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融合新聞能將新聞制作的成本減少,使人力、財力、設備等方面的資金投入降低,對更好地發展新聞傳播領域,發揮著有效的促進作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對融合新聞所面臨的挑戰,應勇于面對,并敢于開拓和創新,大力變革新聞傳播途徑。
伴隨著目前廣泛應用和推廣的數字技術,出現了越來越多樣化的媒體傳播形式。隨著對傳統媒介的不斷改造和推陳出新,也開始有了更加多樣化的新聞媒介渠道。而在這種潮流趨勢下,融合新聞會成為重點變革的內容。但是在多個方面因素的制約下,會使融合新聞面臨諸多挑戰,下面詳細說明融合新聞發展現狀。
傳統媒介在新聞傳播中已經廣泛運用新媒體
在傳統的電視、廣播媒體時代背景下,大都是借助熱線、直播等方式進行信息傳播,受眾呈現出明顯的被動化特點,互動性都比較低,難以滿足大眾的感官體驗以及參與要求。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能有效擺脫對于空間、時間等方面的限制要求,能有效激發大眾參與的積極性。在人人編輯、人人投稿、人人發表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這種新媒體的主動性、互動性以及時效性則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傳統媒體不能認清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能主動地和新媒體進行融合,這樣則肯定會被時代所淘汰。比如,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大都集中在中老年群體,其相應的權威性也有所下降。新媒體正在呈現出高速的發展態勢,在受眾滿意度、傳播速度方面呈現出逐步擴大的優勢,這樣也意味著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必要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傳統媒介的發展趨勢更加多元化。并在實際的新聞傳播活動中,較為廣泛地運用新媒體技術。比如,利用智能手機對相關信息進行獲取。利用計算機的輔助作用,對各種新聞材料進行閱讀。目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為了真正實現傳統媒介的與時俱進,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不斷改造新技術。
傳統媒介借助于網絡傳播途徑和數字化技術促進媒體融合
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則應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從傳統媒體發展的特點,以及周受眾群體出發,積極重視如何轉向互聯網上的傳播要求,進而保障主動更好地開展相應的和大眾的溝通以及交流,充分發揮好新媒體的廣泛性、公開性的特點。但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應認識到新媒體在引導以及輿論監督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特別是在新聞消息推送方面,存在著大量吸引讀者眼球而忽視真實性的問題,這樣往往會造成虛假信息占據較高比例的情況。傳統媒體通過有機的融合新技術,而產生了新媒體,并由此將更多信息傳播方式衍生出來。傳統媒介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可以高效傳播網絡信息。比如,將新聞直接發布在互聯網上,會將前期傳統媒體的制作成本省略。通過在互聯網上推廣和傳播該媒體的內容,不僅節約了人力和物力,避免浪費成本,同時還對媒體傳播質量和效率提供了保障。
美國最早提出融合新聞這一理念,主要是重構和整合傳統的傳播方式,包括統一運用新舊媒體和重新組合媒介方式。而融合新聞的誕生,會使相關信息的傳播速率極大地提升,并且會綜合運用于整個新聞市場行業。而縱觀我國融合新聞開展現狀,還面臨很多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面臨著行業壁壘和規章障礙
首先,融合新聞因為跨界大、跨領域多,因此會存在著各項規章制度障礙和多行業上的跨區問題。比如說網絡電視既涵蓋廣電內容,也涵蓋網絡電信內容,因此網絡電信運行平臺和廣電局都會對網絡電視的播出進行管理。而在廣電管理內容中融入電信運營商,或者結合電信和廣電,就難免會產生企業間的糾紛和矛盾。不僅會對網絡電視平臺播放帶來阻礙,還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該類型的融合新聞。
面臨行政區劃分、行業分割等問題
在某些傳媒集團面臨有行政區劃分、行業分割等問題的情況下,都會對不同集團之間的跨行業和跨地區的發展帶來阻礙。為此,必須建立良好的媒介管理體制,才能使推廣和發展融合新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通過對媒介融合秩序的規范,使新型媒體下的媒體傳播方式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融合新聞將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障礙掃除之后,在日后就會取得更多的成效,由此也會對新聞傳播形式帶來影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新聞傳播媒體與新聞信源結構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在對傳播主體予以明確的前提下,還應對網絡媒體中的內容高度重視。為了進一步豐富融合新聞的內容,在設置信源結構時,還要積極吸納人民群眾參與其中。隨著廣泛運用的互聯平臺和不斷發展的網絡技術,人民群眾對新聞信息內容也有了綜合性的認知。由此,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并以新聞共享的方式及交流平臺,將我國群眾和社會之間的距離拉近,能夠促進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利用這種方式,也給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了廣闊的空間,能夠自主去制作新聞和傳播新聞。這樣不僅使新聞傳播力度加大,還能使新聞傳播速度加快。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這種新聞傳播形式更容易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通過變革新聞傳播形式與載體,打造了新聞溝通圈,并由過去的單一傳播平臺向互動平臺轉化,由此人民群眾更加容易認可和接受新聞傳播的內容,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過去社會團體、政府和企業等是新聞傳播信息內容的主要來源,而目前,為了獲得更多的新聞信息,為新聞傳播內容提供相關信息,許多媒介均采用信訪的方式或開通了熱線。但這種信息獲取渠道具有偏低的運用率,不能取得理想的信息數量。而新媒介的產生,在改變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新聞傳播內容。
變革了工作流程與組織結構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還不斷變革了工作流程與組織結構。相比于過去的傳播媒介,我國新聞傳播媒介有著更加復雜的設計層。同時,也比過去有著更加發達的傳播技術。在我國新聞媒介組織結構中,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基礎的媒介信息,同時也有網站平臺、電臺、博客等公眾交流平臺,其網絡媒介非常豐富。基于此,也極大地變革了我國新聞媒介的日常工作流程。運用融合新聞的傳播方式,可使新聞出版形式更加簡化。
變革了傳播方式與載體性能
利用互聯網傳播媒體,人民群眾不再受時間地點等限制,可通過QQ、博客和手機短信等諸多方式的運用,對新聞進行實時的傳播。在這種情況下,會使得人們更加依賴于信息傳播與組織整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比較,在傳播基礎層面、人才層面和社會公信力方面,都擁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和價值。如果不能有機地融合二者,對新聞傳播形式進行變革,則無法促進新聞信息的加工與傳播水平的有效提升。
融合新聞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變革的主要傳播形式。縱觀目前融合新聞的發展狀況,傳播效果比較顯著,并且通過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有機融合,也極大地便利了新聞傳播。隨著日益強大的融合功能,也會進一步豐富我國新聞信息發布和宣傳的方式,讓人們擁有更多的媒介,能對新聞內容進行自由的組合,由此體現了我國新聞傳播自由性和人性化的優勢。為此,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就需要對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方式深入探討,對融合新聞傳播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及時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由此實現融合新聞自身的發展和良好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