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俊業
《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讓大臣封德彝舉薦賢才,卻久無回音。唐太宗大怒并責問,封德彝則振振有詞:“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唐太宗聽后糾正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意思是說,用人就像用器皿一樣,各有所用,各有所長。做好選人用人工作,必須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理念和方法,做到知人善任、各取所長。
選人用人是干部隊伍建設的指揮棒,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用其所長、用當其位、用當其時,人的能力將得到成倍放大和高效釋放。清代詩人顧嗣協有詩寫道:“駿馬能歷險,力(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幸勿多苛求。”這首詩形象地說明了把人才用到適合的崗位,棄其短揚其長,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如果能力和崗位不匹配,棄其長揚其短,就會使人才的效能大打折扣。
“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則才著;用非其宜,則才晦。”選人用人工作,簡單地說,就是要協調好干部與崗位的關系,為每個崗位配備最合適的干部,把每名干部放到最合適的崗位。漢高祖劉邦深知“隨陸無武,絳灌無文”,于是“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即安排厚重少文但能帶兵打仗的周勃、灌嬰擔當指揮軍隊的重任,對長于謀劃、有游說特長的隨何、陸賈,則令其運籌帷幄,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明代學者薛瑄說:“用人當取其長而舍其短,若求備于一人,則世無可用之才矣。”善于用人者總是看人所長、用人所長,而不求其為“完人”。白璧微瑕,不失其寶。王猛捫虱,肯定不是優點,但桓溫若因此而鄙賤其人,就會與這位經世奇才失之交臂;魏征性格倔強、敢于直言,如果李世民嫌他不夠聽話,就不會留下“以人為鏡”的歷史佳話。
各級黨委應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深入了解并解決好選人用人突出問題,堅持事業需要什么樣的人就選什么樣的人,崗位缺什么樣的人就配什么樣的人,不搞論資排輩、平衡照顧。正確分析人才的優缺點,準確配置合適崗位,用其長處、避其短處,真正把事業需要的人用起來,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