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躍蘭 唐靜 朱伯倫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商貿分院,浙江 杭州 310053)
ISO 9000 族標準是迄今為止最為科學、成熟的國際管理標準,其實踐性及指導性都極強,被全國各種類型組織廣泛應用。把ISO 9000 族標準作為一門課程,在高職院校開設和培養,以滿足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將體現實際意義和價值。
1.在各種組織中的廣泛應用。ISO9000 族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不同規模、提供不同產品和服務的組織,如企業、學校、醫院、機關等等,均可引入ISO9000 族標準,用以改進組織的質量管理水平和提升市場競爭力。據國家認監委統計結果,截止到2021 年1 月,通過ISO9001 認證的企業已達到78 萬,數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數近30%。這些企業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參見圖1),尤其是發達地區,如上海、北京、大連、沈陽、廣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區,近90%的企業通過了ISO 認證。
2.推行ISO 9000 標準后的價值體現。為調查ISO9001 認證在中國企業的實際效果,國家認監委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聯合組織了調查活動,于2019 年8 月份向ISO9001 認證企業及采購商發出9000 多份調查問卷,并對958 家ISO9001 認證企業進行了現場調查。調查顯示:93%的采購商表示他們將獲得ISO9001 認證作為選擇供應商的重要依據,39%的企業表示ISO9001 認證帶來的年收益在10 萬到100 萬元之間,37%的企業表示ISO9001 認證帶來的年收益超過100 萬元。
從ISO 9000 標準在中國企業的廣泛應用,直接衍生了第二個需求,那就是社會對ISO 9000 標準人才(文中其他地方均簡稱為“ISO 內審員”)的需求。推行ISO 9000 標準后,組織每年都需要內審與外審,從審核客觀性與公正性的角度,實際審核中不允許自審和互審,由此,每個推行ISO 9000 標準的組織至少需要配備2~3 名內審員。根據認監委近三年的統計數據,2019 年1 月在中國通過ISO 認證的獲證企業數為68 萬,2020年1 月上升到73 萬,到了2021 年1 月,這個數據就增加到78 萬。可以看出這個數據在逐年上升,由此可知,社會對ISO 9000 標準的應用人才需求也呈不斷上升趨勢。
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企業,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根據各大招聘網站的信息顯示,社會對ISO 內審員的招聘學歷要求都是大專學歷層次(參見圖2),這與高職教育的學歷層次相匹配。從這個角度而言,為社會培養懂體系、會操作,的質量管理體系人才,是高職教育的責任所在。
社會企業現有的ISO 內審員,多數是半路出家,其知識出自社會培訓機構的短期培訓,邊實踐邊繼續學習而鍛煉出來的,并沒有系統全面地受過專業課程教育。培訓機構的特點是短平快,講究時間效率,開場白加講課連帶考試總共就2 天左右的時間,而且是連續填鴨式地上課,中間并沒有消化吸收的過程。其培訓內容主要側重于標準的修訂或新增部分,并不詳細深入地講解標準,培訓方式簡單。相比培訓機構,學校的課程教學就顯得系統、全面和深入,其以知識和技能達成為教學目標。授課時間隔分布在整個學期期間,學生在中間有消化和吸收的時間,且老師授課方式靈活,會根據內容的不同選用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因此,培訓機構往往只適合于有ISO 9000標準基礎的人員,為社會輸送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和懂技能的人才,還得靠學校教育和培養。
ISO9000 族標準是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語言,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不但可以融會貫通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現代質量管理意識和理念,提升綜合素質。譬如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商科類專業的學生,通過講解ISO 9000 標準中的質量管理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能深化顧客內涵的認識。ISO 9000 標準認為顧客不僅指外部的訂單客戶,它還存在于組織內部,組織內部的顧客同樣重要。譬如在制造業企業,生產部門、采購部門、銷售部門三部門間彼此在業務上存在關聯,采購部門采購的物料或半成品提供給生產車間,生產車間的產品提供給銷售部,所以從業務的角度,生產車間是采購部的顧客,需要關注生產部門提出的物料要求,根據生產部門的要求進行采購。銷售部門是生產部門的顧客,需根據銷售部門掌握的顧客需求生產產品。依次類推,甚至于車間內的工序之間,其生產過程中的“下一道工序”就是“上一道工序”的顧客。如此等等,標準中的教學內容,都可以和其他專業課程打通,在內容上進行銜接,以融會貫通專業知識,循序漸進地樹立起質量管理理念。
學完ISO 9000 標準課程,學生即可參加認證機構組織的內審員職業資格考試,獲取內審員證書。有了這張證書,對學生來說,就多了一個就業出口,這對于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不失為一個好的做法。特別是對有志于從事質量管理領域的學生,或有興趣從事認證工作的學生,都可以憑這張證書直接找到相關工作,輕松就業。另外,即使畢業不直接從事質量或認證相關工作,因為擁有ISO 內審員證書,在找其他崗位工作時,也更受歡迎。因為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會引入ISO 9000 族標準,用以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學生如果有ISO 內審員資格證書,往往在工作中能很好地配合,甚至能帶動身邊的同事,做好質量管理規范。
按ISO 9000 族標準的要求樹立起質量意識,這是時代的要求。由于ISO 9000 族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不同規模、提供不同產品和服務的組織,如企業(無論國營還是私營)、學校、醫院、機關等等,均可引入ISO9000 族標準,以改進組織的質量管理水平和提升市場競爭力,因此該課程適用于各專業方向。通過網上調研可知,目前國內高職院校開設有此課程的專業大致有三類:質量或認證類專業,如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商品質量檢測與技術監督、質量監督與信息等等,該課程屬于專業核心課程地位;工科類專業,如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鑄造技術機械類、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制造等等,該課程屬于專業技術或技能課程地位;管理類專業,如工商管理專業、質量管理專業等等,該課程屬于專業技能課程地位。
ISO9000 族標準課程的開設時間建議放在第四或第五學期,也就是說在學生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基礎上,再開設此課程的教學效果會更好。這樣可以在講標準條款時,融會貫通前面學過的專業課內容,不但可以讓枯燥的標準條款變得具體和形象,還能加深學生對學過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
課程內容分三部分:基礎知識(ISO9000 族標準概述、質量管理原則、基礎術語)、標準要求(共10 部分,從范圍開始到改進為止)、標準應用(審核策劃、審核實施、審核報告到跟蹤審核)。前兩部分屬于標準的理論部分,標準應用屬于實務部分。教學的具體安排會因專業的不同而略微有所區別(參見表1),譬如質量管理或認證類的專業,會多安排課時,如50 左右,理論部分可以細致深入地介紹。對其他類專業來說,建議理論部分可以簡單介紹,做到夠用就行,如30 左右。

表1 課程內容和課時分配