觀眾的感官,它具有一定的傳播速度,可以對事件進行立體呈現,傳播的空間無界限,可以動態地進行線性流程的調整。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優勢,形成合力,提高新聞的價值。在進行模式創新的過程中,要解決采訪過程中所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信息采集難度較高
在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內容激增,出現許多質量水平不同的信息,信息呈現碎片化的特點。傳統的電視媒體在這種背景下對所出現的新的問題要進行一定的調整,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采編方式的制約,在新聞收集的數量和質量上存在著一定的阻礙,導致新聞內容挑選存在一定的遺漏,無法鑒別信息內容的真假,也會影響媒體的權威性和信息的準確性,使得公信力下降。
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在傳統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往往是先設計好問題,向被采訪者進行提問完成整個問答的環節,再由后期的團隊對整個采訪的過程進行整理和制作,在平臺上進行播放。而在當前新的時代背景下,原有的采編模式不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對記者的采訪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記者要對采集的整個過程進行掌握,利用各種軟件來進行操作,要使得采編能力適合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要體現技術的全面性,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但是部分人員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影響整體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
意外因素造成的影響
電視傳媒對整個媒體行業存在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具有較高的權威性,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加強對社會輿論的引導。記者在工作中免不了要針對一些違法事件和不道德的行為進行曝光,這使記者可能處于危險之中,遭到其他人的打擊報復。同時,記者也可能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誘惑,妨礙到采訪工作的正常進行。因此,只有對一些意外因素進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夠使新聞的真實性不受到影響,使得電視新聞記者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職業操守。
記者在進行新聞信息接觸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個人素養,掌握采訪技巧,保證新聞采訪任務的整體質量,使人們獲取到真實的信息,從而推動新聞行業的發展。
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采訪是雙方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在采訪的過程中雙方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才能更好地保證新聞采訪的質量,提高采訪的效率。在工作過程中,采訪者自身的表現會對被采訪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采訪人員要根據采訪對象的相關信息來提供有效的素材,引起被訪者的情感共鳴,在前期準備工作中要收集相關采訪的資料,要對采訪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明確采訪的思路,確定采訪的提綱、目標、主體、內容,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營造和諧的采訪氛圍
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氛圍是否和諧融洽會影響到整體的采訪過程,使采訪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新聞記者在與采訪對象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消除被采訪對象的戒備心理和抵觸的情緒,推動采訪工作良好進行。同時,為了更好地獲得信息和線索,要營造和諧的采訪氛圍,才能夠在采訪的過程中注意到細節,有利于深入地了解新聞事件背后的本質。
提問技巧的合理應用
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有正面、側面、反問三種不同的提問方法。首先,在利用正面提問的過程中,往往是簡明地從正面來提出問題,由于時間較為緊迫,在對一些專家或領導進行提問的過程中,采用正面提問開門見山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獲取信息;其次,采用側面提問,注重策略性的引導,對被采訪者進行含蓄迂回的方法,采用循序漸進方式來獲取信息;最后,所采用的是反問法,對被采訪者的態度進行合理的糾正,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減少其抵觸情緒。
總而言之,當前信息化水平在不斷地提升,逐漸進入網絡化時代,新的時代背景對傳統的新聞媒體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想要抓住發展的機遇,就要正視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阻礙。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高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專業水平,降低意外因素所造成的影響。在采訪過程中,要提前進行準備。同時,注重提問技巧的合理運用,要根據受訪人的情緒進行轉變,對時間內容等方面進行合理的控制與記錄,從而更好地提高綜合水平。
(作者單位:吉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