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體記者 楊智淋 通訊員 石青華
“水庫終于又承包出去了,租金比以前還多了不少,你這個社區紀委書記還真管事兒。”近日,當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楊家社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世鳳再次走訪庫區周邊群眾時,該社區居民張先武高興地說道。
此前,由于周邊群眾對相關政策不熟悉以及缺乏合適的承包對象,該水庫在前任承包者合同到期后就閑置下來。在去年12 月楊家社區紀委成立后,有群眾就將該問題反映到新任社區紀委書記劉世鳳那里。
“由于我之前做的是財務工作,對紀檢工作不太熟,一開始我也有本領恐慌。”劉世鳳坦言,好在有了涪城區村(社區)小微權力清單的幫忙,按照該清單所規定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流程,劉世鳳督促社區黨組織按照規定程序公開發包,并全程進行監督督促。最終,水庫被成功承包出去,年租金也從之前的1萬元增長至3.5萬元。
一本小清單讓村級紀檢干部懂監督,基層群眾得實惠。而以權力清單為具體抓手,構建“1233 微權e監督”模式,正是涪城區嘗試提升村級紀檢干部監督能力,管住村級小微權力的積極探索。
像劉世鳳這樣此前未從事過紀檢工作的村(社區)干部,在綿陽市涪城區并不在少數。
“即便是有相關工作經驗,大多也停留在提供工作信息的層面,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會監督的短板十分明顯,這與兩項改革后對村級權力監督的高要求相比,顯然是不夠的。”涪城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坦言。
解決履職問題,首先從人員配備抓起。為此,在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涪城區推行村(社區)黨組織副書記或其他常職干部擔任紀委書記(紀檢委員),并兼任監察工作信息員,同時兼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一肩挑”工作機制。
“四職合一的好處在于通過賦予更高的職權,既方便村級紀檢干部開展工作,又通過納入常職干部的方式給予其成長空間。”涪城區紀委監委組織部部長劉壽軍表示。
村級事務雖然細微卻也涉及方方面面,為明確監督重點,結合近年來案件查辦和監督檢查情況,涪城區紀委監委明確村級紀檢干部要圍繞重點項目建設、農村集體“三資”、惠民惠農政策這三項重點開展監督,并利用“陽光惠農監管平臺”“惠民惠農財政補助資金‘一卡通’監管平臺”等信息平臺提供的技術優勢,把監督貫穿事前決策、事中過程、事后結果三個關鍵環節,做到信息化監督、全過程監督。
既要明晰工作重點,避免精力分散;更要提供操作手冊,確保監督可落地執行。
今年以來,一本涵蓋議事決策、三資管理、工程項目、惠民政策執行等4類24項常用的村(社區)小微權力清單發放到村(社區)紀檢干部手中。
據涪城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唐順鋼介紹,每項小微權力不僅列明了權力運行流程,更把廉政風險點和風險防控措施都寫得清清楚楚。
“這既從流程界定上幫助村級紀檢干部厘清監督的方向,又從廉政風險點位上告知其監督的重點?!碧祈樹撜f。
至此,一項通過織密一張網絡、依托兩個平臺、聚焦三大事項、貫穿三個環節,從人員配備、監督手段、監督重點和監督方式等不同側面,不斷完善村級權力監督的“1233 微權e 監督”模式在涪城區推廣運行。
既要“能管事兒”也要“敢管事兒”,這是涪城區石塘街道范家村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順孟對自己的定位。
今年1 月,剛當選范家村紀委書記的李順孟接到了反映該村一名村民小組長在協調電力線路施工過程中有違規違紀問題的舉報。
在向街道紀工委反映相關情況后,街道紀工委隨即成立問題初核組,李順孟作為成員也參與其中。
最終查明該村名小組長向施工隊索要土地占用費、青苗賠償費、協調費等費用共計1萬元,后將其中4000元據為己有的問題。今年3 月,石塘街道紀工委對鄭某涉嫌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不僅是參與案件查辦,李順孟所在的范家村位于涪城區臨港工業園內,多個區級重點項目都在該村落實。
通過發揮熟悉情況、貼近一線的優勢,李順孟帶領村紀檢干部多次做群眾工作,反復溝通督促工作進度,僅用7 天時間,該村就完成165 畝地的推青平整工作,有力保障了項目的推進。
“這些工作的順利推進表明,村級紀檢干部的角色和定位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村級紀委的‘監督前哨’作用真正發揮出來了。”石塘街道紀工委書記吳勇說。
今年以來,涪城區村(社區)紀檢監察干部主動開展監督檢查390 余次,發現問題31 個,督促整改25 起,協助核查問題線索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