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高考是既中考之后的又一次大型考試,更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所有考生及家長都會在高三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彷徨和焦慮,大家的焦慮主要在于高三時間緊迫,如何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地提分。下面我將針對高三物理學習方法談一些個人的總結和體會。
高三階段要熟練掌握六門功課在三年中所學過的全部內容,知識量相當巨大,高三學生睡眠不足是個普遍現象,而這一現象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學生記憶力減退,背過的知識愛忘。我就聽過有的同學跟我抱怨:“如果人腦能像電腦一樣,儲存過的東西能保留下來就好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是有遺忘周期的,通常來說是三天、一周、一個月等等。物理學科同樣也有一些要記的內容,例如公式、選修3-3、選修3-5 等。選修3-3 和選修3-5 兩本教材中各有三章知識要記,要想做到記后不易遺忘,需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任何結論的得出都是有來源的,如果我們從原理上清楚該結論是怎樣得來的,那就可以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靈活的記憶。二是在人的遺忘周期來臨之前就將快遺忘的內容重新加深一遍印象。這樣可以花費較少的時間來鞏固頭腦中的知識,一定會比徹底遺忘再去重新撿起要省時省力。學生們還應該做到每天學過的內容當天消化理解,這樣在學習第二天新知識的時候會更順利,也更容易理解。
我跟學生做過這樣的一個比喻,做題好比人體檢,體檢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人體哪里存在疾病,做題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哪里存在欠缺。如果同學們只做題而不去改錯,這次“體檢”就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都知道體檢不是治療,因為你沒有針對病癥用藥、打針等。做題也是一樣,做錯的題只是用紅筆改過來,而沒有問同學、問老師、研究答案、多看錯題的過程,該不會的還是不會,“疾病”依然存在。所以問同學、問老師、研究答案、多看錯題的過程就是治療的過程。疾病的治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堅持治療一段時間,需要完成幾個療程,看錯題也不是一次性就能根除的,所以需要反復地看,直到毫無疑問的徹底弄會為止。學生們往往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愿意做新題,而不愿意看錯題。我們做新題的目的在于能夠及時地發現自己哪里不會,這樣好針對問題“對癥下藥”,但是通過做新題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了,而不去改正,反而去做更多的新題,這就相當于一次一次的重復“體檢”,其實我們早就可以在第一次“體檢”后治療,這樣反而拖長和加重了“病情”。至于是否需要錯題本,我個人認為應該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很強,完全可以看練習冊當中改題時留下的痕跡,這樣就可以省去整理錯題本的時間,學習可以更加有效。如果學生的自覺性差,需要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整理錯題,那就可以一邊改錯,一邊重做。不建議自己抄題來整理錯題本,可以將題目復印下來,剪成小條貼在本子上,留好答題的空間。看錯題是一個良好的習慣,貴在堅持,不能流于形式,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提高。
作為高三學生,尤其是理科生是一定要有一定的刷題量的,這就是所謂的“見多識廣”。做題少就會思路慢甚至是沒有思路,還會造成計算慢、準確率低等現象。高三的刷題貴在一個“恒”字,我的學生在高三的時候,我會要求他們買一本統一的練習冊,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大家都做一樣的練習冊方便研究問題。如果大家各做各的,你的錯題要想問別人,別人就會看很長時間,而課間只有十分鐘,如果現讀題現分析,恐怕還來不及計算和講解就已經上課了,這樣不但效率低,而且其他同學恐怕也會因為太麻煩而不愿意講解。如果你做的題別人也做,大家交流起來會有共同語言,大大節省時間。二是起到一種督促的作用。人都會有惰性,都會有不愿意做題的時候,如果在自己不想做題的時候能夠想到其他同學都在做題,就會戰勝自己的懶惰。
