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戈
9 月中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全面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要求的思想觀念、文化風尚、道德追求、行為規范、法治環境、創建機制,實現網上網下文明建設有機融合、互相促進。
網絡已經普及的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據統計,截至2021 年6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 億,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互聯網既是信息大平臺,也是思想文化大熔爐,對億萬網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
當前網絡生態呈現整體向好的態勢,但面臨的新挑戰、新問題也不少,有些頑瘴痼疾亟須加以解決。2021 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重點任務有8 個方面,包括整治網上歷史虛無主義,整治春節網絡環境,算法濫用治理,打擊網絡水軍、流量造假、黑公關,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整治PUSH 彈窗新聞信息突出問題,規范網站賬號運營,整治網上文娛及熱點排行亂象。這些亂象污染網絡空間,擾亂網絡秩序,社會各界對此亂象怨聲鼎沸,依法治理是民心所向。
加強網絡空間治理,要加強思想引領,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網民的素質,營造依法辦網、誠信用網的良好氛圍。把網絡文明建設要求融入行業管理規范,加強網絡空間生態治理,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網絡監管,做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不能讓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充斥網絡空間。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強化平臺管理,加強源頭審核,暢通網絡舉報受理渠道,對不履行信息內容安全管理義務,違反網絡管理規定的行為零容忍、嚴肅處理、嚴厲打擊,切實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