“題海無涯”,沒有人能把所有的題都做個遍,另外這種盲目做題的方式也不可取,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做題的效果,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做一道會一類。物理題存在很多的變型,我們要善于發現將其整合,或者善于提出一些類似的問題,多換幾個角度去思考等。比如在教材中我們學到的《驗證動量守恒》的實驗如下圖甲所示,我們在向學生講解清楚原型實驗后,可以做出如乙、丙、丁圖所示的拓展和變型,讓學生抓住這些內容的區別和聯系,可以幫助他們在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網絡和體系,這樣學生通過學習一道題而全面地掌握了一類題。如果有一定能力的學生仿照老師的這種拓展和變型,在做題時能夠把一些有內在聯系或相似的題進行對比學習和研究,久而久之學生會對這些類型題有更為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增強理科思維。
我們每一位老師應該都有這種經歷,那就是每天問問題的總是幾個固定的學生,他們往往學習都比較好,越是成績不好的學生越不問。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有自卑心理,不好意思問問題。也有一些學生不會的太多,不知道該從何問起等。針對有自卑心理的同學,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礙,多人研究和有人指點一定比孤軍奮戰的效果要好,在學習中學生們也應該學會“借力”。針對第二類學生,我們不必將問題排序,永遠要從第一個問題問起,因為高中物理題中知識的包容性是很強的,一道題會考查好幾個考點,可以以題帶知識點的方式進行查缺補漏。比如現在有一道動量的題不太會,而動量往往是和能量相結合一起考查的,那就可以通過動量的題來帶動能量這一部分知識,解決現在的題,來帶動舊的知識點,這樣舊的知識和新的知識就都得以鞏固。
建議一些學習好的學生不但要多提問題,更要樂于給其他同學講題。有時學生覺得自己對一道題已經真正理解了,但是在給其他同學講題時發現自己講不明白,那就說明原來并不是真會。記得前幾屆我有一個課代表,他就跟我說過他在給其他同學講題的過程中收獲很大,有些時候他是在給別人講題時才發現自己并沒有全懂,從而督促他把題徹底弄會。
如果有的同學物理基礎比較薄弱,成績一直不太理想,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提高成績,那么不妨嘗試以下辦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成績不理想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我們不能急于求成,“一口吃個胖子”是不現實的,我們可以將物理按不同的題型逐一攻破,給自己制定專項訓練計劃。在物理學科中最容易提高,甚至是最容易得滿分的題應屬選擇題中的3-5、實驗、第一道計算大題、選修模塊。其中選擇題中的3-5 是6 分,選修模塊的選擇題5 分,這兩道題多以記憶為主,靈活性少,只要學生端正態度、認真聽講、課下反復看書,這11 分是很容易拿到手的。面對學生對容易拿分的題不下功夫的現狀,我要求學生每天自習前十分鐘用來看3-3 和3-5 教材,每天十分鐘時間并不長,要記憶的內容也不算多,每天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過去學生已經對兩本書相當熟悉,在月考中成績會有較為明顯的提高。實驗題往往受到學生的忽視,總是不愛做,不愛算,還經??创鸢竵硗瓿勺鳂I,常此以往實驗基礎一定很薄弱。但是實驗題也是在短時間內比較容易提高的題。高考中考查的實驗題分為力學實驗和電學實驗兩部分。學生應該先從基礎的原型實驗著手。因為原型是變型的基礎,變型是原型的升華,沒有原型談何變型。學生可以參照《考試說明》,先要了解力學實驗有哪些,電學實驗有哪些,然后逐一攻破。變型實驗題要找和原型實驗的聯系,比如電學實驗題經常出關于電表改裝的題,它就是一種變型后的實驗題。學生可以在一個階段當中專門突破某一種題型,當這部分題型練夠了一定的數量,就會對其有更為清楚的認識,對解決這類題常用的方法也能更加熟悉。一旦這種類型題熟悉掌握后,學生就會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信心會轉化成動力去突破下一個問題,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高三階段一輪復習尤為關鍵,因為一輪復習時間最長,知識復習最全面、最細致,對于物理學科基礎不好的同學來說是一次提升自己追趕他人的機會,應該全力以赴,拼在當下永不晚。在一輪打下的良好基礎之上,二輪的專項練習中要注意查缺補漏、精益求精。祝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收獲六月,收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